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运河沿岸寻梦之旅——三吴重镇,中吴要辅,八邑名都,龙城常州阅读:1742/63
相关目的地:常州
出发时间:2021-09-29
出行天数:17 天
人均:33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48896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10月3日,这是来到
昆山
第四天的早上,当我走上火车站进站天桥,映入眼帘的是一条碧玉带似的小河。在
昆山
逛了三天,这里不愧是水乡,境内河网密布。昨天傍晚从
锦溪
古镇回到驻地,听说出行日期又要延后,我便决定不再蹭这趟免费的大篷车,还是独自走自己的路。
昆山火车站
昨晚在手机上购票没
成功
,到售票大厅的自动售票机上,买了一张
昆山
到
常州
的K290次车票。这趟车由
昆山
始发,终点站
成都
,第一站
苏州
,第二站
无锡
,第三站到
常州
。人们喜欢把苏锡常连起来说,同生共处在三千载吴地,八百里烟波浩渺的太湖,这三座城市是无法割舍的亲兄弟。历史上,三者都是近代民族工业发祥地,都是以乡镇企业为特征的苏南模式创造者,也都是率先实现小康社会的先行者。
昆山火车站
列车是9:43发出,还要等待将近1小时。虽然
昆山
还有两座高铁站,这座火车站人也不少,我注意到还分了进京列车候车专区。
昆山火车站
列车运行1个多小时,11:13分抵达
常州
站。在家宅得太久了,到
昆山
有人接车,到
常州
我却茫然了。看着空旷望不到头的站前广场,我竟不知道何去何从。在出站的电梯口傻傻站了一会,只好问守在电梯口的保安:“这附近有民宿吗?”他说:“有,需要我帮你联系吗?”我赶紧道谢。保安打通电话后,让我走过站前广场,说有人会来接我。
常州火车站
穿过宽阔的站前广场,远远就见一中年妇女向我招手,她指着不远处的地下
通道
,让我过到对面。从地下
通道
出来,我上了她的电动车,穿过一条马路,来到另一条马路边上的小区。这是小区内的家庭旅馆,自家建的四层小楼,我被安排在二楼,设备有些陈旧,好在床上的铺盖洁白干净。一放下行李,我就下楼向老板娘打听附近的名胜古迹。老板娘很热情,她说东坡公园、天宁寺、青果巷都不远,可以到小区外面的马路乘公交车去,还给了我一张名片,说找不回来可以打她手机,她去接我。
常州
虽然独自走南闯北,我却是个大路痴,经常迷路在原地打转。一走出小区,我就在路口拍了张图,不放心在马路边也拍了张图。尽管拿着两张标志明显的图,连着两天都找不到这条马路,真是把我害惨了。站名是飞龙路新堂路,在十字路口上,返回时完全不知朝那边走,总是越走越不对劲。这次真是脑袋生锈了,看到
常州
站内有地铁,就该乘地铁到市区内找住宿。
常州
穿城而过的古运河
在飞龙路新堂路乘11路公交到天宁寺站,一下车就见到穿城而过的古运河。我与一带着小孙子的奶奶一起下车,向她打听要去的几个地方,她说马路对面就是天宁寺,让我先别过马路,沿着运河往前走先去东坡公园,还接过我手上的纸笔写了起来:景江之星门口(我们站的位置),龙晶桥→元丰桥→椿桂芳,直过马路对面,往西方向——青果巷;往东方向——东坡公园。我手上的纸是出门时,老板娘给我写的几个景点,看来
常州
人都喜欢动笔,字也写得不错。
椿桂坊
向前走不远,便见到古色古香的椿桂坊。这里有一段流传近千年的佳话:北宋崇宁二年(1103年),居住在此的张彦直及其子张守,父子同榜,6年后,张宰、张宦、张宇三兄弟又同科中进士,父子5人金榜题名,乡里甚感荣耀。
常州
太守徐申在巷内建坊旌表,取五代时五子登科的“灵椿丹桂”典故,命名椿桂坊,街因此得名,历代沿用。
椿桂坊
过了椿桂坊,沿着古运河一路向东行走。我原先并未想到在
常州
