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探苏州园林(沧浪亭、可园、网师园、耦园、留园)阅读:1382/1
相关目的地:苏州
出发时间:2023-10-16
出行天数:1400 天
人均:14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61061.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行程
20231016 自驾到阳澄湖,“蟹村草堂”品大闸蟹;晚上逛
平江
路。≈住枕河民宿
20231017 游沧浪亭、可园、网师园;晚上“琵琶语评弹茶馆”听曲。≈住枕河民宿
20231018 游耦园、留园。
门票
沧浪亭20元/每人、可园25元/每人、网师园40元/每人、耦园25元/每人、留园55元/每人;“琵琶语评弹茶馆”A区双人套票246元。
据统计,
苏州
园子统共有200多座,目前列入“
苏州
园林名录”的有108处,其中九处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997年列入的是拙政园、留园、网师园、环
秀山
庄,2000年又列入沧浪亭、
狮子
林、耦园、艺圃和退思园(
周庄
)。这些园子大部分逛过,从小时候的春游算起,数不太清去过几次了,但若论对园林的了解,可谓少之又少,各家园林之长、各家园林特色、各家园林印象最深之处,却是一片浆糊,汇聚成一个“园林共同体”了。
2020年4月,疫情稍解初次放开时,去了拙政园和
狮子
林,季节好、人少,游览舒适度极佳。这次循着《行走
苏州
「古典园林」》这本书,花两天时间再探
苏州
园林,慢悠悠地逛了沧浪亭、网师园、耦园、留园,沧浪亭和网师园实时游客人数都只有百来人,耦园两百多人,游览感觉尚好;留园实时游客八百多人,虽说园子大很多,但已经感觉到拥挤了。好在时值“广寒仙”花开二度,每个园子都是浓浓的桂花飘香,为游园增“味”不少。 每个园子的布局之精妙、绿植花卉调配之讲究,赏园之门道,网上有很多文章,就不掉书袋了。权将游园前的小笔记和园子照片作个记录。
第一日 2023年10月16日(周一)
既然去
苏州
,先生说顺路去阳澄湖尝个“正宗阳澄湖大闸蟹”的鲜吧,先生订的是被小红书安利了的“蟹村草堂”。开了两小时的车,在莲花北码头坐了半小时的船,穿过桥、跨过河,就为吃一口秋风起的蟹。
“蟹村草堂”装修走的是庭院风,半边亭的“琴轩”已预定,我们就坐“枯舟”。许是周一的缘故,店里客人不多,上座率不足30%。这里双休日生意是极好的,点菜的小姐姐说,双休日都满座,忙得累死了。菜价小贵,我们要了488元的双人套餐,稍稍划算些,两对蟹(公4两母3两)、草堂螺丝、银鱼炒蛋、清蒸白鱼四个菜。湖蟹比想像中味道逊色一些,没有甜味,而且明显蒸过头了。后来,与入住的民宿老板闲聊了解到,今年天气恒热,入秋了气温没降下来,湖水温度偏高,影响了蟹的品质与口感。我们大老远地赶过来,再算上每人30元的上岛船票,性价比着实偏低。不得不说,是“蟹村草堂”的多个营销号在小红书宣传做得比较好,吸引了不少顾客。
入住在仓街边上小巷子里的“枕河民宿”,位置非常好,离耦园不足百米,到
平江
路几分钟就到。晚餐在临顿路的“哑
巴生
煎”,虽则排了好长的队,速度竟然挺快,因为都是冲着生煎和馄饨来的,点单也快,出菜也快。生煎煎得酥而不硬,汤汁爆口,味
道真
是好极了,物美价廉,杠杠滴!
又至
平江
路,还是那么热闹。
平江
水一如既往地安静,两边店铺好像变化不多,还是那些商品,还是那些味道,有变化的是人。游客明显年轻人居多了,来来往往的汉服小姐姐,真好看!明晚要去“琵琶语评弹茶馆”,“美团”上买了北馆最贵的双人票246元,但也要提前预定才可能锁定好位置。晚上八点多排着队预定座位,明晚8点场A区票只剩最后一排的两个座位(还是很火爆的),于是订了9点半至10点半那场,第三排的座位。
第二日 2023年10月17日(周二)
小巷寂静无声,一夜好睡。早起,出仓街,进
大新
桥巷,路过“墨客园”,进去用早餐。“墨客园”在
苏州
园林目录编号097,恰遇园主人张桂华先生也在,听他聊家族“洪武赶散”的外迁与回归,聊园子的前身今世,聊园子的经营理念。园子最早是元末张士诚建的“墨客斋”,后文徵明在此开办学府,清末为皇家儿童福利院,民国后为小学、党校。2008年,张桂华买下废园,历時12年复古修缮,终成今貌。
【沧浪亭】
“要是在秋天,整个
苏州
城都被甜腻的桂花香包围着,仿佛空气里到处是桂花绽放的影像。如果你抬头却看不见枝头的金黄,你可以到沧浪亭来,这里有荡人心魄的花香从水面上弥漫而至,刚刚走到进门的石头桥上,你就醉了。”这是《行走
苏州
「古典园林」》写沧浪亭的篇首词。沧浪亭的
苏州
园林编号为005。
一千年前,苏舜钦(字子美)在此买地建园,一住三年,成仙而去。主人换了宰相章惇,牛李党争如打太极般,来回往合。有人说,苏轼在他手里吃足了苦头,但党争的你来我往,历史的真相谁又能说得清呢。后来韩世忠来了,沧浪亭成了“韩园”,晚年韩世忠,填词妩媚大有禅意,于是沧浪亭也有了梵音。转眼六百余年,沧浪亭和光同尘,已无踪影。
康熙年间,巡抚宋荦(luo)上任,兴土木、复旧观。待到陶澍巡吴,再修沧浪亭,建了“五百名贤祠”,然后有了“沧浪五老”( 陶澍、石韫玉、韩崶、吴云、潘奕隽),又有了同岁而生的“沧浪七友”(梁章钜、吴廷琛、朱士彦、陶澍、卓秉恬、朱珔、顾莼),个个都是人中翘楚哪。沧浪亭也不再是私家园林,成了官署园林、官家“会所”。乾隆南巡,四次至此。
沧浪亭为
苏州
现存历史最久的园林,园内的“五百名贤祠”,板壁嵌有自周季札至清二千余年间与
苏州
有关的名人石刻像594幅。很有看头的还有花窗108式,图文各异。沧浪亭
石柱
上的石刻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联选自欧阳修的《沧浪亭》,下联出自苏舜钦的《过
苏州
》,或许这就是有着山野之气的沧浪亭的本真。
【可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