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皖、苏三省自由行之逛江苏——几百年争议画句号,《西游记》创作原型,孙悟空老家,连云港花果山阅读:1220/9
相关目的地:连云港
出发时间:2016-10-28
出行天数:42 天
人均:793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805498.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上午逛了天宁寺和史可法纪念馆两处,
扬州
的旅程便就此打住。走出史公祠,我就上了开往
扬州
站的公交车,在那里乘坐动车返回
南京
。紧接着从
南京
乘坐高铁到
徐州
,又从
徐州
乘火车前往
连云港
。
连云港
地处
中国
东部沿海,东濒黄海,因面向连岛、背
依云
台山
,又因海港,得名
连云港
。
连云港
有2200多年建城史,据说2500多年前,孔子曾在此登山观海。在古代,这里被称作
东海
、海州、郁洲、
海宁
州。这里是《镜花缘》、《西游记》的文化起源地。而我,锁定的目标就是《西游记》中孙悟空的老家——
连云港
花果山。
说到
连云港
,与我却有很深的渊源,虽然不是我生活的地方,但那是我的老家。过世的父亲出生在
连云港
,祖祖辈辈在那里繁衍生息。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在海边背盐的往事。他尽管十几岁就当兵离开了家乡,那份乡情一直割舍不去。我此行,虽是游玩,也是怀着对父亲的思念,来这里寻根探亲。
当时这条陇海线的尽头,还没有动车和高铁,我乘坐下午4点的普快。从
徐州
上车人特别多,列车的
通道
挤得水泄不通。我太惊讶了,一直都是乘坐动车和高铁,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么拥挤的车厢了。好在列车停靠第一站,人就下去了一半,车厢一下就松动了。我好奇的查了一下,是
邳州
站,位于苏鲁交界,是
徐州
市的下辖市,是历史悠久的古良城,难怪会有这么多人。
读小学的时候,我是回过老家的,当时是在新浦站下车。现在列车时刻表上,已经找不到新浦站了。新浦是
连云港
的一个区,早已撤销,与海州区合并,成了新的
连云港
海州区,也是
连云港
的经济、文化、交通
和政
治中心。在车上整整晃悠了3个小时,晚上7点钟列车抵达
连云港
东站。
连云港东站
出站以后,来到空旷的站前广场,只见广场边上都是
新建
的楼房。这里一看就是新区,不是我幼时在新浦见到的老城区。我在广场边上找了一家旅店住下,准备第二天一早前往花果山。
连云港东站
次日清晨我就退了房,背着背包走出旅店。吃过早餐,在广场西面的公交站,我登上开往花果山景区的游6路。车上空荡荡的,并没有看到游客。
连云港东站
连云港
东站离花果山有21公里,汽车开行1小时,上午9:20到达花果山景区。
花果山
花果山
花果山
景区游客并不多,买门票的时候,售票员建议买景区上山的汽车票,乘车直达顶点玉女峰,再从上面走下来。据说盘山公路有11公里,走个来回费劲费时。我见大家都是坐车上去,也就随了大流,没有坚持徒步上山。
花果山
上到玉女峰的时候,正好上午10点,汽车转了半小时。我从山顶一路游玩到景区管理处,是下午2点半,用了4个多小时,感觉坐车上山还是对的。只是写游记的时候,看到图片我有些懵圈了,直到最后看到山门,才想起是倒着游的。想来游记还是从山门写起,再顺着游一遍。
花果山
花果山前山门
连云港
花果山是国家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2.8平方公里,层峦叠峰214峰,最高峰玉女峰,海拔624.4米,是
江苏
省最高峰。花果山以古典名著《西游记》所描述的“孙大圣老家”而著称于世,因美猴王的神话故事而家喻户晓,名扬海内外。
花果山
当我来到花果山山门,《西游记》氛围便扑面而来。山门以当地马陵山紫色花岗岩建造,有着浓郁的大漠风味。正门上首为孙悟空头像,在吴承恩笔下他取代了唐僧成为男一号,最终修成正果,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北侧有唐僧师徒4人西天取经的浮雕,他们明知妖魔当道,千难万险山,却一往无前。山门由4只雄狮把守,一看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广场四周有108只石猴迎宾,暗寓36天罡,72地煞之数。
