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首】面面精致是姑苏,我在苏州等一碗面阅读:5.8w/115
相关目的地:苏州
出发时间:2022-07-17
出行天数:6 天
人均:3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997243.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只可人等面,不可面等人
“一杯齑餺飥,手自芼油葱。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
身兼诗人与烹饪达人身份的陆游,选择用诗的方式将自烹一碗葱油面的美食体验记录下来,此时此刻,面前的齑餺飥,胜却了人间无数,这便是一碗面带来的满足感。
说到吃面这件事情,
苏州
是避不开的。
我不是第一次来
苏州
了,对园林和苏帮菜已有了解,这次索性就将重心放在了吃面上。
作为外乡人,自是吃不完吃不全的,所以也希望本地老
苏州
们能推荐心头好面馆呀,我会补充总结在文末的~
苏式面精致,整理游记的时候也跟着用心起来,历史食俗了解不少,写在了开头。
如果是想看实用的吃面信息,可以直接翻目录,看这几个章节↓
【实用章节】
苏式面暗语指南——论如何假装吃面老手,学行话。
苏州
吃面新认识——一些点单选店、吃面的tips。
苏式面馆——探店实录、店铺营业时间介绍。
“只可人等面,不可面等人”是面馆规矩,
苏州
人对待吃面这件事,是平常中带着仪式感的。
苏州
面馆大大小小2000多家,人人有偏爱的店铺,哪怕同个招牌分店不同,口感也就不同,一家店又有个人喜爱的浇头口味,一人一味,各有所爱。这使得“
苏州
哪家面馆好吃”这个问题,答案信息是海量且复杂的。更别说其中还夹杂着不少类似“为了它要来1000次”“面中爱马仕”的“探店攻略”,每篇封面图一定要等到面和浇头摆满一桌再开拍,我看图都想说一句“不可面等人啊!”再不挑一挑,面可就坨了。
最后,我结合着前几年评选的“
苏州
十碗面”,以及其他一些朋友推荐的、记录片中的、攻略中反复看到的,一共吃了17碗面,有些是直奔这碗而去,有的是随性使然,吃得还是很开心!对于苏式面也打破了之前的一些看法,要说为了一碗面去
苏州
值不值,于我而言,是值得的。
苏式面历史
“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
历史中的“面”早有记载,“煮饼”“汤饼”“餺飥”皆是指面,而“面条”一词正式通用则是在宋朝了。
“南人饭米,北人饭面,常也。”自古以来,南北方的气候、种植习惯决定了饮食偏好的不同。
写下这句话的李渔是南方人,但同时也是好面之人。
南宋时期,金兵入侵,北人南迁,大规模的迁徙也对南方饮食带来了改变,面条开始在南方普及开来。
“得
江南
者得天下。”
江南
成为了当时
中国
最富庶的地区。宋朝时
苏州
升级为
平江
府,号称“东南都会”,更是这富庶的中心。贸易往来,商品经济繁荣,天下财货莫不聚于
苏州
,经济繁荣了,文化与饮食自得跟上。南来北往,商贾聚集,饮食融合,汇于一面。
相传,最早的挂面就是诞生于
平江
府
昆山
县。宋朝《玉峰志》卷下《土产·食物》中记:“药棋面:细仅一分,其薄如纸,可为远方馈。虽都人、朝贵亦争致之。”这时的药棋面,已是细长的状态,晒干保存,食用时再煮,储存方便。
清代徐扬的《盛世滋生图》中就可见当时阊门附近的繁盛场景,其中就有以“三鲜大面”为招牌的面馆。
六下
江南
的吃货乾隆帝更是作为
江南
旅游推广大使,留下了不少关于
江南
美食的民间故事,其中就有关于枫镇大肉面和奥灶面这两碗苏式面的。
苏州食俗——不时不食、过时不食
苏帮菜,历史悠久,以选料严谨、制作精细闻名,因材施艺,四季有别。
苏式面作为
苏州
饮食的代表,自是遵循传统——不时不食、过时不食。
在
苏州
,吃要讲究季节,吃早了吃晚了,都不能收获最“灵”的味觉体验。
关于
苏州
怎么吃,详细可以看
苏州
小伙伴羞羞写的吃遍
苏州
指南:
http://www.mafengwo.cn/i/10093674.html
再说苏式面的不时不食,春季的笋油面,夏季的三虾面、枫镇大肉面,秋季的蟹粉面,冬季的蹄髈面、冻鸡面、藏书羊肉面,随着季节更替,浇头变化,吃的不仅是面,更是时令,不可错时。
以前是因为食材的季节性和保鲜方式的不足,现在虽很多食材一年到头都可吃到,没了季节的限制,可是在老
苏州
的心中,这原则却不可变,到了时节头脑便自动发出“吃”的讯号,过了时节就宁愿留作下一年的念想,不在季节吃了也不糯不鲜。
对于向我们这样的食客游客来说,很多店家提供不在当季的品类固然能一饱口福,但既然到了
苏州
,便也学学
苏州
人,所以这次我主要吃了夏季和常规的浇头,没吃秋冬的蟹粉、蹄髈、羊肉,只当把最好的留在下次。
苏式面暗语指南
旧时在老
苏州
吃面时,不可缺少的是面馆的响堂。
如果是朱自冶向朱鸿兴的店堂里一坐,你就会听见那跑堂的喊出一连串的切口:“来哉,清炒虾仁一碗,要宽汤,重青,重浇要过桥,硬点!”
