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丹阳 | 零落田间的瑰宝
——探寻南朝陵墓石刻记阅读:1508/3
相关目的地:丹阳
出发时间:2023-03-21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191788.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前言
2️⃣0️⃣2️⃣3️⃣0️⃣3️⃣2️⃣1️⃣
2019年,一则据称是
上海
某高校艺术专业的导师,带学生到
丹阳
齐梁帝陵石刻非法拓印的新闻,轰动一时,事件最后以违法者认错并承担维修费用而告终。我也是从这个事件中了解到在我们隔壁城市还有如此牛逼的历史瑰宝。很多亲戚都在
丹阳
,也经常去,但从未听说过这里居然有着南朝陵墓石刻。
说实话,我对南朝是一点都不了解,它处于什么年代?前后都有什么朝代?都有哪些帝王?建都哪里?我是一无所知
对了,有一点了解,知道一句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仅此而已
偶然的机会,刷微博时又见到南朝陵墓石刻,遂升起去实地看一看的想法。
第一次探寻
没做什么攻略,手机上稍微查了下,就背着背包驾着车跟着导航出发了。
?1⃣水经
山南
朝失名陵石刻
?
丹阳
Y015路转入建埤路约1.5公里路边,下车看到还是有点吃惊,就在路边两三米的地方,用栅栏围住,其他什么都没有
水经山失名墓据推测可能是齐废帝郁林王萧昭业墓,萧昭业是齐武帝之孙,文惠太子之子,于建武元年(494)被杀,葬以王礼。墓东向,早年夷平。墓前存二石辟邪,南北队列。南辟邪长1.85米,高1.51米,颈高0.65米,体围1.62米;北辟邪长2米,高1.51米,颈高0.73米,体围1.65米。
文保碑
石刻一:
石刻二:线条优美,威武雄壮,可惜身陷油菜花丛中。
?2⃣烂石弄南齐失名墓石刻
?
丹阳
Y015路转入建埤路约0.7公里路边,刚才经过,但没注意,所以又回头了。
烂石弄南齐失名墓根据墓前石辟邪判断,一认为是南朝齐王侯墓,也有齐废帝萧昭文一说。墓东向,早年被夷平。墓前存石辟邪1对,南辟邪已碎成数块,北辟邪较为完整,长1.58米,高1.54米,颈高0.75米,体围1.7米。
文保碑
石刻一:
石刻二:残缺得很厉害,可惜?
?3⃣齐宣帝萧承之
永安
陵石刻
?建埤路转通港路再转麒麟路,在胡桥村一小路转入村庄内,车不能再行时下车步行约200米。
萧承之(?-447),字伯嗣,在南朝宋时因军功官至南泰山太守、右军将军。479年,其子萧道成称帝,追封萧承之为宣皇帝,将旧墓扩建,是为
永安
陵。陵南向,封土早被夷平,陵前仅存石兽1对,东为天禄,身长2.95米,通高2.75米,颈高1.4米,体围2.75米;西为麒麟,头已佚,身长2.9米,通高2.42米,体围2.4米。
行进中的村庄道路与田间小道。
文保碑:
石刻一:
石刻二:这一尊好漂亮,可惜残缺了(拍摄时调了个风格
)。
清晰的纹路
恶补功课
就近反复找,还找到天地石刻园,可惜早已关门大吉,门口也荒芜一片,于是就打道回府,只是总感觉我看到的比图中展示的相差太多,带着种种疑问?,回来后对南朝的知识进行了一番恶补
❓1⃣南朝是一个什么样的朝代?
✅南朝(420年~589年),是
中国
历史上由汉族建立的四个正统王朝的统称,上承东晋下启隋朝,并与北方胡人建立的五个政权对峙,共二十四帝,历一百六十九年。常说的南北朝,不是时间上的存续,而是地域上的南北共存。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宋武帝刘裕废除晋恭帝,建立刘宋,东晋灭亡,
中国
历史进入南北朝时期,后相继更迭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四朝统称为南朝,均以建康(今
江苏
南京
)为都,又因为六朝皆以建康为都城,所以后世许多文献皆以六朝或南朝来代指
南京
,并常会用
南京
来特指六朝时期的人事物,所以
南京
又称六朝古都。
❓2⃣为什么南朝多数帝陵安葬在
丹阳
境内?
✅
丹阳
古称曲阿,
丹阳
萧氏家族,先后成就了南朝齐梁两代王朝,出了十余位皇帝。萧氏家族原居
山东
兰陵,晋室南迁之后,居于
丹阳
。依南朝旧制,皇帝死后,要归葬故里,所以
丹阳
多帝陵,两朝帝陵选址于此,也算是落叶归根。
❓3⃣南朝齐梁有多少皇帝?
✅南朝齐
✅南朝梁
❓4⃣齐梁故里究竟是在
丹阳
还是在武进?
