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逛『镇江』,浮光掠影探『溧阳』(我们的自驾踏青之旅:26天之第10天)阅读:1055/4
相关目的地:镇江
出发时间:2021-04-23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2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98000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从
扬州
走扬溧高速继续南下60公里就是
镇江
,而这60公里中有35.66公里居然是一座桥——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这是我们第一次跨过长江。
润扬大桥的故事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也叫润扬大桥,是长江上第36座大桥,也是首座由斜拉桥和悬索桥两种桥型组合而成的特大型桥梁,200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时任总书记江泽民出席了开工典礼,2005年4月30日正式通车,时任人大会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出席通车仪式。
这座桥在建设当时刷新了
中国
桥梁史的8项纪录,其中悬索桥1490米的“跨径”位居
中国
第一、世界第三,综合体现了当时国内桥梁公路建设的最高水平。
这座桥的建成将
扬州
与
镇江
紧紧的连接在了一起,过江时间由之前的近40分钟缩短至5分钟,也为苏北、苏中的经济迎头赶上苏南奠定了基础,因此有人称润扬大桥是苏北、苏中“融入苏南、走向世界”的跨越之桥,尤以前总书记江泽民的故乡
扬州
受益最大。
建设润扬大桥的初衷最早要追溯到清代,当时的
扬州
学者汪中在《京口建浮桥议》中提议在瓜洲-金山-
镇江
间建造浮桥,成为建造润扬大桥的首倡者。1919年,
中国
民主革命先驱孙
中山
先生在《实业计划》一书中,规划了两座长江大桥,一座是中游的
武汉
长江大桥,另一座就是下游的
镇江
扬州
长江大桥。孙先生大概没有料到,他想建设第二座桥的设想变成现实居然用了一百余年。
说起这座桥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故事,因为桥是连接
扬州
和
镇江
的,以任何一个城市的名字命名,另一方都不开心。有人提出妥协方案叫“镇扬大桥”,
扬州
人一听就火了,觉得是要镇住
扬州
,于是有人提议叫“扬镇大桥”,
镇江
人又不乐意了,毕竟大桥离
镇江
更近些,据说后来前总书记江泽民提议叫“润扬大桥”。因为
镇江
隋朝的时候叫润洲,用润扬大桥一名,既考虑了
镇江
的地理位置,而且
扬州
也会高兴,因为大桥是润扬,滋润
扬州
的,这真是两全其美而又皆大欢喜的结局。按照古代策士的说法,江总书记这是选择了“上上策”,据说题字都写好了,可我怎么没看到呢?
润扬大桥
镇江引起的联想
此时想起
镇江
,我脑海里会浮现出两个词:香醋和水漫金山。
1⃣️香醋
香醋的烙印之所以这么深,还要感谢
上海
的小笼包——30余年至今仍是我最爱的
上海
美食之一,因为小笼包蘸着
镇江
香醋才更能体现出它的鲜美,这也是最“专业”的吃法
——遇到新鲜事物就要虚心“学习”,一直跟着“时尚”走,绝对不能被时代抛弃,这就是我信奉的哲学
。
千万不要小瞧
镇江
香醋,它不仅是特产,还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它不仅具有“色、香、酸、醇、浓”的五大特色,更有着近200年的酿造历史。“酸而不涩,香而微甜,色浓味鲜”,优点太多,反正我就是喜欢,这大概也算是“爱小笼包而及香醋”吧。
2⃣️水漫金山
说起水漫金山,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关于白娘子斗法海、救许仙的民间神话故事《白蛇传》,把
镇江
和水漫金山联想到一起还要感谢这次的
镇江
行。
30多年前去
杭州
的时候就去过雷峰塔,知道法海和尚用雷峰塔镇压白娘子的故事,真是恨透了爱管闲事、破坏恋爱自由的法海,估计只顾着生气了,根本没有想过白娘子是在哪里水漫金山的。
这次在
镇江
行做攻略的时候,才知道
镇江
的金山寺才是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所在地,就觉得更奇怪了,难道法海为了找个结实的塔镇压白娘子,居然长途押运600里,从
镇江
跑到了
杭州
?或者像许仙一样“抄近道儿”走7天7夜的水路?也许是飞过去的?反正神话里什么都可能发生。
答案似乎还是个传说。据说,宋明时期,长江沿岸走水路的人凡是去
杭州
的,都是以
镇江
为中转站来打尖儿、歇脚儿的,而当时以丝绸和茶叶闻名的
杭州
已经盛极一时,各路商人争着要去。这些行走于各地的商人们本来就是说书艺人的主要听众,因此把商人们熟悉的
杭州
雷峰塔加进他们讲的民间故事里,想来也就顺理成章了。
这个传说似乎也说明了一个问题: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经常会根据传播者和受众的需要而发生“被集体创作”的现象。
寻踪京杭大运河
选择
镇江
作为住宿地,其实完全是按照老妈节约住宿成本的指示从
扬州
逃离而来的。虽只有一江之隔,
镇江
亚朵酒店的房价只有
扬州
的二分之一强。其实这倒是个不错的省钱办法,以后自驾游可以考虑白天在热门旅游城市游览,晚上住在周边的小众城市,性价比超级高
