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街串巷》(32-闲逛“锡惠公园”·寻觅“古迹遗址”)阅读:1412/4
相关目的地:无锡
出发时间:2022-05-29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5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59407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2022年05月29(星期天), 专程前往
无锡
市梁溪区惠山古镇“锡惠公园”闲逛,从《惠山古镇景区·导览图》获悉有不少“古迹遗址”,于是我便一一去寻找,经观看介绍及查阅相关资料,感叹这里原是一块“风水宝地”,是锡山先民的最早原住地,是
无锡
地名的由来之处,是
无锡
四千多年历史的起源地,是皇帝经常来的地方……
No.1 锡山·“无锡”地名由此地而来
锡山,系惠山的余脉,海拔74.3米,周围约1.5公里。经考古挖掘证明:早在4000多年前,锡
山南
麓一带曾是新石器时代中晚期
无锡
先民的大型聚居村落,属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一部分。据唐朝陆羽《惠山寺记》载:
山东
峰,当周秦间大产铅锡,至汉兴锡方殚,故创
无锡
县,属会稽。后汉有樵客于山下得铭云:“有锡兵,天下争;
无锡
宁,天下清。有锡沴,天下弊;
无锡
乂,天下济。”此所谓锡山与
无锡
之间关系的由来,为历
代县
志所载。亦有“
无锡
锡山山
无锡
”的民谚流传。在明初,“锡山晴云”被列为“梁溪八景”之首。在锡山之巅有龙光塔,是
无锡
城市的标志,塔四周有古龙光寺。山上有名胜古迹,有石浪庵、锡泉、梦神殿遗址和晴云亭、观涧亭和吴文化福寿天地等景点。1958年开凿映山湖,把惠山和锡山联在一起,辟为“锡惠公园”。
No.2 惠山·有“江南第一山”之美称
惠山,历史上别称很多,老子《枕中记》称西神山;《汉书》称历山;《隋书》称九龙山;《郡国志》称冠龙山;唐《吴地记》称华山;唐陆羽《惠山寺记》称古华山。为
浙江
天目山由东向西绵延的支脉,傍大运河,邻太湖,有九峰九坞,林泉优美,尤以胜地名泉而扬名。其周围20公里,最高峰为三茅峰,海拔328.98米。据《蠡溪笔记》载,晋代开山禅师、西域僧人慧照来此传播佛教,成为这里的开山禅师。他造诣高深,又喜文人雅士,声名鹊起。后人们用慧照的名字命其山名为“慧山”。慧与惠相通,“惠山”之名由此而来。
1751年春,清帝乾隆首次南巡,他在游览惠山以后,乾隆对惠山极其推崇,对随行的督臣说:“入
江南
境,
扬州
但繁华,无真山水;金山佳矣,而有戒心;惟惠山幽雅闲静。”以至他到了
苏州
虎山后,见山门上悬挂着“第一名山”匾额,心中颇不以为然,谕令除去,并称“
江南
第一山,非惠山莫属”。他还在
北京
清漪园和圆明园中两次依照寄畅园图样仿造了花园,在
承德
避暑山庄仿造惠山竹炉山房,至今传为佳话。
No.3 锡惠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
锡惠公园,位于
无锡
市西郊梁溪区惠山古镇直街2号,占地90公顷。是一座集众多的文物古迹和舒适的休闲游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园林。锡惠公园有天下第二泉、寄畅园、惠山寺等著名旅游景点。 1952年,
无锡
市人民政府在此建锡山公园,筑有百花坛、喷泉、第一茶室、牡丹坞等,修复龙光塔,大规模绿化。1955年,在锡
山南
麓兴建
无锡
动物园,2010年5月搬迁至钱荣路。1954-1959年,在惠山古迹区改建愚公谷、开挖映山湖、修缮寄畅园等,将锡山公园合并。1959年10月1日,锡惠公园建成开放。
No.4 遗址古迹·无锡之露天历史博物馆
No.4.1 锡山施墩遗址
锡山施墩遗址,位于锡山之东南麓(原动物园猴山),为
无锡
市文物遗址控制单位。1955年秋,出土汉墓,随葬品有泥质灰陶簋、鼎、钫、杯及陶俑等。2010年秋,该址及周围又发现了红烧土、仿轮、玉钺、水井、古河道、稻田等,经
