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浅浅游阅读:961/1
相关目的地:苏州
出发时间:2023-12-05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8174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借着去
苏州
参加青年论坛的机会,在那里小逛了一天半。本来以为是去找工作,结果参加完后感觉距离找到工作更加遥远。算了,说多了,泪比
苏州
的桥还多。悲上加悲的是,我们在工业园区参加完会议,兴致勃勃的向老城区进发时,惨烈而悲壮地发现老王的手机不翼而飞。说是不翼,实际上正好相反。通过后面我们多天的追踪定位发现,它在
苏州
不同城区,甚至是
昆山
之间来回闪现,就像真有翅膀一般。我们几乎肯定是掉在了出租车上,疑惑的是司机发现了没有。
也只能算了,咱们只有一天半时间,难过的情绪只有资格维持到进入酒店的前一刻。
我们住在了
苏州
博物馆旁边。从工业园打车过来居然45块钱,看着距离也没那么远。酒店放下东西后不过早上九点多,我们立马出发去博物馆。不过二三百米的距离,可是一整条大道都在维修,刚刚铺满尚未干透的水泥以及林立在店铺门口的竹架,街道边的挡板,让我询问路边工人才找到了它的位置。博物馆近几年已经跻身新近网红,贝聿铭的设计确实让人过目难忘。可惜的是,整个场馆和周边街道格格不入似乎,也不知是不是正在维修的原因。街道逼仄、蜿蜒、嘈杂,而我觉得,博物馆因其风格,应当置身遗世独立的开阔中。需要预约,游客并不算太多,可能也是还早的缘故。我们不懂艺术、对历史也是无知,唯一的目的就是看看博物馆本身,拍拍照片,然后发到这里。
博物馆的出口是忠王府,太平天国有关,没有仔细看。没吃早饭就匆匆赶过来,一个小时的游览(拍照)我们已经饥肠辘辘,于是决定先解决温饱。好在过街不远一二百米就有家本地特色餐厅,裕兴记,也是当地同学极力推荐的。一楼店面不算太大,食客刚刚坐满。在前台点了个招牌三虾面,98块钱,和一个特色枫镇大面,那个不贵,二十多。老板说三虾面是纯手工拨的河虾,有虾仁,虾膏和虾仔,故曰三虾面,所以贵。吃起来确实很鲜,口感层次丰富,回味绵远。对于游客而言,浅试一次可以说是必须的。但究其价格,即便纯手工,也是偏高的,五六十足矣。我好奇问那服务员,你们当地人平时也吃吗?这么贵。服务员大妈操着吴侬普通话说,吃啊,也经常吃,
苏州
有钱人多现在。枫镇大面看着普通,就是面上盖上一块硕大的五花肉,肥瘦分明。应当是酒糟腌制过的肉,我没有仔细了解背后的文化。只是觉得入口即化,不腻不柴,只有咸鲜,倒也是很好吃的,只是味感层次上少了一点搭配,面肉之间缺乏一丝呼应。
两碗面饱腹,继续沿街下行,十二月的
江南
晴日,洒在身上多的是一种懒散。街道边是高大苍老的梧桐,零落的黄叶在风中飞舞。因为老城区建筑限高,所以给我的感觉是一种久违的开阔感。我仰头可以看见一整片柔
和静
谧的蓝天,这在其它
大城
市是不可能的。街道的尽头就是报恩寺,寺内的高塔我们在老远就瞅到了。以至于它被临时添加到了我们的行程单上。实际上一天下来寺庙看了不少,发现
苏州
的寺庙中都喜好立塔,不知是何缘故。塔还都不能上去,只能地下仰望。寺庙中统一还有的,就是一棵棵金黄色的银杏树了。树下是它们自己造就的金色地毯,和一群群拍照的游人。我们按照指示,在报恩寺的
塔下
顺时针转了三圈,祈福平安。
