川黔同学小聚----3(自贡)阅读:756/0
相关目的地:自贡
出发时间:2023-03-07
出行天数:10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43332.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应同学之邀,2023年3月,结合
四川
、
贵州
等地公出,探望同学,顺便感受下沿途风光。
我们三人毕业后即分配在同一个单位工作,在那个懵懂而激情的岁月里相互结下了纯真深厚的
友谊
,后各自又在大
江南
北发展,虽多年不见但始终惦念。这次相聚意义深刻,把行程做个记录以作留念。
行程
沈阳
---
成都
---
泸州
---
自贡
---
遵义
---鸭溪---茅台---乌江寨---
贵阳
---
沈阳
。
自贡
出蓉遵高速 “
自贡
东”出口进入盐都大道,首先看到的是“马踏飞燕”雕像,这是
自贡
被评为 “
中国
优秀旅游城市”的标志和荣誉。
自贡
,有着2000多年的盐业历史,因盐成邑,因盐设市,城市的名字也是由“自流井”和“贡井”两个盐井的名字合称而来。
自贡
,是世界上出土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在遗址上建立的恐龙博物馆,是
中国
第一座专题恐龙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址性恐龙博物馆。
自贡
,还有着制灯燃灯的悠久历史,目前已举办了29届规模宏大的 “
自贡
国际灯会”。
自贡
,拥有 “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三张耀眼的城市名片。
不过,此次在川黔一些中小城市的马路上,时常会遇到这种摩托大军 “亲密伴行” 的热情行为,实难适应,希望不要成为城市的另一张名片。
盐业博物馆
了解这座 “千年盐都”的历史,首先要去 “
自贡
市盐业历史博物馆”。
盐业博物馆位于
自贡
市解放路,馆址原为“西秦会馆”。该会馆是清乾隆年间由来
自贡
采盐致富的
陕西
籍盐商出资,用时16年修建的,用于联络同乡、聚会议事,显示富有。与现在国内各地按地域成立的各类 “商会” 雷同,只不过现在的 “商会馆”多兼 “饭馆”了。
解放后,该馆曾用过政府办公。1959年被辟为盐业历史博物馆。目前,这是
中国
唯一的盐业专题博物馆,也是
自贡
地区最精美、最华丽的建筑群。
建筑的豪华程度从入门的
石狮
就可见一斑。
石狮
刻功滑润细腻,形象鲜活,其突目隆鼻,四爪锋利,扭头相望,尽显威严。
建筑群是典型的中式建筑,总体
方正
,中轴明确,左右对称,前后错落。地基中轴建造有主要的殿阁厅堂,周围用廊、楼、轩以及一些次要的建筑环绕和连接,形成了有纵深、有立体、有层次的四合院式建筑。198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了解
自贡
盐业历史的同时,其博物馆的建筑外观本身也是一件值得观赏的艺术品。
盐业历史的陈列和展出,主要有《
中国
井盐科技史》和《
自贡
盐税史陈列》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
中国
井盐科技史》,全面展示了两千多年来
中国
在井盐钻井、采卤、制盐和天然气开采等方面的成就,再现了井盐生产技术的演进和发展。
李冰塑像。
没想到在这里又见到了修
都江堰
的李冰。原来早在公元前255年,李冰兴建
都江堰
工程时就最先发现了地下的盐卤,采用 “大口浅井” 简单初级的采卤方法开凿了第一口盐井,也拉开了
中国
井盐生产的序幕。1千多年后的北宋,发明了 “小口深井” 的采卤技术,开创了人类机械钻井的先河。到了明清时达到了采盐的顶盛期,有1万多口盐井在开采,打井所用的“天车”(井架)林立,蔚为壮观,特别是
清道
光十五年(1835年)凿成的
自贡
“燊(shēn)海井”,井深1000多米,成为世界上第一口井深超千米的机械深井,世界领先。
明清时采盐盛况。【翻拍图片】
井中提取的卤水经蒸发后结晶成盐粒。
