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之旅-桂平 25/02/2021阅读:1611/0
相关目的地:桂平
出发时间:2021-03-25
出行天数:30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54084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2月25日,阴有雨。
. 位于八桂大地的腹地,有一个县级市叫
桂平
市,属
贵港
市(地级市)管辖,早在旧石器时代便有人居住此地。夏、商、周时代为荆、扬(州)之地,春秋战国属西瓯百越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
平定
岭南后,便在此置
桂林
郡领十二县,此为
桂平
市境内建县之始。之后,历朝历代均在此设立或郡或县或州或府或道或区或市,
桂平
市的历史十分悠久,这在市域内的
大湾
牛骨坑、
白沙
罗丛岩、下湾高岭和石碑岭等地,发现的新石器时代贝丘洞穴遗址和旧石器时代打击石器工场遗址,以及之后的考古发掘
成功
,得到了印证,说明至少1万年前,
桂平
就是人类生息活动的场所。
. 依草附木,在
桂平
城外不远处的西山,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倍受人们喜爱的景区。只是不幸,长期倍受甲天下的
桂林
山水所碾压,一直不太著名罢了,怪可怜悯的!
. 上午,八点四十分左右,我们便驱车来到了这个西山景区。
. 踏入
新山
门。
新山
门典雅大气,别具一格,与山连体,与名流扬,争相辉映。
新建
却也有故事:
新山
门名曰《南天一阆》,“由
桂平
籍当代著名书法家蒙汉良题写 ,两边对联是意味深长、文辞隽永之90字长联,乃民国孔文轩、邹鲁两人合作。20世纪20年代初,孙
中山
从粤赴邕演讲,路经
桂平
上西山,宴席上,孔文轩出一上联云:“
苍梧
偏东,邕宁偏南,
桂林
偏北,惟此地前列平原,后横峻岭,左黔右郁,汇交廿四江河,灵气集中枢,人挺英才天设险;”并戏言若众人应答不出下联则不得开宴。孙
中山
的秘书邹鲁略经思考,从容应答出下联:“洗石有庵,乳泉有亭,吏隐有洞,最妙处茶称老树,柳纪半青,文阁慈岩,掩映十八罗汉,游踪来绝顶,眼低层塔足
凌云
。”此上联写西山形胜,下联写西山具体胜迹。下联以纤柔对上联的雄浑,为西山增添不少雅韵,令世人吟诵不已!
. 我们索道上山,五十元一位,门票六十五岁以上全免,以下半票四十元,六十岁以下全票。乘着二人座、‘索道车行驶十多分钟后便登上半山腰,然后徒步沿着石梯一层一层向上攀登。一切为了亲眼目睹和亲身经历这闻名于世的西山的“林秀、石奇、泉甘、茶香”。
. 一路向上,只见路旁丛林如海,郁郁葱葱,繁木丛茂偶尔鲜花朵朵。松树、榕树、
樟树
和鱼尾葵,人称西山丛林“四大家族”漫山遍野,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有“铁杆虬枝似飞龙、皇袍披挂气尤雄“的龙鳞巨松,上千棵百年树龄以上的古树,充分体现出西山的树多、古、大、顽、怪、珍、秀的特点。在洗石庵右侧,还有几株
广西
罕见的光叶合欢树,树拔参天。怪不得资料云:西山浓荫蔽天,树木种类似繁星,姿态的清奇与秀丽实属罕见。
. 我们穿林海越洞穴,又见西山的石奇,
峰峦嵯峨,巨石叠嶂,怪石嶙峋,石径曲幽。西山上的石头属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距今约1.8亿年的中生代早期,具有粗莽唐突的特色,千姿百态,各擅其妙。有状若
石台
的棋盘石,有不知从何而来的飞来石,有的如大山平地拔起,有的似猛虎蹲伏路旁;有的洞系由三块巨石互相支撑而成,有的岩石则是在一块如山的巨石,一侧突然凹陷天然形成的一处洞穴。正如
桂平
名人已故巨赞法师在《
桂平
的西山》一文中所说:“就是(西山的)石头,也比(
杭州
西湖)飞来峰有味,好像千奇百怪而又善意迎人地布置着”,毫不夸张。如地质上的捕虏体(又称包体)石,让人感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崩塌巨石形成的洞穴让人避风又避雨,温暖又体贴。
巨赞法师雕像。
. 我们继续,由“一步登天”往上攀登,约500米,见一桥飞驾于八字石悬崖峭壁的险路之间,状若彩虹,叫虹桥。登临桥上。俯视山下,宛若置身云端。桥旁有涓涓细流自崖壁间流出,汇成一眼清泉,它与乳泉其实同出一源。这个景点被称为“鼎泉、虹桥”。
又踩着“神仙足迹”继续向上,敬佛塔边的摩崖石刻“佛”,巨大无比,
中国
第一。
再爬上数百米,悬崖峭壁上的“龙亭”,琉璃瓦金光辉煌,可望不可至。
. 我们从虹桥之上约100余米,继续加油终于来到目的地一会仙峡。峡不长40米,两旁峭壁高耸,中间一条小路,仅容1人通过。峡中习习生风,仰首只见蓝天一线,因此又叫“一线天”。长峡南端入口处石壁上,刻有宽能法师题写的“神仙峡”三个大字。原来,会仙峡又叫神仙峡。
. 然后一路下山,一路观景。围着会仙峡下的悬崖陡壁,转了一圈,才来到龙亭。龙亭为两层六角亭。檐脊上饰以六龙,翘首欲飞,气势不凡;如鸡鸣即起,登临此间,可尽情观赏“龙亭观日”新景:江流尽头处,莽莽苍苍,混沌一片,渐渐由暗转明,现出熠熠霞光;旭日喷薄而出,冉冉上升,继而金光万道,辉映浔、黔、郁
三江
。大地从暗中苏醒,田园阡陌,一派生机,气象万千。可惜今天阴云细雨,只能滋润古老的
桂平
大地而不能清晰观赏其历史的真容。
.