——陆文夫《美食家》
食客落座,响堂的大嗓门一吆喝,后厨灶台应声落面,每一碗都是私人订制。
这喊的是什么呢?喊的是对面的要求,要不要葱、煮面火候、多汤少汤,特别暗语串成了一段苏式rap。
现在的
苏州
面馆不见响堂了,门口点单或是落座扫码,不过有自己偏好的还是可以提的。
我整理了一些苏式面暗语做了图,这样看应该更直观一些。
在
苏州
吃面的时候,确实看到不少当地点单后再连上自己偏好的一串要求,作为第一次吃苏式面的游客来讲,我建议还是让店家自配最常见的即可,除非是口味上有不吃葱蒜这样的要求。除此之外,我最常说的是二两面,肚皮有限的情况下,面少要一点,减少浪费也可以多吃个浇头。
苏式面的构成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对于一碗苏式面来说,汤、面、浇头哪个更重要?”下面的答案也是众人各抒己见,但大多认同的排序是汤、 面、 浇。
苏式面的精致是层层细节体现的,除了汤、面、浇这三大部分,还有各家秘方配比的助汁,甚至是盛面之器,每一项都得讲究,方得一碗讲究的苏式面。
▲汤——清而鲜
其实,苏式面分为几种,红汤面、白汤面、拌面、两面黄、烂糊面。
其中,苏式汤面最具代表性,所以一般说到苏式面也就指苏式汤面了。
老话讲“听戏听腔,吃面吃汤。”
喝茶、吃面、听评弹,到了
苏州
,日子就得慢慢过。
苏式面的汤看似平常,却不只是普通酱油汤。
苏面的汤是吊出来的,所谓的吊汤技法,是把富含蛋白质、脂肪、鲜味氨基酸等的动植物放在水中持续加热,以获取鲜味物质,制取鲜汤。
和煲汤、熬汤不同,吊汤是专用于做菜的。
将鳝骨、鸡架、蹄髈、猪骨、鱼鳞、虾壳等食材一起炖煮,汤锅蹿边小沸,慢火几小时才能大功告成。吊出的汤清澈不见杂质,不油而味鲜。
江南
人家春天喜欢烧一道菜叫“腌笃鲜”,这里的“笃”就指这道菜的烹煮火候——轻沸时发出笃笃声,之后便是有节奏地轻叩几小时。
苏州
人喜欢一早的头汤面,因此每家吊汤的师傅也都需早早忙活,在后厨这样笃笃定定吊出一锅靓汤,才有了一碗好面的灵魂。
在底汤的基础上,各家再加入自家特别配比的助汁,给这碗面刻上专属的名字。
看这一勺勺清汤,是不是确能感觉到细节的不同呢?
