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城市过周末】诗意镇江阅读:556/9
相关目的地:镇江
出发时间:2021-05-14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252178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对于省外人来说,弄清楚苏南与苏北的划分绝对是一件极端困难的事情。你问一千个
江苏
人,可能会得到一千零一种答案。就譬如,一直知道有“苏锡常”的讲法,但却不知道这后面还有一个“镇”。不知道什么原因,
镇江
经常被开除苏南籍。
虽然
镇江
这个自南宋设
镇江
府以来沿用至今的地名是自小熟知,但
镇江
这个
江苏
省最小的地级市,在外省人眼里有些面目模糊,以至于去
镇江
之前都不确定
镇江
是地级市还是县级市。
但关于
镇江
的无限风光却早就藏在了上学时一次次摇头晃脑的背诵全文之中,据说《全唐诗》里有1000多首诗和
镇江
相关。
原本这周末是打算去
遵义
的,奈何航班取消。临时决定飞扬泰机场到
镇江
,总要亲眼看一下,好些诗词中的“天下第一江山”。
镇江
市区内的景区可以概括为“三山一渡”,分别是焦山、金山、北固山及西津渡。
其中,金山风景区、焦山风景区、北固山风景区组成风景各异的三山风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山联票120元(2日有效),分别购票应该是65+65+40元。
金山
《夜登金山》
——沈括
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
江南
镜里天。
芦管玉箫齐送夜,一声飞断月如烟。
金山,“京口三山”之首。
由古至今,被无数文人墨客赞美讴歌,苏轼、秦观之流留下了不少诗句。然而让金山在当下家喻户晓的,应该还是《白蛇传》里“水漫金山”的传说吧。
景区分东边的金山寺和西边的中冷泉两大块,中间由一泉路隔开,金山寺是主要景点。
金山寺,又名江天禅寺,始建于东晋元帝
大兴
年间(约公元320年),寺庙的殿宇楼台全部依山而建,远望金山,只见寺庙不见山,有“金山寺裹山”的说法。金山寺山门朝西,主建筑东西走向分布,游览寺庙的过程也是攀爬金山的过程。
山顶的慈寿塔以及
塔下
的法海洞目前不对外开放,只能远远地拍个照,无缘面见法海大师了。
爬到山顶登高望远,可以看到景区内百花洲公园和中冷泉公园的湖景。
虽然只是一个平常的周末,而且五一小长假刚过。但寺庙内游客众多,人满为患。人多到走不动路,自然也就没办法拍到满意的照片。
天气又闷又热,带着一身臭汗悻悻下山。
“天下第一泉”那边就完全没过去了,听说那边游客稀少,也没啥看头。
焦山
《焦山望松寥山》
——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驾天作长桥。
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
焦山位于
镇江
东北
面的长江江心,与对岸象山
夹江
对峙。焦山海拔不高,约七十多米,也是长江中唯一的一座四面环水可供游人观光探幽的岛屿。
焦山的大门在象山脚下,登焦山需先乘摆渡过江,大概5分钟不到即到达岸对面。
上岸后首先是一座刻着“焦山胜境”四个字的四柱
三门
汉
白玉
牌坊,再往后便是景区的主体定慧寺。
定慧寺为焦山名寺,原名普济禅寺,始建于东汉
兴平
年间,寺庙现仍保持明代的建筑风格。
焦山上的万佛塔其实是上个世纪90年代的建筑,“万佛塔”三字由赵朴初题写。万佛塔是明清风格的仿古塔,有天宫和地宫。
现在在整修,不能登塔参观。但好歹可以靠近参观拍照, 比金山的慈寿塔好些。
焦山脚下有一座古炮台,炮台呈马蹄形排列,面对大江,是抗英反帝斗争的重要遗迹。
北固山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
扬州
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北固山位于金山和焦山中间,海拔55.2米,有“京口第一山”之称,山上很多景点都与三国有关,最为出名的是甘露寺,是刘备招亲结识孙尚香的地方。“赔了夫人又折兵”故事的发生地。
北固山顶,甘露寺后有一座北固楼,创建于唐代。辛弃疾在《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留下的诗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便是说得这座楼。
目前的北固楼是现代重建的,是北固山上的观景佳处。登楼所见脚下长江波澜壮阔,向西能看见金山,向东能看见焦山。
金山有慈寿塔,焦山有万佛塔,北固山有一座铁塔。
铁塔位于北固山后峰,原为石塔,唐宝历元年(825)李德裕所建,又名卫公塔,距今已有逾千年历史。乾符中(874-879)遭火毁,宋熙宁年间重建为铁塔。
现存塔基及残塔四层,高约8米,塔座及一、二层是宋代原物,余为明代所铸。
西津渡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
江南
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西津古渡”在古时候曾经是个长江渡口,后来河道走偏了,这里泥沙堆积反而成了条路。这可是条有千年历史的古街,路虽不长,是
镇江
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