展馆内各种 “天车” 模型。
各种盐井钻凿和取盐的工具。
馆藏的500多件盐井传统钻凿和修治井工具实物和模型,是
中国
目前唯一保留的较为完整的古代顿钻工具群。
第二部分《
自贡
盐税史陈列》,对
自贡
的盐税历史做了详细介绍。
在以农耕为主的古代,食盐是食用者最多、流通性最强、利润最大的商品。汉武帝时就开始施行了盐品国家专营,并设置了专门的盐官,盐税成为历朝历代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私人制盐贩盐历来都是重罪。
新
中国
成立后,依然实施盐业专营制度,直到2014年我国才取消食盐专营,涉盐企业实现自主经营,公平竞争。由此,延续了2000多年的“食盐专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馆内陈列有大量的有关井盐开采的史籍、文献、实物,记录并展示了2000多年以来
四川
盐业生产的发展进程,收藏的一些经营契约、账册、岩口簿等文字记录,更是难得一见的珍贵史料,对研究古代盐业史、科技史、经济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如,《岩口簿》,即现代的《钻井日志》,专门记录钻井深度、地层数据及运行状态等情况,这么多年的 “大数据”积累,这可是难得的地质科学资料。
还有被称为 “
中国
最古老股票”的《同盛井约》 。
在古代盐场,开凿盐井风险是很大的,若凿井多年仍挖不出卤水,盐商可能血本无归,倾家荡产。为减少损失、风险共担,逐渐演化出合伙投资、共同担责的合约。这份签订于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的《同盛井约》,就是类似于当今的股票,这也将
中国
股票史向前推进了100余年,并入选《
中国
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参观完盐业历史博物馆,如时间充裕,可前往
自贡
北郊的三个盐业遗址实地参观。
一个是前面提到的 “燊海井”,世界上第一口由人工钻凿超千米的深井,目前是
自贡
唯一保留的传统井盐作坊。
另一个是 “吉成井盐作坊”,由吉成井、裕成井等四口盐井组成,是我国现存盐井和天车最密集的地方。在这里会看到齐全的清末制盐设备,实地欣赏到井盐制作的全流程。
再一个就是 “老盐厂1957” ,在保留
自贡
曾经最大的 “
大安
盐厂” 完整工业制盐体系的基础上,创立了盐业文化创意园和网红打卡地等内容,通过适合当代人欣赏喜好们的方式,感受复古工业风。
盐,就是这么炼成的。
恐龙博物馆
多年来,人们早就知道地下埋藏有许多巨大的骨骼化石,但不知何物。相传晋朝时
四川
自贡
市也发现过此类化石,人们当作是传说中龙留下的骨头。1841年,
英国
科学家欧文研究认为这是史前某种体型巨大恐怖的爬行动物留下来的,起名为 “恐怖的蜥蜴”,国人就给译成了 “恐龙” ,后来也就这么叫了下来。
国内多地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年代不同,多少不一。1972年,
自贡
市郊大山铺发现了一处距今约1.5亿年中侏罗纪时期的恐龙化石群,集中埋藏范围达1.7万平方米,化石骨骼10 万块以上,几乎囊括了前侏罗纪时期所有已知恐龙种类,这么巨大的化石群在世界恐龙化石发掘史上实属罕见。自此,
自贡
被誉为“恐龙之乡”,在该遗址上修建的 “
自贡
恐龙博物馆”,就成了我国第一座专业性恐龙博物馆,因是在遗址上直接兴建的,也就成了我国继 “半坡渡” 和 “兵马俑” 之后的又一大型现场博物馆。
形似恐龙的博物馆游客中心。
进入景区正门首先看到的是恐龙山。面向恐龙山左手方向是主展馆,我们光顾聊天,把方向弄反了,右转直奔新开的 “恐龙探秘馆”去了 。
“恐龙探秘馆” 是
自贡
恐龙博物馆倾力打造的科技含量高、内容更加生动丰富的新馆(2号馆), 才开馆2个月。我们就误打误撞的先尝了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