✅对
丹阳
三城巷与武进万绥镇的“齐梁故里”之争,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引经据典,各有考证,但个人看法,齐梁故里应该就是
丹阳
,正常来说,把自己葬在家乡,落叶归根。但齐朝的建立者齐高帝萧道成和梁朝的建立者萧衍是从
常州
万绥地区走出,开始了他们叱咤风云的帝王生涯,也是所谓的龙兴之地,说“第二故里”也不为过。
❓5⃣
丹阳
南朝齐梁石刻有多少?
✅1996年国务院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含
丹阳
12处南朝陵墓石刻(
句容
一处也纳入
丹阳
名单),名单依次为:
?陵口陵墓石刻
?齐宣帝萧承之
永安
陵石刻
?齐景帝萧道生修安陵石刻
?金王陈南齐失名陵石刻
?水经
山南
朝失名墓石刻
?烂石弄南齐失名墓石刻
?齐武帝萧赜景安陵石刻
?齐明帝萧鸾
兴安
陵石刻
?梁文帝萧顺之建陵石刻
?梁武帝萧衍修陵石刻
?梁简文帝萧纲庄陵石刻
?梁南康简王萧绩墓石刻
这才发现这次的探寻错过了陵口石刻,因为路过而不知
❓6⃣为什么
丹阳
南朝陵墓石刻会被业界如此重视?
✅最初的碑石并不是作为墓碑出现的,当后续奢靡厚葬之风盛行之时,其又被推到了个突出的位置之上,名士撰文,吹嘘夸耀,使得碑石成为了当时的厚葬之风缩影之物,因此当执政者下决心要一改奢靡厚葬之风时,碑石等物便首当其冲,碑禁也是理所当然之举,最早下达禁碑令的据说是曹操,自己首先带头薄葬,还是盗墓的老祖宗
在后续的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碑禁制度也一直延续执行着,其也成为了后世这段时期石刻,碑文较少的原因,也正是因为少,才弥足珍贵。齐梁陵墓石刻继承了汉代圆雕、乳雕和线雕混合运用的手法,并且表现了粗简古朴向精湛秀美发展方向的转变。石兽造型,齐梁两代各有其特点,从总体上来看,可谓形神俱备,富于南方优雅的情调,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时代特征。
❓7⃣
丹阳
南朝陵墓石刻为什么不集中保护?
✅从公元420年南朝刘宋建立之始,至隋文帝平陈大一统,这些代表王陵威严的石刻已经在平地之上屹立了1500年。不同于埋入地下的文物,它们在旷野和风雨中巍然不动,看尽了人世间的朝代更迭、饱受了无尽的人为摧残。因此,留至于今天的每一座石刻、石刻上的每一条凿痕都是历史赋予今天人们的宝物。同时,每一座南朝石刻不仅仅代表了那个时代最为高超的艺术水平,同时,它们所处的位置也能够让我们去寻求探索它们所守护的王陵,因而,这些历经上千年的石刻虽然在修复和保护之时略有移动,但也大多是在原地保护,并不可能集中移入到博物馆中保存。因此,在1988年1月,中华人民
共和
国国务院将
南京
、
句容
、
丹阳
的南朝陵墓石刻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原址进行保存。
第二次探寻
?4⃣陵口陵墓石刻
?陵口石刻分立萧
梁河
(京杭运河)两侧,其实也挺好找的,河东天禄在陵口派出所的巷子里约50处,在一建筑材料堆场的角落,河西麒麟在河对面陵口法治文化广场边上。
陵口石刻为齐梁二朝陵区入口处的标志性石刻,分别位于萧
梁河
东西两岸。河东为天禄,长4米,高3.6米,颈高3米,体围3.9米;河西为麒麟,长3.95米,残高2.9米,颈高1.7米,体围3.6米。这是
丹阳
境内南朝陵墓石刻内最大的一处,雕刻精细,纹饰华丽。
丹阳
志载,此处为齐梁帝陵入口的标志,故曰陵口。
文保碑
石刻一:一面侵蚀严重,一面纹路清晰
石刻二:
?5⃣齐明帝萧鸾
兴安
陵石刻
?
丹阳
市
云阳
镇荆林三城巷刘家庄附近,四处石刻点基本比较集中,附近还有停车场
萧鸾(?-498),萧道生之子,继废帝海陵王为帝,在位五年,于
永泰
元年(498)卒,谥明帝,葬
兴安
陵,陵东向,封土早年被夷平。陵前存石兽1对,两兽之间有小河沟相隔。北兽仅存部分前躯,南兽为麒麟,身长3.02米,残高2.7米,颈高1.35米,体围2.78米。四足全失,独角已残,羽翼形状别致,由四小翼组成,雕工细致华丽。
文保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