江苏
省文物管理部门考证,这是距今4000-7000年漫长岁月间丰富的文物堆集,是太湖流域良渚文化遗址之一。它是锡山先民最早在
无锡
境内的原住地,也是
无锡
这座城市的起源地。
No.4.2 春申涧
春申涧,位于“天下第二泉”以南百米许之惠
山东
麓,相传战国末年春申君【黄歇】于此涧饮马闻名,又名“黄公涧”,是
无锡
观瀑的著名胜景。
【黄歇】(前314年-前238年),楚国大臣,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年),以黄歇为相,赐其淮河以北十二县,封为春申君。
每当
黄梅
天,“黄公涧里游大水”是许多老
无锡
的口头禅。早在2300多年前,
无锡
地区是楚国宰相春申君【黄歇】的封地。春申涧,又名黄公涧,本是
无锡
惠山“天下第二泉”以南的一条山涧,传说楚国公子春申君黄歇曾在此饮马而得名。春申涧素为
无锡
游山观瀑的大景观,明末
无锡
学者王永积曾有生动的描写:“每当山雨欲来或秋水时注,急流湍飞,自峻岭争道而下。愚公谷前至山门,顷刻平地水深四、五尺……愈上愈奇,水如奔马,声如轰雷,人如飞,山如星海,楼台烟树,如生洪涛中。”
No.4.3 春申涧坊
春申涧坊,位于惠
山东
麓锡惠公园内春申涧(又名“黄公涧”)之侧。该牌坊原为清末四柱三间冲天式旧石坊,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移建至此而成。牌坊正面额枋上刻“春申涧”三字,系1959年张曙所书,石楣间雕刻有双龙戏珠、双狮戏球、
中国
结、如意、蝙蝠、鹿等图案,华表上镌刻祥云等颇有民俗色彩的纹饰,形制古朴,比例匀称,造型优美,是
无锡
历史人文景观之一。
No.4.4 卧云石
卧云石,在惠山春申涧中流,为略呈长方形的天然巨石,长1.95米,宽1.15米,高1.07米。上镌擘窠楷书“卧云”二字,落款“二泉山人”,即明正德时
南京
礼部尚书【邵宝】所书。邵宝与惠山寺诗僧【圆显】友善。圆显,俗姓陈,号卧云,博通梵典,曾主持惠山寺五年,缉《惠山记》二十卷,邵宝校订。邵宝在《闻莫南沙宿知微房奉忆》诗中,有句“卧云字在南岩石,好谓知微莫遗苔”,证实“卧云”二字为邵宝以圆显之号所题,意非色相,而寓禅机。1956年,石畔涧旁建三角亭,为雨后观赏涧流漱石佳处。1963年11月21日,由
无锡
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邵宝】(1460~1527),字国贤,号泉斋,别号二泉。出生于
无锡
南塘冉泾里(今新开河)。邵宝年幼时聪慧好学,9岁已能诗文。16岁中秀才,21岁中举人,22岁中进士,即被授为
河南
开封
府许州知州。成化二十五年(1489),赴许州就任。邵宝在许州七年,廉洁自守,许州大治。离任后,当地人民即为他立了生祠,至今尚存。弘治七年(1494),邵宝在户部任职,清正廉明,依法行事。弘治十三年(1500)四月,邵宝在
江西
任职,修书院,育人材。弘治十八年(1505)八月,邵宝调任
浙江
按察使。正德二年(1507)五月调任
浙江
右布政使(布政使相当于副省长),次年二月迁任湖广布政使。正德四年(1509)一月,任命邵宝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奉敕总督漕运,有清誉,在江淮改革赫赫。后因得罪于奸臣刘瑾,于正德五年(1510)致仕回故里
无锡
。不久,刘瑾罪行被揭露,遭到诛戮。正德五年(1510),武宗升任邵宝为户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处置漕运。正德十四年(1519),武宗任命邵宝为
南京
礼部尚书。十六年(1521)
世宗
朱厚熜即位,诏起
南京
礼部尚书,着邵宝赴任,邵宝向
世宗
两次上疏,称年老多病,要求终养,嘉靖元年(1521)
世宗