助汁是
苏州
面业的专用术语,焖肉的卤汁、爆鱼汁、鳝骨汁、葱油等,秘不示人,是各家面馆的味道差别关键。
▲面——细而韧
最早苏式面是分为不同面型的,由细到粗,龙须面、细面、小宽面。
苏州
面馆美味斋的龙须面就很有名。不过现在面馆的汤面都只有细面这一种面型了。
如果夏天来
苏州
,就能吃到风扇凉面,这种拌面就得用韭叶宽的小宽面。
苏式面的细面大多是机制面,并无太多特别,不像其他一些地区的手擀面、拉面那样筋道,因此有认为汤、浇、 面的,认为
苏州
面太细缺嚼头。
的确,比起花费时间的吊汤、种类繁多的浇头,面相对普通,但下面条却是学问。
一碗面的软硬口感不对,是要重新下的。
因此,下面师傅的火候掌握至关重要,大锅下面,几十秒即成,观音斗把面甩干、裹紧,入碗不拖水不泼汤,尽可能减少与面汤的接触,保持滑爽柔韧,入口不糊不烂、硬而不生。“端过三条马路,仍然根根清爽”才能达到标准。
苏州
人热爱吃头汤面,这里的汤不是吊出的高汤,而是煮面的面汤。
一早起来,面汤清澈,下面口感清爽。面馆也会特别在大锅上安置水龙头,细水不断更替,让面汤变成活水,热出冷进,清进浊出,汤始终保持清澈。
▲浇——繁而多
其实对于我这样的外地食客,多种花样的浇头是最诱人的。
苏式面浇头种类繁多,2018 年苏式汤面凭借多达 518 种的浇头,获得吉
尼斯
世界纪录中“世界上浇头种类最多的原汤面”的称号。
丰富的浇头让这一碗素净的面变得丰简由人,常年钟爱的单浇、热气腾腾的炒浇、过季不食的时令浇头,一碗面可以配上一本苏帮菜菜谱。
焖肉、爆鳝、爆鱼、鳝糊、炒肉、素浇、卤鸭、蹄膀、虾仁、面筋、素鸡、香菇……有荤有素、有预制有现炒、任何一家面馆都可列出数十种供选择,可千万别挑花了眼。
【焖肉】
焖肉,
苏州
特色的面浇头,出了
苏州
便难见到。
上面说到汤底助汁就有焖肉卤汁,所以焖肉面可谓是面馆浇头基础,家家面馆都有焖肉。
取四方的五花肉,需是带骨肋条,洗净焯水抽骨,加香料炖煮至酥烂,冷藏后斜切厚厚的大片,便是滋味最好的面浇头。
预先做的焖肉经过冷藏,肉质紧实,表面凝着些许猪油,面条出锅,只需取一块搁置于面上便可上桌。
若吃的是加了酒糟的枫镇大肉面,那随面而来的便是一大块白焖肉,看似清淡,实则已经炖煮入味了。
入夏,
苏州
人喜欢吃糟货,糟鸭舌糟毛豆糟鸭糟鹅……糟白肉有时也会这样出现在餐桌上,带着酒糟的香气,又鲜又醇。
【姜丝】
吃面点上一碟姜丝的人,是懂怎样吃苏式面的。
苏州
吃面配的姜是嫩嫩的,去皮切成细丝,不会辣,搭配大鱼大肉的浇头,去腥解腻。
苏州
的一句老话讲“早吃姜,晚吃卜,郎中先生对你哭!”
早起吃头汤面,配上姜丝,暖胃养身。
【大排】
大排有两种,红烧的大排,另外就是这样的蛋汁炸大排。
比起冷浇头,大排现炸上桌,嗅觉比味觉更早满足。
【爆鱼】
“爆鱼”不是“鲍鱼”,鱼切大块,炸透透,再浸入卤汁中浸泡入味。
爆鱼的卤汁是甜甜的,爆鱼也是甜甜的,是
江南
人餐桌上的常见冷菜。
【爆鳝】
如果喜欢吃鳝鱼,在
苏州
有两种鳝鱼一定要尝试一下。
一种就是爆鳝,做法和爆鱼类似,但选取小鳝鱼豁背油炸,操作要复杂许多。
反复多次的油炸浸泡,让鳝鱼的肉质发生变化,变得酥酥的,浸到面汤里能吸很多汤汁。
【鳝糊】
现炒浇头有鳝糊,口感是滑嫩鲜甜的。
苏帮名菜有一道响油鳝糊,味浓鲜香,上桌后,油淋葱姜丝,刺啦一声,极其赏心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