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江南春 之六 镇江(三山一渡+镇江市博物馆+伯先公园)阅读:1029/6
相关目的地:镇江
出发时间:2023-04-06
出行天数:14 天
人均:4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1722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如梦令》
史湘云(《红楼梦》)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
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
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
后期贾府飘摇,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令。
黛玉的词伤感,宝钗的词别致,而湘云的词,遗憾中带着豁达,正如她的性格。
她旷达乐观,什么都看得开,有她在的地方,处处充满欢声笑语。
她大口喝酒,喝醉了便躺在青石板上睡大觉,说“是真名士自风流”。
史湘云也父母双亡,却像个小太阳,感染着周围的人。
境随心转,喜怒哀乐完全取决于自己的内心。
心态好了,烦恼就少了,事事皆欢喜,日日是好日。
▼2023年
江南
春:
https://www.mafengwo.cn/i/24212041.html
2023
江南
春 之一
无锡
(鼋头渚+锡惠胜景+运河公园)
https://www.mafengwo.cn/i/24213103.html
2023
江南
春 之二
无锡
(蠡园+蠡湖大桥+清名桥+南禅寺)
https://www.mafengwo.cn/i/24214006.html
2023
江南
春 之三
无锡
(拈花湾+灵山胜境)
https://www.mafengwo.cn/i/24214596.html
2023
江南
春 之四
扬州
(史公祠+个园+瘦西湖+
双峰
云栈)
https://www.mafengwo.cn/i/24216026.html
2023
江南
春 之五
扬州
(大明寺+唐城+康山街+吴氏宅第)
https://www.mafengwo.cn/i/24217224.html
2023
江南
春 之六
镇江
(三山一渡+
镇江
市博物馆+伯先公园)
时间,2023年4月30日,五一假日的第二天。
2023年的
江南
春,归家已经10天。
2023年
江南
春的游记,也已接近尾声。
每年的春天都是短暂的;
每次的出行都是值得记忆的;
相聚分离都值得珍惜。
如能相守,是福分。
这人间,短暂
我们在一起,也许一瞬间,也许永恒~
4月17日 桔子酒店(西津渡景区店)
清晨离开
扬州
,打车抵达
镇江
,入住桔子酒店。
哇,半山酒店,出乎意外的物超所值。
前台直接给升级为园景房,棒棒的!
到的太早,先去了焦山,回来办理的入住。
顺便说一句:这里的早餐也是最好的!
一路行程,
无锡
、
扬州
、
镇江
,这里的酒店最好,舒服。
镇江
,三山一渡。
上次独独没有去焦山,这次排在第一位。
打车的师傅是本地人,对于当地的旅游颇多微词。
就旅游开发而言,说比不上
扬州
无锡
。
就个人体验而言,反而觉得这里最好。
老城区还保留着民国的风貌,没有过度的商业开发。
整个城市的新旧是分开的,舒缓的慢生活,很惬意。
4月17日 焦山
居京多年,西三环航天桥定慧寺,有几年天天经过。
京城的定慧寺只剩下一个牌楼了。
当时看介绍知道,仿自
镇江
焦山定慧寺。
焦山是长江中四面环水的岛屿,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
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
与对岸象山
夹江
对峙,正所谓“万川东注,一岛中立”。
轮渡过江,3-5分钟。
“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
这是施耐庵在《水浒》中对焦山定慧寺景观特点的描述。
定慧寺原名普济禅寺,是
江南
最早的寺庙之一。
清朝康熙皇帝南巡经过焦山时,亲自题写了寺名匾额。
迎面的焦山大门,朱漆彩画,一对
石狮
镇守大门。
门旁左右悬挂着清代光绪年间巴州廖伦所写的一副楹联“长江此天堑,
中国
有圣人”,显得古朴典雅。
山门迎壁是对联的横披“海不扬波”四个大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书。
意为焦山矗立江心,犹如镇海之石,驱逐水妖,故而海不扬波。
在佛教上“海不扬波”是清平世界的意思。
由“海不扬波”亭向东,只见一株八百年古银杏树下有一座千年古刹,即定慧寺。
墙上嵌有“横海大航”四个篆体大字,上挂横额“定慧寺”。
▲定慧寺~大雄宝殿
寺庙现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
大雄宝殿内雕龙描凤的屋顶不用钉子,全部用小方快木头拼合而成,图案美观。
还有飞檐、斗拱,艺术高妙,国内少见,加上殿堂三尊金碧辉煌的大佛,更显得大殿气宇轩昂。
▼东泠泉:
在大雄宝殿西侧原海云堂的天井里,有一口井,叫东泠泉。
相传是焦光炼丹取水之处,又称炼丹井。
其实这里本不是一个泉,而是焦山和尚模仿金山中泠泉开凿的一口井。
因焦山在金山之东,故称为“东泠泉”。
▼茗山法师纪念堂:
▲焦山碑林
碑林内先珍藏着历代碑刻四百多块,数量之多,仅次于
西安
碑林,为
江南
第一大碑林。
焦山碑刻,篆、隶、真、草、行诸体皆备,风格迥异,或苍古峭拔,纵逸奇深,或严整舒朗,浑然厚重,真可谓汇千年古刻之隽美,融百家书法之精神。
这些碑刻镶嵌在回廊亭阁之中。
有书法、艺术、史料、历代墓志、石雕艺术等,内容极其丰富。
其中有唐朝仪凤二年(677)多立的魏法师碑,被誉为“初唐妙品”,碑文完整,字体工整遒劲,为国内罕见的唐碑。
▲御碑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