我们只有一天多的自由行时间,但却也没有像其他特种兵一样疯狂着急打卡各种代表性的景点。就像代表性的
苏州
园林,我们一个都没有参观,一是觉得季节或许没那么对,二是自觉不懂,看不出个啥子,三也是觉得以后还有机会。思来想去,我们就决定去名声没那么在外的西园寺。一不为发愿,二不为美景,三不为历史,千里迢迢只为——看猫。从报恩寺坐地铁,下车再骑上小黄车,沿着河道下行,十几二十分钟就到达目的地,过河的小桥上,猫咪就在等我们了。西园寺比想象的大得多,本地人似乎占据多数。西园寺毕竟是寺庙,香客不少,庙宇林立。我们最在意的猫咪,前前后后一共发现二三十只,基本上都很乖巧,或者说懒散,趴在阳光下的草丛里一动不动。寺庙里随处可见猫粮,但机智的猫咪们似乎更加青睐游客手中的猫条。一个个硕大的身躯,只有在猫条的引诱下,才肯放下身段,亲近人类。可惜毕竟是野猫,我们也不敢肆无忌惮的狂撸。只是先观察,看看哪些是其他游客频繁下手而毫无反应的,我们才跟在人家后面上下其手。出来时快到门口,发现一只奶牛猫。体型肥硕,圆头巨体。最大的特点是有嘴部有黑色花纹,像是胡子一样,遂曰“胡子哥”。胡子哥性格温良,可能是胖到无法挠人,许多游客上去抚摸。一个顽皮的孩子在他旁边跳来跳去的吓唬它,胡子哥也波澜不惊,一动不动。这种情况下,我终于出手了,对胡子哥亲密接触了一番,最终安全撤离。我们在大门口观察其他猫时,发现胡子哥居然慢慢悠悠地从寺庙深处走了出来,一点一点的挪回到旁边貌似是僧人的住所院落中。可能那是他的秘密基地,而我再一次愧疚的发现,胡子哥好像是因为怀了小宝宝才显得那么胖,于是我将其改名“胡子嫂”,这下就挺好。
离开西园寺,翻看地图,寻思下一个目的地,偶然发现寒山寺就在前方不远,结果行程上又临时多了一个名词。说实话,这次毫无攻略的出行中,要不是我在手机地图上多瞅了一眼,我都想不起来寒山寺是在
苏州
。依旧是骑车沿河道下行,还是不过十几二十分钟。这里,游客陡然多了起来,看样子比我有文化的人还是占大多数。景点名气大,并不意味着有趣、好玩。诗我是会背的,张继的故事也大概知道。门票二十,一圈走下来,记忆点似乎没有多少。想在外面给“寒山寺”三个字拍个独照,可惜永远都有游客在前方。没办法,最后只拍了个“寒”字,以示心情。
后来又骑车,是的,还是骑小黄车,到了山塘街。
苏州
老城区不算特别大,这几个景点又都在北面,骑车是很方便。山塘街乏善可陈,商业街加河道,多出几处造旧的小桥。好在它卖的东西有点子自己的地方特色,没有千篇一律的大鱿鱼、臭豆腐、正新鸡排等等。我们吃的几样东西,平心而论是有特点的。入夜回酒店,也不是很晚,就决定又出发去附近的
平江
路。
平江
路和山塘街差不多,冬天的夜里人倒是不少,只是寒气渐起,不免有些难过。第二天一早我们又来了,因为实在也没啥特殊的安排。早上感觉就大不一样了,阳光起来后,有一种冬天独特的释放后的舒适感。游人二三,店铺正在开张,当地居民买菜归家,几句寒暄,多的是一份惬意,恍惚间我也成了本地人。
平江
路走完,继续前行,便来到了双塔集市,一个将传统与现代、自我与外来、生活与游客完美融合的地方。这里吃了许多特色小吃,肚子撑的吃不下原计划的大餐。双塔是一个景点,门票貌似8块钱,我们没有进去。因为最佳的拍照打卡点,是在边上的免费的吴作人艺术馆里。双塔边是定慧寺,不大,银杏树也是绝美,草草走一圈,就转向回酒店了——最后又走了一遍
平江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