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周边古建筑游览略记——郫县新都彭州方向阅读:1602/2
相关目的地:新都
出发时间:2021-05-26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75371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过去的老话,言及
成都
周边地区经济的差异,有“金温银郫”之说;又道是:“
成都
上五县,温郫崇新灌”;意思是说故
成都
府所辖区域中,这五县较之他地, 物产更为丰饶。过去一直想当然的把其中的“崇”理解为“崇庆县”,后来才知道其实指的是“崇
宁县
“。这也难怪,因为崇庆县一直有,而崇
宁县
早已不存。 这块先人眼中的膏腴之地,现在的名字, 叫“唐昌”。
崇宁文庙大殿
唐昌现在是一个镇名, 其实这个名字也很古老。历史上此地周边自唐代建县,县名即为“唐昌”,取“唐朝昌盛”之意;北宋徽宗年间,依徽宗年号“崇宁”,改名为崇
宁县
,从此这个县名延续使用了1200余年。1958年崇宁拆县,包括县治唐昌镇在内的大部分辖区并入了郫县。
崇宁文庙在唐昌镇西正街,现有建筑中仅大殿及东西庑为旧物遗存,时代为清。明代时崇
宁县
是朱氏子孙的郡王封地;唐昌住了这么一家天璜贵胄,城池楼阁据说那是修得相当周正,不过再周正也逃不过明末的浩劫。清代的复建,规模档次自然比不过前朝的皇家排场。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崇宁文庙大殿,同周边的其他同类建筑相比,并无太大异趣。
大殿之外, 当地近年来又重建了圣域贤关二门及泮池,棂星门,虽说体制未全,但终归聊胜于无。而且这么一个不齐整的文庙,却已是镇中唯一的庙堂担当了;余下的古建筑,只有一个小园林和一些清代民宅。不过和
川西
大多数小镇一样,这里既整洁,又安静,还能找得到好吃的;所以对于外地游人来讲,信马由缰,随兴一驻,大抵是不差的。
新都宝光寺
新都
宝光寺应该是
成都
地区最有名气的寺院之一了,其规模之宏大,保存之完好,说是蜀中古寺院的担当也无不可。宝光寺的介绍很多,无需累述,这里只说几点个人觉得最值得看的。
宝光寺中轴线中心有一座唐塔, 这是典型的早期佛寺“寺塔一体、塔踞中心”的布局,这种布局的寺院能保存到现在的很少;宝光寺的木构建筑虽说都是清代复建的,可布局依然是早期寺院的样式,这一点很可贵。
寺中的唐代舍利塔,是一座高30米的13级密檐式方形砖塔。相传唐朝末年,黄巢起义军攻破长安,唐僖宗逃亡入川,走到
新都
,便住在这座寺院内。一日夜里,见霞光出地,召随驾高僧知玄问法。知玄说地下必有舍利。僖宗命人掘之,果然得到一个石函,内藏舍利十三粒,晶莹明澈。唐僖宗遂敕令知玄监修砖塔十三级,赐塔名“无垢舍利塔”,寺名“宝光寺”。
精美的明代“尊胜陀罗尼”经幢。
寺中的佛像彩塑,按其介绍, 应该多为旧时代保留下来的。 其中最为精彩的是建于清
咸丰
元年(1851)的罗汉堂,内有佛、
菩萨
、祖师59尊,罗汉塑像518尊,每尊高约2米,彩绘贴金,造型生动,千姿百态,妙趣横生,是
四川
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罗汉堂彩塑。
念佛堂内存有清代青石舍利塔以及清代壁画“涅槃图”,也是值得关注的地方。
寺院还设有素斋及正宗的川式院坝茶座,游客尽可以从容体验一番。
新都桂湖
新都
桂湖和新繁东湖,
崇州
罨画池一起,被称为
川西
三大古典园林。
成都
人民对桂湖那是再熟悉不过了。过去交通不便利的时候, 哪怕是蹬自行车跑上20几公里,一些老
成都
人也要在金秋时节去桂湖赏花;那满园沁人心脾的桂香,再加上一碗正宗的盖碗茶,足可以拂去一切的旅途烟尘。作为一处古典园林,桂湖不大的园区之内,一应俱全,各具特色的亭台楼榭,星罗棋布于湖光山色之中;徜徉其间,绿柳掩映,树影婆娑,曲径盘回,移步易景;盛夏时节,池中更是碧叶连天,万荷绽放,粉彩摇曳,滴露晶莹,实在是有好多的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