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花三月踏青游(上)阅读:456/1
相关目的地:泰州
出发时间:2021-03-24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8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717781.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又到了春意盎然的三月了,今年不比去年,疫情已被控制,3月18日后在国内活动已没什么限制了。于是,沉寂了一个冬天的心又躁动起来了,烟花三月去踏青是个很好的选择,目标首选是油菜花,而
泰州
兴化
千垛景区的油菜花闻名遐迩,早就想去了,遂将踏青游放在了泰扬地区。仍然是自驾游,三天时间游览了
兴化
的千垛油菜花和溱湖湿地,
泰州
凤城
河畔的梅园、望海楼、
桃园
和学政试院,高港的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和雕花楼,
扬州
的东关街、古运河、唐城遗址和汉陵苑。现按行程将有关景点的游览过程记录如下,其中溱湖和梅园已在2019年秋天游览过,此次就不作记录了。
一、千垛的油菜花遍地黄金
千垛景区位于
兴化
市千垛镇东旺村东侧,总面积近万亩,是
江苏
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点,以“垛田”特色地貌享誉全球。“垛田”是里下河地区独有的一种农业景观,据史料记载,形成于750年前,在泥土缺乏的水乡泽国,勤劳智慧的
兴化
人民通过开挖网状深沟或小河,将挖出的泥土一方一方堆积成垛,成为可以耕作的垛田,形成了具有自然文化遗产价值的
兴化
垛田奇观。由于垛田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壤肥沃,尤其适宜种植瓜果蔬菜。初识垛田是在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
中国
》中看到的“
兴化
龙香芋”种植方式,农民乘着小船用长柄水舀向芋田泼水的场景记忆犹新。每年的清明时节,千亩垛田上盛开着金黄色的油菜花,一幅“油菜花开金满地”的壮阔美景,吸引了众多前来观光的游客。
我们从G40沪陕高速转S28启扬高速再至S35阜溧高速在
兴化
南出口下高速,沿333省道转351省道就抵达了景区所在的千垛镇。
今日的千垛景区已进行了升级改造,在公路的西侧
新建
了游客中心和停车场,停车场很大,估计可容纳上千辆汽车。千垛景区的门票为50元/人,游船票也是50元。此时正是油菜花的盛花期,前来观光的游客挤满了游客中心,特别是卫生间人满为患,女同胞们上一次卫生间竟要排队长达十多分钟。
景区在游客中心的东侧,要步行通过天桥才能抵达。公路的东侧建有一南一北两座观景塔台,南塔是进口,北塔是出口。观景塔约有二十多米高,登到顶端平台可以将景区一览无遗。
我们随着人流越过天桥走向景区,首先登上南塔向东眺望,视线范围内举目都是金黄色,仿佛是黄金遍地,非常震撼。
曾经去过
婺源
的江岭看过油菜花,其为梯田油菜花,看上去整个山坡一片金黄,但面积有限,不似这里数千亩的垛田遍栽油菜。而金黄色的油菜花又被水沟分割成没有规则的一条条一块块,非常奇特,这就是著名的垛田了。在景区的中央还有一座圆形的4层观景塔,这是老的观景塔。远处还有些桥梁楼台的建筑物隐约可见。
观光游船的码头在北塔的一侧,步行过去后看到乘坐游船的游客们已排了长长的队伍,约半个小时才登上了游船。游船为黄顶红底楼阁式,可容纳60多人。从码头出发,游船向垛田深处驶去。在船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垛田的形状,有的是狭窄的细长条,有的是
方正
的方块,但是没有规律可循,可见建造垛田时是根据地形地貌随机而定的。
此地还有传说,说是宋、金战争时,金国的元帅金兀术就在这里安营扎寨,为了防御岳家军,在中军帐四周开挖八卦形战壕,逐渐向外围重重开挖,把开挖的泥土堆成土丘、土圩,作为防御屏障。日后由于江淮上游冲积泥沙逐渐使西、南、北地形不断增高,而这里却成了锅底状凹地,加上
三水
汇集此地,水位增高,昔日的战壕都成了水沟,土丘、土圩却成了四周环水的小岛,成为垛田的前身。游船的终点在垛田景区的中央,从此处有两条路可通往景区出口北塔,一条稍近约40分钟,一条要1小时。大多数游客选择了稍远的一条路,我们也随大流了。在
春日
的暖阳下,我们走在垛田的道路上,路两侧是无边无际的黄花,蜜蜂在花丛中嗡嗡采集花粉,空气中飘荡着阵阵的花香。