准予终养。嘉靖六年(1527),邵宝因病逝世,终年68岁,赠太子少保,谥文庄。邵宝一生著有《定性书说》、《学史简端录》等书百余卷。邵宝为人刚正,居官清廉,时人称他为“千金不受先生”。正德四年(1509),邵宝受朝廷委派总督漕运。有个粮长凭借手中的权力,贪赃枉法,被揭露后请人送了一千两黄金给邵宝,要邵宝为他开脱,被邵宝严词拒绝,并告诫说,他这样做,要罪上加罪。“千金不受先生”的美称由此而来。邵宝在乡里,建尚德书院、尊贤堂、二泉书院,创建惠山二泉风景名胜。乡亲都称之谓“笃行君子”,“二泉先生”。
No.4.5 华彦钧(一名阿炳)墓
华彦钧墓,一名阿炳墓,在惠
山东
麓映山湖边,左邻
中国
杜鹃园。
华彦钧(1893-1950),即“瞎子阿炳”,民间音乐家。世界名曲《二泉映月》作者,传世乐曲还有《寒春风曲》、《听松》、《龙船》、《昭君出塞》、《大浪淘沙》等。生年有1887、1892、1893、1898年第四种说法,存疑;原为
无锡
城区雷尊殿道士,精通民族乐器,技艺娴熟,富创作天才;中年双目失明后,沦为街头艺人;1950年12月病殁,葬
无锡
西郊璨山脚下“一和山房”道士墓地。1979年5月,墓遭破坏,由
无锡
市博物馆原地拾骨,于1983年迁葬惠
山东
麓、二泉之南现址。墓地面积742平方米,主体由墓墙和翼墙组成,状如音乐台;旧墓碑现藏
无锡
市博物馆,新墓碑由
中国
音乐研究所、
无锡
市文联立,杨荫浏书;墓前瞎子阿炳铜像,由钱绍武雕塑。
1996年7月28日,由
无锡
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二泉音乐广场】
No.4.6 映山湖(古称“秦皇坞”)
映山湖,古称“秦皇坞”,位于锡、惠两山之间,顺“春申涧”东下至“锡惠公园”内,为苍翠的群峰开创了一片明净开朗、碧波荡漾的水域。
【秦皇坞】
相传,秦始皇派大将王翦东征,屯兵于此。某日傍晚埋锅造饭,发现此地山泉横流,将军命令士兵挖其泉脉以泄王气。一兵士报告,挖到一碑碣,其铭云:“有锡兵,天下争;
无锡
宁,天下平”。将军遂撤其兵,乃留“秦皇坞”之名。据唐代陆羽的《惠山寺记》中记载:“昔始皇东巡会稽,望气者以金陵太湖之间有天子气,故掘而厌之”。1959年,在此坞开挖了“映山湖”。
在映山湖边悠闲散步,最大的体会:一是呼吸新鲜空气;二是欣赏青山倒映;三是湖边戏水捞鱼;四是享受游船快乐;五是拍照留影发呆;六是唱歌跳舞直播发抖音等。
No.4.7 映山湖坊(原秦氏贞节牌坊)
映山湖坊,位于锡惠公园内锡
山西
麓,映山湖东岸。正面面向映山湖和惠山,东立面面对锡山,为映山湖之标志性建筑。坊为金山石质,原位于锡山北麓,系秦氏贞节牌坊,建于清代末年,1958年开挖映山湖之后移建于此,并重刻坊名,“映山湖”三字由王峻崖所书,该坊高约六米,为三间四柱五楼式,楼为双坡顶斗拱结构,镂空雕刻,有如意、
八宝
、花鸟、云水等吉祥图案,具有地方民俗色彩。是
无锡
历史人文景观之一。
No.4.8 泰伯殿(原清中叶“至德祠”)
泰伯殿,位于“映山湖”之
西北
方,是建于清中期的“至德祠”的主殿,坐北朝南,面阔三间,前筑有平台,总面积约150平方米。建筑风格为三楹五架硬山式,整幢建筑雍容肃穆,古色古香,内有泰伯铜像,史记事迹漆屏。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铜铸泰伯仪像碑记】
昔先祖泰伯,去国奔吴。
开化
荆蠻,拓疆安邦。教化民众,导向觉悟。净化世态,涵养文明。让德流芳,年遑遑兮三千载;至德风靡,时漫漫兮百代盛。
今惠
山东
麓,有至德祠。乃乾隆丁已(1737)恩科进士、遂安知县、裔孙培源领捐,城中娄巷移建。悠悠百年,迭经增修,规制宏敞,人立渊薮。然清代以降,煌煌之宗祠,几番兵扰,人为毁损,自然风化,乃至斯文扫地,面目全非。近年以来,虽经保护,亦有修缮,终因百废待兴,尚须时日。
朗朗乾坤,盛世圆梦。族群寻根祈祖日臻,宗亲拈香膜拜虔诚。祖地总会存恭敬心、怀感恩情、发至德愿,倡议铜铸秦伯仪像。吉言既出,众亲呼应,慷慨解囊,共襄盛事。如之善行,芳名与金座同在,遗泽与日月同辉。
铜铸之泰伯仪像,高三点三八米,宽一点三八米,重一点九九吨,
温州
法器制造厂承铸,集纸版、画版、石版之长,求至尊至诚至亲圣相。工程始于二O一六年六月,迄于二O一七年三月。仪像上座开光,巍巍然、栩栩然、亲亲然。慧光垂照,殿宇生辉,千百万宗亲欢之呼之。匡世之举,亘古佳话,则告慰于吾姓始祖泰伯公矣!
