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CityWalk阅读:1193/1
相关目的地:泰州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8210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前言
又是遇到一个新的出差目的地——
泰州
,接下来这半年内预计会有多次往返。
广州
到
泰州
最方便的方式是乘飞机✈️到
扬州
泰州
机场,我才知道原来
泰州
和
扬州
是如此之近。那工作之余也是可以抽时间去逛逛的
写游记的时候,我已经六趟往返
广州
和
泰州
,第一次是五一假期前两个工作日,订机票时就发现票价真的很高的问题了
这是我第一次到
江苏
,
江苏
的地形与岭南不一样,快降落时看到窗外的地面真的非常平坦,果真是冲积平原。
看到如同棋盘般方
方正
正的农田,感觉甚是有趣。加上所见土地上水网密集,我突然想起前段时间读过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其中引述G.B.克雷西一段描述“世界上大概再也没有其他地区会有那么多可通航的水路……不但河流多,而且还有许多大小湖泊……然而赋予这个地貌以最显著的特征的是人工河渠。这些河渠正是生活的命脉。”
《江村经济》的调查地点位于太湖东南岸的开弦弓村,位于长江下游。我在
广州
到
扬州
航线上方看到的应该就是这片土地,或者与开弦弓村类似的地貌吧
扬州
泰州
机场位于两座城市之间,地理位置上属于
扬州
市
江都
区,但相对于两座城市的市中心来说距离
泰州
市中心更近。我的几次行程先是把
泰州
海陵区主要景点逛了个遍,后来出行就会利用机场的便利性先去
扬州
逛逛,到工作前一晚再乘动车到
泰州
,或者
泰州
工作完成后到
扬州
呆一天,
扬州
到
泰州
乘动车只需半小时,票价24元。为方便记录,本文记录
泰州
,下一篇记录
扬州
吧(
扬州
可写的内容真太多了)
泰州—海陵
在
泰州
期间,我陆续通过跟司机师傅、饭店老板、广场舞大叔的聊天,了解到自古以来
扬州
与
泰州
确实多次分分合合,目前的
泰州
市是1996年“扬泰分设”而定局,即县级
泰州
市从
扬州
市划出组建地级
泰州
市。我工作要跑的相关部门在海陵区,海陵区属于
泰州
的主城区,也是原县级
泰州
市所在位置,可见海陵区就是最传统的
泰州
位置所在,
泰州
的古称也是“海陵”。
海陵区内有一条护城河,
泰州
主城区的景点多数都分布在护城
河内
,也是
泰州
古城范围,所以我在
泰州
游玩的位置也仅在城内或者护城河边。这个区域的道路白天和晚上的机动车不算太多,因此对于我这个没开过电动单车的人来说,居然胆敢在游玩期间屡屡使用共享电动车,而且越开越技术娴熟。
我首到
泰州
是上午,距下午开展工作还有好几个小时,午餐后没地方去
,看地图发现南山律寺在附近,就此开始我游览
泰州
的第一站。
南山律寺
南山律寺位于
泰州
古城东南的南城河畔,对于寺名,后来在百度百科上看到一个说法挺有意思的“南山寺的名称由来,是因为该寺位于
泰州
城的东南方而得名,这与
泰州
的东山寺、西山寺和北山寺情况一样。
泰州
无山,而饶有趣味地称四方的寺院为山,颇富想象力。”
但又看到网友讲述的另一种说法:这里的“山”并不指大山的“山”,而是因为寺庙的“门”都是由山石做的,所以称山寺。
南山律寺
中午时分的南山寺,没有其他游客,走进寺内范围立即感觉身心都清静了,周围只剩虫叫和鸟声。
南山律寺
走到寺东南方文峰
塔下
,看到这“凤池笔影”四字。再次百度百科了解到:明朝时期南山寺塔东开凿凤池(又名泮池),夕
阳西
下,南山寺塔倒影入凤池,形似笔,这样构成“凤池笔颖”景观。解放初期
泰州
修建粮库,为装卸粮食便利,拓展河道,凤池从此消失;1968年
泰州
水泥制品厂修建仓库,南山寺塔被拆除。塔、池均已毁,“凤池笔颖”随之成为历史。现在咱们看到的文峰塔是2014年重建,至于凤池,如今已无踪迹,此处这四字可能是供游人凭吊的吧!……
南山律寺
南山律寺始建于唐代,但后来经过历经拆除、修复,现看到的大门如此崭新,相信也是近年修复之物。后来在公众号“南山律寺”中看到该寺简介。摘录一段:据文献记载:唐僖宗乾符三年(876年),铁心坚禅师创建南山寺,僖宗赐名“护国寺”。宋嘉定年间僧图珍、惠文奏立戒台。明代南山寺盛极一时,成为
泰州
名刹。洪武十五年(1382),南山寺为“祝圣道场”,并设僧正司,掌管
泰州
地区的佛教事务。南山寺又称南山律寺,这一说法是宋代嘉定年间时寺院设立戒坛,传扬道宣律师创立的南山律宗,故称南山律寺。
南山律寺
南山律寺占地范围不小,山门与天王殿为一体,后有钟楼、鼓楼,接着看到大雄宝殿。绕过大雄宝殿,就看到一座墙体颜色与众不同的重檐庑殿顶建筑,牌匾上写着“圆通宝殿”。
南山律寺
凭着年初在
山西
参观过古建筑积累下的一点经验,我感觉这座建筑应是古建,绝非与大雄宝殿等其他建筑一样是
新建
的。走近看介绍,果然这是一座明代的重檐庑殿顶建筑。
南山律寺
据说民国以后,南山寺逐渐衰落。1958年起南山寺殿宇逐渐被拆除,变成水泥制品厂库房,唯保存大雄宝殿(即圆通宝殿)一座及少数僧寮用房。1985年,园林建筑专家陈从周教授考察南山寺后认为,圆通殿为庑殿重檐的屋顶建筑,是
中国
古建筑史上至高等级的屋面式样,类同于
北京
紫禁城
太和
殿、
山东
岱庙,“是应该用玻璃罩起来的宝贝”。
从南山律寺公众号以及
泰州
本地新闻可以看到,如今的南山寺常有法会活动,可见千年寺庙正在重新焕发生机。
当时我因未到办事时间需要找地方休憩,而时值初夏中午,寺内室外只有我一个人,我就干脆坐在大雄宝殿后屋檐下,静静地看着这经历几百年风霜的宝殿,耳中传来风吹塔角铜铃的清脆铃声……之后在
泰州
办事的空档时间,我也会到文峰
塔下
静静坐着,感受这千年古寺的静谧!
