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的江山·怀旧的京口——镇江深度游之三(赛珍珠故居+博物馆+英国领事馆旧址)·结束篇阅读:1592/4
相关目的地:镇江
出发时间:2021-02-27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7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60073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第十站——赛珍珠故居
一大早来到赛珍珠故居,照例是人比较少。故居建在半山坡上,长长的台阶延伸处,灰墙的小楼越发显得幽静。坡下旁边是赛珍珠文化公园。
上了山坡左转,左侧就是故居所在地,右侧是赛珍珠纪念馆。故居是一座青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是1914年,南长老会为赛兆祥夫妇
新建
的东
印度
建筑风格的小楼,至今保存完好。融汇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房子布局、楼梯、壁炉和房间按西方风格建造和装修,骑楼、挑檐属典型
中国
风格。“赛珍珠故居”几个字出自老舍的儿子舒乙之笔。1892年传教士赛兆祥夫妇带着4个月的女儿赛珍珠来到
镇江
,在润州山创办男子学校润州中学,赛兆祥一家住在山上的这幢楼里,赛珍珠就在那里长大成人,学会了汉语和习惯了
中国
风俗,然后她母亲才教她英语。赛珍珠在
镇江
度过了童年、少年,进入到青年时代,前后长达18年之久。
故居免费参观,需要扫健康码和行程码。一进门就是大厅,右侧是活动室和乳母王妈的卧室。活动室里陈列的是
中国
乐器、风筝、面塑、屏风等具有
中国
元素的器物,也有钢琴、壁炉、摇椅等西方物件,墙上挂着的画像是她的
中国
老师孔先生,一位晚清的秀才,他传授她儒家经典、历史人文,也讲
镇江
文宗阁的《四库全书》,以至于赛珍珠在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词开口就是《四库全书》,可见孔先生对其一生的影响力。
赛珍珠的乳母王妈是个佛教徒,卧室供奉着观音
菩萨
,她与赛珍珠一家共同生活了十八年,经常给赛珍珠讲
中国
的神话故事,与这家人感情笃厚,对赛珍珠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左侧是客厅和餐厅,中间是上二楼的楼梯,后侧还有厨房。客厅的座椅、沙发、茶几等家具均产自
中国
内地。餐厅内的餐桌是赛珍珠母亲最喜欢的,与她
美国
家乡家中的餐桌一模一样,具有浓浓的乡情和亲情,餐桌上摆放的都是赛珍珠喜欢吃的点心和小菜。
沿着木质的楼梯可以上二楼,这里是赛先生的卧室书房,赛珍珠的卧室书房及阳台。还有招待闺蜜的小会客厅。房间都很大,采光也不错,阳台都是封闭的,可以坐着晒太阳、喝茶、发呆。
这是赛兆祥(赛珍珠之父)的书房,这里陈列的家具都是
中国
民国时期的,书房内既有基督教特色的摆件,也有
中国
特色的瓷器,蜡染,蜡染的主题则是宗教题材的,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处处体现在这座故居里,可见他们一家对
中国
的感情。
这是赛珍珠的书房,这里有着丰富的藏书。赛珍珠在
中国
生活了近40年,她把中文称为“第一语言”,把
镇江
称为“
中国
故乡”。赛珍珠是以中文为母语之一的
美国
女作家。赛珍珠才华横溢,一生创作了115部作品,是世界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对
中国
农民生活史诗般的描述”,得奖作品有《大地三部曲》、《异邦客》、《东风西风》等,主要描写20世纪30年代
中国
人的生活。
这是赛珍珠的卧室。
赛兆祥夫妇的卧室。
赛珍珠招待闺蜜的小会客厅。
1907年,赛珍珠离开
镇江
前往
上海
和
美国
学习。同年,赛珍珠在
美国
获得了学位之后,又回到
中国
镇江
,任教于崇实女中、润州中学。
赛珍珠故居出来之后,我到了她的事迹陈列馆兜了一圈,这里陈列的物件和照片大部分跟她在
中国
的生活有关,真实地展示了一个对
中国
有着深厚感情的
美国
知名女作家。1973年3月26日,
美国
前总统尼克松在赛珍珠葬礼的悼词中称她是“一座沟通东西方文明的人桥”,“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的富于同情心的人”。1998年
美国
前总统布什访问
中国
时告诉
中国
朋友:“我当初对
中国
的了解,以至后来对
中国
产生爱慕之情,就是赛珍珠的影响,是从读她的小说开始的。”
第十一站——镇江博物馆
离开了赛珍珠故居,我打的来到了
镇江
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馆址为原
英国
领事馆旧址的一部分。在这座艺术殿堂中,珍藏着3万余件从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文物和10万册古籍书。西周青铜器,六朝青瓷器,唐、宋、元、明金银器,明清书画为馆藏特色。主楼前的这尊雕塑叫“宜侯夨簋雕像”。两位古代荆蛮族妇女托举的就是代表
镇江
历史的最早的象征“宜侯夨簋”。
镇江
历史上曾先后称为朱方、谷阳、丹徒、京口、南徐、润州。而“宜”则是
镇江
一带最早使用过的地名。今天的
镇江
一带是周康王时封给宜侯的领地。宜侯夨簋是1954年在
镇江
东郊大港烟墩山出土的西周青铜器。底部有12行铭文,计126字,能辨认出的有118字。郭沫若、唐兰等著名考古专家认为,宜是地名,侯是封号,夨是人名,指吴国君主仲雍的曾
孙吴
国第五代尧国事周章,簋是指圆口四耳的器具。铭文记载了周康王时大封典的情况和宜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