在我的印象中,年轻时插队劳作时闻过的油菜花似乎有股怪味,不象现在的清香味,还是油菜品种的不同?游客们不时钻进花丛中拍照,一群大妈身着红衫摆着姿势,站在金黄色的花海中倒也醒目。
路上的小桥较多,桥上也是拍照的好地方,经常挤满了人。走到一处,有一片彩色的油菜花,是粉色、紫色、白色和暗黄色的油菜花,非常奇特,这应该是试种的新品种。
回到北塔,已是中午11时许了,忍不住又爬到塔顶的平台,再次眺望金黄色无边无际的油菜花。从出口过天桥就到了老的游客中心,从这里步行到停车场还要走上一刻钟。心中暗想,千垛景区如果仅为观赏油菜花的话,使用期不过一个月,似乎有点浪费。后来在网上一查,才知这里既有春季的黄金遍地,还有夏季的千亩荷塘,更有深秋的万寿黄菊,加上冬季的芦花飞雪,可谓是四季景色皆有,真是十分完美的观光农业。
离开千垛景区我们直奔
兴化
市区,口干完午餐后去郑板桥纪念馆,可惜中午休息,遂到附近的老街转了转,在
兴化
县署门口拍了照。
离开
兴化
市区我们驱车前往60公里外的溱湖湿地公园。坐船到湖心岛上,步行走完了全过程。岛上的植物刚刚返青,高大的乔木还是光秃秃的,没有什么景致可看。看来游览湿地公园最好的季节应是夏秋季吧。
二、
泰州
的
凤城
河风光旖旎
凤城
河是
泰州
古城的护城河,现将其东南部开发成旅游景区,内有梅园、望海楼、
桃园
、老街等景区30多个景点,汇集了
泰州
历史、戏曲、民俗、商贾四大特色文化,凡到
泰州
旅游,不到
凤城
河可以说是白来了。为了充分游览
凤城
河的景点,我们将第一天的下榻地选择在
泰州
老街的子墨精品酒店。
泰州
老街是个
新建
的景点,就在
凤城
河畔
桃园
景区的外边,一条麻石铺就的明清小巷,绵延600米,巷子的两侧是青砖黛瓦的仿古建筑,楼下是当地特色的店铺,楼上就是宾馆客栈了。
次日清晨,沿老街小巷走到
桃园
南端的游船码头,再前行就可走到
凤城
河边,举目望去,河上飘着一层轻雾,对岸的望海楼,飞檐翘角,高耸伟岸,在轻雾的笼罩中约隐约现。
东岸
桃园
的清风阁在树丛中只露出了上半部,
远处的电视塔和高楼在雾中看来有些飘渺的感觉。
河一侧的百凤桥下已有早钓的人安营扎寨,这一切都显示出
泰州
的安宁和祥和。
早饭是在老街古月楼享用的
泰州
早茶,点了烫干丝、煮干丝和各种包子,发现
泰州
的干丝似乎要比
扬州
干丝更劲道弹牙,
泰州
的包子也有特色,其中秧草包子让人赞不绝口,所谓秧草就是草头(南苜蓿)。
在
凤城
河景区游览的第一站是梅园,即梅兰芳纪念馆,景色依然和上次来时一样的美丽,所不同的是这次在梅园聆听到京剧票友伴奏齐全的清唱,水平之高让人不能忘怀。
游览
凤城
河的第二站是梅园西南侧的望海楼公园。其占地100余亩,有望海楼、州城墙遗址、会文堂、五相树、碑苑等景点。其中最著名的是望海楼,初建于南宋绍定二年,被誉为“江淮第一楼”。此楼屡毁屡建,大多毁于兵火而建于盛世,现今的望海楼就是2006年才重建的。
从梅园步行到望海楼不过10分钟左右,门票40元,但
泰州
规定60周岁以上的本省居民可以免票游览,这个政策还是很亲民的。
进入公园,满目翠绿,樱花盛开。我们首先前往东南角的望海楼。望海楼为宋代风格的三层楼阁,高30多米,在基座上有三层环廊,飞檐翘角,古朴典雅。二层正门匾额“望海楼”由沈鹏手书,三层匾额“江淮第一楼”为文怀沙所书。
沿台阶登上望海楼二楼,序厅内有镏金漆书屏风,上面镌刻的是范仲淹第28代孙、已故原《人民日报》总编辑、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范敬宜先生所撰的《重修望海楼记》,该文可是被收录进中学《语文读本》的典范之作。登上三楼,沿回廊眺望,已见不到昔日的大海了,只见远处高楼林立,近处绿树环绕,绿波荡漾的
凤城
河象一条飘带穿城而过。
从望海楼向北走就到州城墙遗址了,昔日的宋代古城只遗下这不足十米的城墙,可谓是沧海桑田。
城墙遗址北侧有
泰州
古城池地雕,为青铜铸就,长宽各10米,是将《道光.
泰州
志》中的地图放大而成。再向北是碑苑,在竹林内有20块诗刻碑,选取了从西晋至现代名人咏唱
泰州
的诗句,由
泰州
籍现代书法名家书写刻制的。
从碑苑往西南方向走,就到了文会堂,此为宋代滕子京所建,也就是后来修建
岳阳
楼的人。当时他还在
泰州
任海陵从事,而范仲淹任
泰州
西溪盐监,都是小官,两人经常与文人唱和,故建了此堂,以文会友。
会文堂前是文正广场,立有范仲淹铜像,出自
江苏
东台
的著名雕塑家吴为山之手,整尊铜像如斧凿石刻般,只见范仲淹清癯严峻、蹙眉冷颜、须发飘逸、素袍宽袖、从容淡定,忧国忧民之情怀溢于言表,不愧为大师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