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州游阅读:2683/1
相关目的地:龙州
出发时间:2021-03-01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592861.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龙州
县是
广西
壮族自治区
崇左
市辖县,位于
广西
西南部,与
越南
接壤。
龙州
是
广西
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
左江位于
广西
崇左
市,是水域风光类自然风景旅游区。发源于
越南
北部,流经
广西
龙州
、
崇左
、
扶绥
,至邕
宁县
宋村
三江
口与右江汇合,途经“三县一市一区”,即
凭祥
市、江州区、
龙州
县、
宁明
县、
扶绥
县全长345公里。左江水流平缓,蜿蜒多姿,其最美之处,则是它的上游段,即
龙州
县境内,左江
龙州
段。人们都喜欢称它为“
丽江
”,原因是赞叹其美丽的风光。其源于
越南
的水口河与平而河
龙州
镇洗马滩汇合处,经
龙州
、霞秀乡、上
金乡
、响水镇,至响水镇驮棉村流入
崇左
县境止,全长72公里,最著名的左江岩画所在的明江,是其支流,在上金街汇合。 左江两岸属喀斯特地貌,群山缭绕,连绵不断,两岸树木苍翠、群峰挺立、江面上碧波绿水,蜿蜒湾曲,秀丽的风光
和美
丽的传说充满神秘色彩,醉倒八方游客。
人们常说“南有左江,北有漓江”,左江的特点是山险、水澈、洞奇。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当年目睹左江秀丽风光之后,也不禁在《徐霞客游记》中赞叹到:“
阳朔
山峭濒江,无此岸之石;建溪水激多石,无此石之奇”及“
阳朔
画山,竟逊一筹”。览尽天下奇山秀水的一代地理大师如此赞赏左江山水,可见左江风光迷人和独特。
弄岗自然保护区
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
广西
西南部,地跨
龙州
、
宁明
两县,鸟类资源丰富目前也发现鸟种有240余种,是集自然保护区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区。
世上最小的啄木鸟-白眉棕啄木鸟
明星鸟-印支绿鹊
长嘴钩嘴鶥
金茶花
这次有幸在弄岗保护区院内看到一株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金茶花,正直花蕾开放时季。
凹脉金花茶中为国广特西有种,仅分布于
广西
龙州
、
大新
县,已被《世界自然护保联盟濒危物红种色名录》(IUCN)列为极危种(CR)。
龙州纪念馆
龙州
起义纪念馆,原名
中国
红军第八军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85年2月1日。2001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纪念馆迁建于县城东区,2004年8月落成,并更名为
龙州
起义纪念馆。以纪念邓小平同志领导组织和发动
龙州
起义,创建红八军,建立左江革命根据地而成立的专题纪念馆。馆内收藏和陈列着大量的
龙州
起义、左江革命根据地及
中国
红军第八军珍贵的革命文物和历史资料。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有三支叫红八军的红军队伍。一个是萧克领导的湘赣红军,一个是
广西
龙州
起义后建立的队伍。但是,最为人所知的红八军,还是彭德怀麾下的一支军队,红三军团成立时,下辖两个军,其中一个就是红八军。
中国
工农红军第八军,简称红八军。1930年2月1日,在中共
广西
前委和中共中央代表邓小平领导下,中共左江军委策动俞作豫率国民政府
广西
警备第五大队发动
龙州
起义,所部编为红八军。军长俞作豫。下辖三个纵队,纵队长分别为何家荣、宛旦平、王飞虎。全军共约2000人。
红八军用过的物品
55式校官军礼服
1930年初,邓小平、张云逸等在
广西
右江发动“
百色
起义”。1930年10月26日,红七军和红八军经过艰苦奋战,终于在
乐业
县城胜利会师,6天后挥师北上,奔赴
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
龙州县左江岸边景点打卡
今天参观了起义纪念馆,我从红八军广场出发沿左江向上游徒步,打卡途中经过
法国
领事馆旧址、
龙州
铁桥阻击战遗址、始建于乾隆三十二的
文昌
阁、胡志明展馆、基督教教堂、龙江起义遗址、陈嘉祠和小
连城
。在《再度重相逢》一首老歌的伴随下,与左江两岸常青的竹林和翠柳还有那碧绿江水陪伴下,使我陶醉在美景如画的意境之中,忘掉自己的疲惫,完成15公里徒步。
1.法国领事馆旧址
广西
崇左
市
龙州
县
法国
驻
龙州
领事馆。
法国
驻
龙州
领事馆是两幢结构相同的法式二层楼房,中间两座旋转式楼梯和楼板均用枧木精制,整个建筑坚固而别致,并于2000年被
广西
列入为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
龙州
与
越南
高平省
毗邻。自1889年
法国
外交官安迪来
龙州
开设领事馆,到1949年
法国
领事华义乐撤离,
龙州
与
法国
交往长达60年。
法国
领事馆期间,先后派出28名领事、副领事到
龙州
任职。
2.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
龙州
铁桥建于1915年,毁于抗日战争期间,是当时连接
龙州
县城南北两岸唯一的交通要道。
1930年3月20日,桂系军阀借红八军分兵各县剿匪之机,派十一师师长梁朝玑率桂军5000多人水陆两路进犯
龙州
。红八军第二纵队两营和左江工农赤卫队大队约2000人。面对强敌突袭,严敏率400多人坚守铁桥,掩护主力部队往
凭祥
方向突围。严敏指挥部队鏖战铁桥,
成功
地掩护主力部队撤退。惨烈的战斗一直延至深夜,全体将士最后弹尽援绝,壮烈牺牲。
3.文昌阁
始建于乾隆三十二(1767年)的
文昌
阁又名
凌云
塔。位于
龙州
县城龙江街上。
文昌
阁曾多次进行小规模、主要是对阁顶的修葺,阁顶大部分绿色琉璃瓦面被灰浆所替换。一九七八年被公布为
龙州
县文物保护单位。至今
文昌
阁与
独山
路的文笔塔依然作为
龙州
现实与历史的城市轮廓线,浓墨重彩地抹靓
龙州
城区与东面远方的城市天际,构建
龙州
天穹背景美轮美奂的轮廓。
资料:
文昌
阁是做什么用途的:
文昌
阁或
文昌
楼、魁星阁、奎阁、魁星楼等,是
中国
一种传统祭祀建筑,为祭祀传说中掌管文运功名之神,保一方文风昌盛而建。
文昌
阁多建在市井中心地带或地势较高处,一般为砖木结构楼阁式建筑,攒尖顶,二、三层居多,每层皆有檐面,四、六、八角不一。一层多为砖墙,开窗设大门;二层以上为木墙或木栅栏,可凭栏远眺。因此
文昌
阁除祭祀功能外还成了当地文人雅士聚会的场所。
文昌
,是古代星官之名,包括六颗星,即魁星之上六星的总称。古代星相家将其解释为主宰大贵的吉星,道教又将其尊为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又叫“文星”。隋唐科举制度产生以后,
文昌
星尤为士人顶礼膜拜,称
文昌
为“职司文武爵禄科举之本”。南宋道士假称
文昌
帝君的“天启”,作了《
文昌
帝君阴骘文》,是
中国
古代劝说世人行善积德的劝善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