我们由龙亭缓步下山,走了一段傍山栈道。栈道沿崖壁盘曲而下,用水泥铺设石级,宽约1米,旁置栏干。因地势高耸,游人走在上面,会有一种历险而不畏其险的感觉。从栈道上眺望,
三江
浩荡,大地苍茫,别是一番状观景象。
. 观音岩到了,这是个寺庙,由龙华寺的僧人盟初法师于1824年所建,在此可俯览
三江
大鹏振羽,当然也是烧香礼佛之地。
. 观音岩的右前方危崖奇特,有一方亭耸立于危崖之上,面对东方。摄影爱好者多喜欢在此拍摄西山日出的照片,故名
朝阳
亭。若凭栏远眺,景象开阔壮观,似乎更胜龙华寺。这就是西山新景中的“险峰
朝阳
”。
. 再往下山,便到了始建于宋代的半山亭,正是上山或上山的半途,也是西山诸多亭阁楼阙的长者。建筑特别,六根仿竹形柱子上盖了一个圆顶,其顶饰为形同葫芦的七层舍利佛塔式,寓意“救人一命胜过七级佛屠”。另有一幅对联,上句“半山亭,停半山,半途莫废。”而下联几经征答,至今无佳句。谁能试试嘛!
. 半山亭斑驳陆离,一定隐藏着太多的悲伤故事,……。
. 半途莫废,经试剑石、思灵桥、史隐洞、姚翁洞、留翠亭等。
来到了位于龙华寺左侧的乳泉,这是西山众多甘泉中的佼佼者,久负盛名。乳泉水质明净,杂质特别少,是最适合饮用的天然软水。泉水中含天然氧特别多,能把茶和酒中的杂质挥发净尽;泉水表面的张力大,据说,在盛满的一杯泉
水里
连续投进125枚1分硬币,其表面凸起像半个麦包一样而水不外溢;在喷涌时,时有突突之声,宛若悦耳丝弦,享“乳泉琴韵”之誉。泉深才1米许,却冬不涸,夏不溢。乳泉清冽,时有汁喷出,白如乳,故名乳泉。现代科学化验证实,这种现象为氡气,当氡气随泉水喷出,速度很快,便出现乳白现象。
乳泉井被管理者铁皮盖死死锁着,不知能锁住乳泉的灵气?
因疫情防控,我们怯步于茶室,末饮一杯乳泉茶,只是借茶亭小憩了一会儿。
. 西山景区历史悠久,是
广西
保存最完整的佛教圣地,是全国十三大佛教圣地之一,历代文人学士留下赞赏西山的诗词对联达4000之多。当我们靠近著名的龙华寺时,大门因疫情防控紧闭,不接信众,更不用说游客了,但是侧门却半掩半开,极少知情的信众才懂入内礼佛。我们跟着悄然而入,
抬头仰望,大雄宝殿雄伟巍峨,香客进香,参禅礼拜,佛殿生辉。古寺背靠姚翁岩飞阁,左旁灵溪,右临乳泉,下至碧云天。寺内塑四大金刚、十八罗汉,主殿为释迦牟尼佛像。“大雄宝殿”殿额为原国家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所题,殿联为释觉光法师墨宝。殿前为钟鼓楼。后为千手观音殿,“木鸟树音咸宣佛教僧宝,灵霞山色尽毗庐遮哪”,这是释觉光法师给龙华寺的赠联。古寺重光,晨钟暮鼓,佛法弘扬。
. 这个龙华寺始建于宋朝,
清康
熙乾隆、同治年间曾三次重修,一九七四、八八年又两次重修,现为钢筋水泥结构。龙华古寺,又名上寺,已传四十余代僧,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为释巨赞、释觉光法师驻锡,现为
广西
佛教协会驻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