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记扬州两日游阅读:5530/4
相关目的地:扬州
出发时间:2021-04-05
出行天数:600 天
人均:6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13683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清明小长假,爸妈想去一趟
扬州
,春天的
扬州
也不负千年前李白对其“烟花三月下
扬州
”之夸赞,琼花似锦,盎然勃发。
上海
到
扬州
大概280公里,自驾需要四个小时,小长假原因,开了快6个小时才到
扬州
。现在
扬州
通高铁了,三月下
扬州
更加方便了。
住宿选择了四望亭旁边的全季,住在四望亭旁边,去东关街和瘦西湖都比较方便。而且怡园就在附近,非常方便吃饭。
朱自清说过,
扬州
自隋炀帝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称道的地方,在他心里,
扬州
应该是像人间天堂一样的存在。
扬州
人民的生活,在大运河边缓缓展开。作为京杭大运河
扬州
段,应是最古老的一段。早在春秋时期,吴王夫差在
扬州
开凿邗沟,沟通长江与淮河流域,隋炀帝杨广营都
洛阳
,常驻
扬州
,疏浚了
洛阳
和江淮
江南
、华中华北的水上
通道
,贯通了
中国
东西南北的交通打动脉,强盛了国家、发展了经济。元代借与长江、运河的水利之便,以及黄海、
东海
边的煮盐和江淮、
江南
的粮食,
扬州
成就了运河上盐和漕运,
扬州
见证了大运河的起始和发展、繁荣与衰落,以及相伴随的国家民族的历史变迁。
酒店旁边路口就是
文昌
阁,
文昌
阁是
扬州
人心目中的“文曲星君”,已经拥有600多年历史了,是
扬州
必打卡的位置,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是
扬州
府学的魁星楼,故名“
文昌
阁”,
扬州
府学文庙建筑,已经陆续毁,仅余
文昌
阁。
离
文昌
阁大概300米一个路口距离的就是四望亭,原名文魁楼,后名魁星阁,是
江都
县学的组成部分,上个世纪50年
代县
学内供奉孔老夫子的大殿还存在。每层檐廊有八个飞角,每个飞角都有风铃,风吹铃响,声调悠扬,坐在怡园里面就可以听到这悦耳的铃声,随着车水马龙的古街道,仿若穿越回了那片繁华市井。怡园就在四望亭背后。
四望亭对面的巷子进去,就是东关街,想到十年前我来
扬州
的时候,东关街刚修缮好,沿街非常冷清,开门的商店寥寥无几。而今的东关街成了最负烟火的一条古街,各式小商品店以及小吃,生动展示了着
扬州
几千年的繁华。
我们在
扬州
2天里,晴天雨天都碰到了,而东关街总能保持一种熙熙攘攘的状态。东关街上云集
扬州
老字号,有著名的“谢馥春”,
扬州
胭脂代表,还有“
扬州
三把刀”,厨刀、修脚刀和理发刀,分别代表了
扬州
三门
手艺。
东关街的最东头是运河畔的东关古渡,如今这里早没了昔日的繁忙,只剩下依稀的
石柱
,诉说着当年的荣光。
个园的南大门在东关街上,第二天一早,趁大部分人还早茶时光就进去了个园。
扬州
园林与
苏州
园林有一些区别,他融入了北方园林的大气,同时也兼具
江南
园林的婉约气质。多亏了当年
扬州
的商贾巨甲斗富,才给我们留下了
扬州
园林宝贵的建筑财富。
个园最早是明代的寿芝园,嘉庆23年(公元1818年),两淮盐商黄至筠在此基础上修建了个园。个园的精华在于他的户外园林,造园者利用不同石料的堆叠技术,在面积不足五十亩的院子里,创造除了“春夏秋冬”假山四季。
春山,从住宅进入园林,会看见月洞形园门,门上有个石刻“个”字,形如三片竹叶,如园名中的个字,就是取了竹字半边,园后面便是春景。
夏山,绕桂花厅,用太湖石堆叠而成的夏山,山顶秀木成荫,松柏如盖,山下水声潺潺。
秋山,东面的
黄石
假山,这里常年种有枫叶,因夕阳的十分光影正好照在
黄山
丹枫之间,秋意渐浓,故名为秋山。
冬山,位于春景的东边,宣石(雪石)叠山,如同冬雪一般,部分山峰借助阳光照射宣石,宣石反射出石英的光芒,如同冰封雪盖,技巧十分巧妙,是罕见的造园手法。
个园景致堪称一绝
俯瞰个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