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山水长卷里浓墨重彩的开画之笔阅读:4923/2
相关目的地:淮安
出发时间:2022-06-15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86350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运河三千里,醉美是
淮安
。
苏北
淮安
,一块藏龙卧虎、人杰地灵的宝地。
淮安
建城两千多年,“
中国
运河之都”是其众多“头衔”之一,历史上曾与
苏州
、
杭州
、
扬州
并称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
先复习一下关于大运河的历史。“大运河”系指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世界
上里
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大运
河南
起
杭州
,全长1700多公里,从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2014年
成功
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大运河在
淮安
境内长68公里,可以说是
淮安
的母亲河。明清时期的
淮安
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成为全国漕运指挥和河道治理的中心。
里运河是一条连接长江和淮河交通的人工运河,位于大运
河江
苏省段的中段,始建于周敬王三十四年(公元前486),古代曾称漕渠,俗名里河。里运河也称“淮扬运河”,北端自
淮安
市淮阴水利枢纽起,最后由
扬州
邗江区六圩入长江,全长168公里。
里运河文化长廊,位于
淮安
境内,4A级旅游景区,北起大闸口,南至堂子巷,总范围45平方公里,核心区总长度15.6公里。景区包含大运河的两处遗产点(清口枢纽、清江大闸)和一处遗产河道(淮扬运河
淮安
段)。
清江浦景区,坐落在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历史文化风貌区,是一处专题性博物馆群,总占地12.4万平方米。
最后简单梳理一下层次脉络:
京杭大运河 →
淮安
境内大运河 → 里运河 → 里运河文化长廊 → 清江浦景区。
本文坐标:清江浦景区。
清江浦景区堪称整个里运河文化长廊里的一颗明珠。
清江闸。
清江闸又称清江大闸,始建于明朝初年。清江闸是大运河的一处重要遗产点,也是大运河上维护得最好的一座古闸。清江闸由正闸和越闸两部分组成。
清江闸用于控制里运河的水流量,缓解河水流速,调节水位,以便过往船只顺利通过。
清江浦楼。
清江浦楼现已成为景区内地标性的建筑,楼高23米,明三暗五楼阁式结构,飞檐翘角,甚是壮观。楼内展陈有清江浦楼记、乾隆南巡错题“清江浦”的场景以及“名人咏
淮安
”互动题诗墙。
事实上,如今这座河心阁楼只能称它为“新清江浦楼”,属后期建筑,建于2003年。真正的老清江浦楼位置比较偏远,结构外形也无明显特色,连很多
淮安
本地人也不知道它的存在。
老清江浦楼的“真迹”位于
淮安
清浦区
河南
西路与
清河
路交叉口西侧,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青砖灰瓦,两层,方形。
考虑到老清江浦楼的“寒酸”,当地政府于2003年聘请了相关专家重新设计建造了清江浦景区内的这座新清江浦楼。
每当夕
阳西
下,新清江浦楼被返照的余晖增添了几分神秘的画境,晚风轻拂里运河,水面泛起微微涟漪,阁楼倒影时隐时现,朦胧似梦里看花,竟引得许多当地的摄影发烧友们扛着长枪短炮天天过来“赶场”。
迷离夜色下的新清江浦楼更是动人。
国师塔。
国师塔也是景区内另一处标志性的建筑,位于慈云禅寺北侧。慈云禅寺系清代名僧玉琳国师圆寂之地,历史上曾建国师塔,后损毁,此塔系重建。
国师塔九层,楼阁式,总高62米,分地宫、塔基、塔身、塔顶四大部分。
国师塔内可以登高,但无法“舒适地”远眺,因为游人不能走出到走马廊环游,只能透过花窗的缝隙“偷窥”一下里运河的美景,远处清江浦楼清晰可见。
清江浦两岸保留了多处庙祠和名人故居。
陈潘二公祠。陈瑄,永乐年间首任漕运总兵官。潘季驯,水利名家。陈潘二公祠占地两千多平方米,全面展示陈瑄、潘季驯二公的生平与治水功绩。
1415年,陈瑄开
沙河
古道,并加以疏通整治,更名为清江浦。清江浦与古邗沟相通,合称里运河,在这里逐渐形成了大集镇。
吴公祠。系光绪三年(1877)为纪念漕运总督吴棠而奉旨所建。
斗姥宫。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后清乾隆年间续建。斗姥,道教神祇,是充满母爱、消灾解厄、保命延生之神。
栗大王庙。系
清道
光年间为祭祀治理黄河专家栗毓美而奉旨所建。
曲径通幽,庭院错落有致,都是园林的空间艺术。
程莘农故居。程莘农,
淮安
人,针灸学专家,
中国
工程院院士。
清江文庙。总占地面积约14000平方米。清江文庙的历史可追溯到明嘉靖九年(1530),
咸丰
十年(1860)毁于战乱,同治四年(1865年),漕督吴棠重建大成殿。现存大成殿和崇圣殿等核心建筑。
明清时期,清江浦是大运河沿线繁荣的交通枢纽、漕粮储地和商业城市。清江浦当时是全国漕运指挥中心、河道治理中心、漕粮储运中心、盐榷税务中心、漕船制造中心,并被称为“天下粮仓”。
清江浦记忆馆。馆内展示明清以来清江浦的发展脉络,复现老城记忆,情景再现淮
安城市
发展的根源,感受昔日清江浦的繁华,进一步彰显
淮安
作为“运河之都”的深厚文化底蕴。
里运河水静静流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穿过
淮安
古城,穿过清江浦六百年的记忆,汇入长江,奔向大海。
如今,清江浦景区已成当地百姓饭后暇余的活动场所。傍晚时分,周边的居民,外地的游客,纷纷而来,河岸的两边,九龙广场上,国师塔前,轮埠路的咖啡冷饮小店,西出入口的夜宵铺,越秀桥附近的栈道,到处都是休闲的人们,或单或群,或静或闹,满满的人间烟火气息,飘扬在清江浦景区的夜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