南山律寺
后来我出差
泰州
有闲暇时间citywalk的话,还多次到南山律寺走走,每次都没有遇到其他游客,并感受到晴天、微雨等不同天气下的静籁,还看到圆通宝殿前银杏树叶黄,寺中枫叶变红的美景(
广东
孩子没啥机会看银杏和枫叶
)。
乔园
乔园是我在
泰州
期间最喜欢去逛的地方,几次到
泰州
工作,每次都少不了去趟乔园。由于乔园的参观是免费的,而工作日的乔园人少,我有时因为不想待在酒店,就干脆带着电脑到乔园找个石桌石凳办公,非常惬意。
乔园位于
泰州
老城区的中心区域,北面背对的就是小吃街税东街,在乔园待到闭门后正好可以到外面吃晚餐。
乔园
乔园的正门是南门,但没有开放,参观入口在东面,出口在北面。我第一次逛乔园的时候,没有做任何功课,加上是从东门进,走过回廊、曲径就分不清东南
西北
了,搞不清楚乔园的布局。第二次去逛的时候,我在网上找到乔园的平面图,终于大致弄明白了每座建筑的位置。
我认为现在看到的乔园只是当年的一部分,一方面是目前的乔园没有足够一大家子居住的住宅区域,另一方面我也向工作人员求证了园子西边的来青阁、蕉雨轩、文桂舫、午韵轩等为
新建
造。
乔园
我还是按照从南到北的顺序在此展示,如果从南门进的话,首先应该看到这座题匾“南窗寄傲”的正厅,里面是典型的东瓶西镜摆设以及相对豪华的木家具。“南窗寄傲”这四个字应当是与园子原名“日涉园”相呼应,都是取自《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乔园
正厅左右两侧有偏厅,现在作为介绍乔园历史的展厅。乔松年是同治年间购得该园,后乔松年官至巡抚、河道总督,是历代园主人中官位最高者,且其嗣子及后人在园中居住下来,故
泰州
人因此惯称“乔园”并沿袭至今。
我还另外在百度上搜索乔松年的其他评价,总体来说,作为清廷之臣,乔松年对清廷耽竭所能:镇压
上海
小刀会、遏制太平军东进、镇压捻军起义、
江苏
省大旱时设法赈济灾民、恢复盐商贸易、还负责过治河工程,在
咸丰
六年(1856)英法联军于借口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乔松年的做法是立即上书请求督兵,以抗击列强。其病逝后,清廷根据他一生的功绩,赠其太子少保,谥号“勤恪”,可谓名副其实。
乔园
正厅后面就是园林部分,三峰草堂位于园子的中心。“三峰”是指园中的三支石笋,三峰草堂有段时间又称“山响草堂”。记得曾经看到一个说法:“草堂”几乎在所有的私家园林里均有出现。可能是因为草堂代表着旧时文人自喻、自谦的一种美德吧!但这种说法是否准确,我打算通过以后更多的游历慢慢验证。
乔园
当时已近下午四点,阳光西晒照入草堂内,投射到书桌上,真羡慕以前园主人的这享受啊!
乔园
站在三峰草堂门前,映入眼帘的是犹如丘峦半抱的假山,听起来如山涧潺潺的流水。东边拾级而上是数鱼亭。
乔园
在数鱼亭往下望,可清晰看到堂前布局。上图左侧是一株已有几百年树龄的古柏,整个庭院在葱葱郁郁的树荫下,置身其中并不会感到强光和炙热。
乔园
草堂西侧是一个半亭。半亭里有一篇石刻的“日涉园简介”,刻制于1984年1月。
乔园
在假
山西
侧俯瞰庭院,能够更加清晰看到“堂前水池如带、假山环抱”的景象。假山下其实有可以穿行的山洞,但因为园内少人,我不敢自行穿过
乔园
近期在追《锵锵行天下》第三季,窦文涛很着力介绍赏石文化。为此,我也试着学习欣赏这些假山叠石,理解“瘦皱漏透”的美感。
乔园
不过这块号称乔园一绝的“美女照镜石”,我确实没看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