泰伯吴氏祖地宗亲联谊总会 敬立
二O一八年四月
【古树名木·香樟】树龄:310多年
No.4.9 九龙壁(现代高仿制品)
九龙璧,在锡山脚下,建于1985年12月,由
宜兴
均陶工艺厂承制。九龙璧,由壁座、壁身、琉璃瓦顶三部分组成,彩陶烧制,花岗岩为基座,金星绿琉璃瓦顶,全长26.71米,高4.09米,九龙腾空,气势不凡。
建造九龙壁,据说是为了呼应惠山“九龙十三泉”的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到过
无锡
,看到蜿蜒的山形和气势,觉得“隐隐然有天子气”。这还得了!岂不是和我老朱对着干?随即命令下属在惠山建造九龙石螭吻,并在石龙身上挖掘出十三个泉眼,以静制动,用石龙遏制活龙,将龙气泻入泉水中,惠山“九龙十三泉”从此声名远扬。
又听在惠山公园里锻练身体的老人讲,当年清嘉庆皇帝下
江南
,来到惠山“寄畅园”时,写下了“名园正对九龙岗”的诗句,“九龙山”也因此名声更是大振,所以在此建“九龙壁”也在合情合理之中。
No.4.10 愚公谷旧址
愚公谷旧址,位于惠
山东
麓,惠山寺南,今锡惠公园内,西傍天下第二泉,东临秀嶂街,北与春申涧相接。故址曾为惠山寺僧人居所,名听泉山房;明正德中,【冯夔】毁僧舍改作坚墅园,易名“龙泉精舍”,冯沉酣山水花鸟间凡六十年,游必旬日,费必千金。冯亡后,园遂衰败,沦为墓地。
【相关链接·冯夔】
冯夔,明朝中叶,
无锡
有一退休官员,字廷伯,别号老泉。家有良田千顷,广厦万间,豪富为吴中一冠,为人慷慨豪爽,文采风流,因而,天下名士都愿与他结交,家中经常食客满门。
万历十五年(1587)为邑人原湖广提学副使【邹迪光】购得,广40亩,依山取势,卜筑园林,历时十载,构六十景,取柳宗元“名溪为愚溪,丘为愚丘”之意,也因邹迪光自号“愚公”,取名“愚公谷”,与当世名公卿士游宴其中,时称国内“四
大名
园”之一。他还在园中蓄家班,唱昆曲,成为当地
无锡
的文化娱乐亮点,一时胜绝吴中。身后传其次子德基,殁后,园遂败落湮废。
【相关链接·邹迪光】
邹迪光(1550——1626) ,字彦吉,号愚谷。明
无锡
人。万历二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湖广提学副使。万历十九年罢归,在惠山下筑“愚公谷”,多与文士觞咏其间,极园亭歌舞之胜。工诗文,善画山水,力追宋元,在大小米及黄公望、倪
云林
之间。一树一石,必求精妙。兼善音乐,邹式金尝从其研习音律。晚年信奉佛教,名斋“调象庵”。著《劝戒图说》不分卷、《太上诸仙法语补集》二卷。
清乾隆三十年(1765),于该废园枝峰阁、绳河馆旧址建【至德祠】。1958年至1959年,市人民政府拨款于愚公谷旧址构
新园
,沿用原名。1960年,郭沫若题额“愚公谷”。旧址范围在春申涧、二泉、原古惠山寺及秀嶂街之间,占地50余亩。今存
黄石
水池、公堕履处、石梁、古银杏、古玉兰、荷轩等古园遗迹,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