花果山山门
山门背面的匾额上镌“东胜神洲”四字,为
中国
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所题。吴承恩在《西游记》开篇写道:“东胜神州,海外有一国土,名曰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一座名山,唤为花果山......”云
台山
自古是海中岛屿,直到康熙五十年(1771年)后,才逐渐与大陆相连。花果山是云
台山
中海拔最高的一座山峰,明代的海州知州杨本骏在诗中曾描述:“山如驾海海围山,山海奇观在此间,乘兴来时一登眺,恍疑身世出尘寰。”在那个年代,满山芳草神仙药的神话传说,已经流传很久。
花果山山门
透过山门中间的门洞,可以看到松林中吴承恩塑像,进了山门我便朝着这位明代杰出的小说家走去。
花果山山门
踏上古朴的仙人桥,感觉自己仿佛进入了仙境,将走入奇幻的神魔世界。
花果山山门
我来到吴承恩石像前,看到那本石雕的《西游记》,对这位500年前的古人肃然起敬。他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创作出《西游记》这部
中国
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成为
中国
古典四
大名
著。
花果山山门
从十八盘到九龙桥
吴承恩塑像旁边,就是游人步行登山的要道十八盘。前人依山势坡陡、起伏之别,以板石铺砌,每组三五级、七八级不等,共十八组,全长约半华里。行走在迂回的石径中,不断攀登前行,自有一番乐趣。
十八盘
十八盘
十八盘
登到十八盘第349级台阶以上,便是风门口。这里为竹节岭之巅,下有十八盘,上有南天门,正当两峰对峙的低凹处,无风时自有风,小风时变大风,风从谷底吹来,松涛阵阵,凉气袭人,令人有振衣欲飞之感,故称风门口。鸦片战争前,民族英雄林则徐视察海州时到过风门亭,他给两江总督陶澍的诗中,有“半岭吞云竹树昏”的诗句,写的便是这里。
风门亭
过了风门亭就是南天门,南天门在竹节岭之上,风门口之东,背倚峻岭,形势险要,居高临下,与玉皇阁、三元宫遥遥相对。在《西游记》里,它是玉皇大帝凌霄宝殿的外大门,孙悟空出入天庭,大闹天宫,都是把南天门作为突破口。
南天门
南天门南面,有一块八角形的青
石台
,传说是托塔李天王的点将台,当年十万天兵天将奉命下界捉拿孙悟空,托塔李天王曾在这里布兵遣将。
南天门
南天门建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
清道
光年间,两江总督陶澍倡捐重修南天门大殿,祭祀武圣关公,亲题“高镇南天”横匾悬在大殿门额上,并作楹联:“义气干宵,近指白云开觉路;威声走海,遥凭赤手挽洪流”。南天门大殿毁于1938年日寇炮火,现存南天门的圆拱山门及院中的断壁残碑,是仅存的明朝遗物。
南天门
离开南天门,沿着南天门的小路往下走,在群山环抱的幽谷中,看着涧水在这里汇合,然后奔向山下的大海。这段路有800多米,虽然有些长,行走在山水间的感觉是那样怡然自得。
九龙桥
当我来到九龙桥,九派山泉,犹如从天而降,汇于桥下。此景,在《西游记》第三十回里被写作:“上连玉女洗头盆,下接天河分派水。”乡老相传,桥下是“九龙戏琵琶”。九龙桥是前往三元庙的必由之路,庙和桥都始建于唐代。桥旁的大银杏已有近千年历史,是宋代的遗物。
九龙桥
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三元宫大修,在原有简易桥的基础上,修筑了砖结构的拱桥,长33.4米,宽8米,成为中华桥梁建筑史上一座精良的古桥。
九龙桥
桥南有九龙将军庙;北面高处是茶庵,现辟为吴承恩纪念馆。
九龙桥
千变万化怪石园
过了九龙桥以后,走上登山阶梯不久,就见到满山的滚石,这是花果山怪石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