会邂逅古运河,千百年来古老的运河是
常州
的母亲河,是一部承载
常州
历史文化的宝典。
常州
常州
是保留了
中国
大运河2500多年历史的活标本,古运河由西向东横穿市区,长约23公里,是
江南
运河穿越城区的典型段落,被列为
中国
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31个遗产区、27段河道之一。
通吴门
常州
这座城市依河而建,因河而兴,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运河农业、经济乃至社会。古今交融、繁衍生息的生命力,构成了
常州
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
通吴门
一座石经幢出现在眼前,见旁边立着的石碑,才知道这是太平
兴国
石经幢,是宋太平
兴国
四年(979年)遗物,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幢高4.6米,宽2.4米,由经幢基石、浮雕八力神、宝相花、八佛像、仰莲等须弥座及八棱形幢身、缠枝牡丹花宝盖等叠成,具有宋代石刻风格。
通吴门
我走的这一段是:天宁寺——舣舟亭历史地段。这里位于
常州
古城东部,属于春秋运河东段,为禁航河段,河面宽15-20米,
东至
舣舟亭所在的东坡公园,西至天宁寺,而舣舟亭所在位置又是春秋运河与明运河的交汇处。
通吴门
通吴门
通吴门俗称东门,始建于吴天祚元年(935年),筑
罗城
时设此门,也是
常州
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门。南宋时因行都在
临安
(
杭州
),故通吴门曾叫朝天门。明洪武二年(1369年),因修造
新城
重修。箭楼门内通东直门大街,门外有瓮城。城高2丈5尺,以砖修筑。城外有城壕,宽16丈8尺。还设有东水关,控制大运河与市河的船舶航运。通吴门是本邑重要的交通要塞,控制了水陆的交通与漕运。
通吴门
常州
古城墙始建于五代十国,为
常州
修城墙的人是十国时代的吴王。这个吴王不是春秋时被西施搞掂的吴王,这个吴王姓杨,名叫杨行密。从他称吴王(892年)到吴国被灭(937年),仅有区区46年。
常州
常州
江南
水城,运河是城中重要的交通
通道
。官人行走、民间往来,货物交流、柴米通商,运河在其中不可或缺。因此
常州
在建城时,不但要有城门,而且必设水门。
常州
东门原来的“水门桥”,地名来历就源于此。
常州
常州
河面上有很多桥,大多是
新建
的,其中也有不少是古桥。一路走来,总有令我惊喜的发现。
常州
很快就见到了矗立于道路旁重檐翘角的舣舟亭牌坊,我来到了这段古运河的终点——东坡公园。
东坡公园
东坡公园
东坡园西侧飞虹桥
穿过矗立在街道旁的舣舟亭牌坊,在绿荫掩隐的道路尽头,白墙黑瓦的围墙中间,一座精致的砖雕门楼,门楣上写着“东坡园”。
东坡公园
当我迈向东坡园之际,突然看到门口西首古运河与市河交汇处的飞虹桥。古朴的石拱桥和那个美丽的名字,让我禁不住转身奔了过去。
东坡公园
东坡公园
飞虹桥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重修。早在乾隆年间的《阳湖县志》就有记载,它原名水平桥,一名西龙桥,呈纵联分布并列式拱形石结构,它的桥洞跨度特别优美,桥耳由参差的金山石叠成,桥身的栏杆由金山石、护栏板由麻石凿成,制作工艺精巧。
东坡公园
桥面由平行的麻石组成,中间有一甬道,麻石之间再铺以碎石。桥面两坡平缓无阶,中间有二道车辙,桥心无案,以块石
方正
排列。走在桥面上,犹如回到了遥远的年代,真有返璞归真之感。
东坡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