。
酒店房间虽不是很大,但一如既往的干净整洁,地下停车场也是整齐有序,地面是亮光光的那种地流坪。
隔窗看到烟雨蒙蒙的
镇江
城
窗外就是镇
江南
山风景区一角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
江南
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是北宋王安石的《泊船
瓜州
》,诗中所说的京口和
江南
岸所在地就是指
镇江
。
镇江
古时还称润州、南徐,是个历史悠久的
江南
小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见于3000多年前的一件国宝级西周青铜器——宜侯夨(cè)簋(guǐ)。还有一说是
镇江
有2500年的建城史,始于东汉末年孙权从
苏州
迁到
镇江
建都。
镇江
和
扬州
隔长江相望,同样也是一个地处京杭大运河与长江交汇处的城市。京杭大运河进入
江苏
省境内后共流经8个地市,最终经过
浙江
的
湖州
到达目的地
杭州
。我们从
扬州
开始已经开启了京杭大运河的“寻踪之旅”,虽不是刻意而为,可也足以说明自古以来繁华富庶之地的发展离不开水路运输的带动,更吸引着无数商贾、游人接踵而来。
镇江
也是一个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众多的城市,最有名的是“三山一渡”:焦山、北固山、金山和西津渡古街。对于我们这个中老年团来说,
镇江
其实不是一个很合适的旅游目的地,三山我们肯定是爬不了的,1公里长的西津渡古街虽是
镇江
文物古迹保存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方,可是需要步行,老爸又不胜脚力,于是只能作罢,唯一能去的就剩下金山寺了。
从酒店去金山寺其实很近,但按惯例我们还是要“坐车看景”、“检阅市容”,东西向横穿
镇江
,再沿着滨江风光带看看长江。可能是昨天
扬州
的美景已然拉高了我们的审美阈值,灰蒙蒙天空笼罩下的焦山、北固山丝毫也没有引起老爸老妈的兴致,完全是习以为常的样子。好吧,我们找个地方近距离接触一下长江吧。
春江潮广场
这里其实是长江的支流,对岸是长
江南
岸的一个连着陆地的小岛,想必是长江携泥带沙在下游冲刷出来的,远望铅灰色天空下的长江,倏忽间觉得五彩斑斓、水木相映才是最美的景色,正如
扬州
的瘦西湖。
打卡金山寺
金山寺其实坐落于金山上的金山公园里,距离西津渡古街很近,金山是
江南
佛教圣地,梁武帝曾在金山设立了庄严隆重的水陆道场,诵经设斋、礼佛拜忏、追荐亡灵。
金山景区
金山景区
金山景区
到了景区除了租轮椅还有一件事:找导游,人文景观如果没有人讲解,最后结果就是看热闹。可事实上这是我们此行中唯一的导游,也直接成为打卡金山寺观感不佳的原因之一。
首先,门票65元,相对于实际的游览价值来说偏高,好几处景观都因为修缮而关闭或封路。
其次,景区管理欠佳,游客中心外的一个亭子是导游服务处,里面也有零散导游一路跟随,工作人员没有明确回答我哪个才是官方的,只是说“都一样”,可是导游讲的内容太敷衍了吧,说的最多的是这里许愿不用还愿,主要目的是让我掏钱供奉牌位,还引着我拜见了一位戴眼镜的“副住持”……真的不值80元的导游费。
金山寺,国家5A级景区,始建于东晋,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清朝时期是与普陀寺、文殊寺、大明寺并列为
中国
佛教禅宗四
大名
寺。这里以《白蛇传》的传说为依托,是香火极为鼎盛的寺庙,历史上总共有81位方丈,全盛时期有和尚3000多人,僧侣数万人。它是禅宗之正宗,山门不同于所有寺庙的坐南朝北,而是唯一的坐东朝西,面朝长江和西方极乐世界。
《白蛇传》中法海和尚的原型其实是唐朝的一位得道高僧,金山寺的开山初祖,五四运动之后才变成了封建势力迫害自由恋爱的形象。历史文献记载过他为民除害、驱赶咬伤人兽的白蟒进入长江的事情,不仅没有对白蟒痛下杀手,反而是保护过它。把唐朝的高僧硬拉入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民间故事中,并加以黑化,又扯上和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的雷峰塔,法海真的是太冤了,估计会死不瞑目。
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金山与寺庙融为一体,加之慈寿塔耸立于金山之巅,构成了一种金碧辉煌的“寺裹山”的奇特风貌。寺内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
慈寿塔
金山寺
金山寺山门前耸立着民国初年(1911年)建立的一座四柱
三门
三盖的花岗岩牌坊,中间坊盖下悬挂着“江天禅寺”四字匾额,是康熙皇帝的亲笔。
金山寺
牌坊前放置了一座铜鼎,这与金山寺的历史毫无关系,而是当代曾经风光一时的
镇江
健力宝集团大佬林裕敏捐献的。
这是有关金山寺的最后一张照片,出于对佛教禅宗的敬仰之情和文物免受闪光灯伤害的爱惜之情,我们把手机放在了包里。
走出金山寺,我和老妈把老爸及他所依赖的轮椅安顿在金泉桥旁边,本打算去看看天下第一泉和百花洲,可迎面而来的好心姐妹告诉我们桥堵住了,过不去。好吧,随意拍几张金山公园的园林景观吧,虽比不上瘦西湖的惊艳,倒也有
江南
的温婉宜人。
金山景区
金山景区
金山景区
金山景区
金山景区
金山景区
金山景区
金山景区
总是少不了老妈喜欢的小动物
探访最美溧阳1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