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听说松江广富林遗址震撼人心,终于带父母去逛逛了阅读:2508/0
相关目的地:上海
出发时间:2021-02-12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1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36282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七千年前这里开始形成海岸线;五千年前这里就有先民耕种生活;四千年前开始有移民迁入繁衍生息;这里就是如今大
上海
的城市基因---
松江
广富林文化
广富林文化遗址
一直以为我们
上海
的历史很短,从清末开埠算起,满打满算至今也不过只有短短一百多年,就算算上
上海
的前身,
松江
府,从元朝至元十五年(1278年)设立起,至今也不过七百多年,与
北京
、
西安
、
南京
等历史名城相比,简直不值一提,所以历来谈到历史,我都矮人一截,直到发现了它,已经被考古界定义为“广富林文化”的人类遗址,距今有七千多年历史!看以后谁还敢说我们
上海
历史短!哇哈哈哈!我骄傲!
广富林文化遗址
带有鲜明良渚文化的牌楼,有着明显南方尖顶草屋痕迹,与北方的牌楼比起来,少了很多雕花和装饰,却显得简约大气;
广富林文化遗址
上面的亭子与北方的没什么区别,但下面的廊道风格却迥然不同,这两者的结合,初一看有点奇怪,但仔细一品,却也有点意思,就是不知道为啥,我总想起《西游记》,奇怪了,是不是那个屋檐有点像紧箍咒?
广富林文化遗址
富林塔后面的法堂,此处必须赋诗一首: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广富林文化遗址
广富林的富林塔,据说这座有砖石垒砌而成的塔楼外型上就像一块大型的图章,楼内有盘旋式上升的观景
通道
,顺道而上就可以看到两侧墙面若隐若现的文字,具体讲解广富林遗址的挖掘过程,可惜啊!疫情原因,不让进入了;
广富林文化遗址
看这屋檐,是不是很奇怪?与北方汉式、闽南式、徽式都不一样,甚至也不是佛教也不是道教,是晚唐风格的三重檐塔,这座塔不是古迹,是近代新造的,据说站在塔顶环廊上,广富林的景色一览无余;
广富林文化遗址
富林塔前的一方水池,斜阳下塔影倒印其中,美不胜收!
广富林文化遗址
在富林塔前自拍一个!福林塔的屋檐,特别,怎么说呢,感觉,特别“锋利”,有没有?看到塔的倒影了没?要是能爬上塔去看,就更美了;
广富林文化遗址
继续逛,三元宫,这名字起的,我还以为是
北京
某牛奶企业冠名的呢。这是一座道教宫观,仿唐代建筑样式,因为唐代的“国教”为道教,所以,是“宫”不是“观”,红色围墙也是因为要彰显皇家宫观的身份而为。另外,普及一下啊!三元指的是“天、地、水”这三元,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大家明白了吧?
广富林文化遗址
三官宝殿,妥妥的大唐风范,大气!另外,屋檐伸出去那么老大一块,下雨也不怕,哈哈哈!
广富林文化遗址
这四个字是“网维三界”?感觉不可能啊!谁能看懂的,记得留言说一声啊!
广富林文化遗址
富林塔右边是道教三元宫,左边是佛教的知也禅寺,佛道都齐了。不过,
中国
古代历来是信奉多神教的,有些神仙佛教里有,道教里也有,
比如
观音、关二爷等等,不像欧美信奉的是单一神,所以
中国
不会出现政教合一的现象,是不是感觉很幸运?我们老祖宗还是很有底线的,哇哈哈哈!
广富林文化遗址
五方文殊殿。知也禅寺是纪念知也禅师施医救人善举在2013年复建的,原寺建于何时已经无法考证;
广富林文化遗址
木构架体系和斗拱相互结合,尽显
中国
古建之美!我觉得
中国
古建最美最大气的,当属唐代建筑,从骨子里透出来的霸气!后来的宋代建筑、明代建筑精美有余而气势不足,清代就更不用说了;
广富林文化遗址
大雄宝殿(科普一下,这个“大”音念“代”,正确读法是:代雄宝殿)与富林塔,整个知也禅寺,大气恢弘、古朴优雅,在
上海
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真是显得难能可贵!
广富林文化遗址
留个纪念吧,有朋友问我,怎么我的自拍都几乎是一个样子,对,没办法,用三脚架自拍就只能这样,而且还得避开人群,有时候为了一张自拍,我需要等待很久很久才能找到机会,如果正巧有孩子,那更惨,孩子会围观,自拍不容易啊!
广富林文化遗址
江南
的建筑风格,白墙灰瓦,有点接近徽派建筑风格,与
上海
的石库门风格完全不同,所以,
上海
其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它不仅包含了南方的良渚文化,也融合了北方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自古以来,就有
山东
、
河南
、
安徽
、
浙江
、
福建
和
江西
等移民来此定居,所以,海纳百川是深深刻在
上海
这座大都市的基因里的,如论你是哪里来的,都能在这里找到共鸣;
广富林文化遗址
美丽的小姐姐在摄影;
广富林文化遗址
看,专业不?单反、三脚架、反光板,很想看看成片,可惜没要小姐姐的微信;
广富林文化遗址
继续往前逛,广富林的核心地标,骨针广场,一看就明白了。这是广富林出土最多的东西,骨针,就是古人用来缝补衣服和渔网用的,古代钢铁冶炼制造技术不过关,古人都是用动物骨头来制作缝衣针的,不过我好奇的是,上面那个孔是怎么弄出来的?骨头那么脆,一砸就断了,古代又没有电钻,这是怎么做到的啊!
广富林文化遗址
广富林很大很大,一天我也就只走不到一半,过桥后面的各种展示馆都没能仔仔细细的逛逛,很是遗憾,只能说以后再去一次弥补这个遗憾了;
广富林文化遗址
梅花盛开的
江南
,我魂牵梦绕的家乡,梦中有花的淡香,有草的青葱,有水的淙淙,有我儿时的记忆……
广富林文化遗址
逛累了,又到饭点了,带爸妈一起吃个饭,爸妈老了,岁月不饶人啊!
广富林文化遗址
来看看
上海
传统的大排面和辣肉面(其实一点点都不辣,还很甜),要说
上海
的面条与北方的面条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觉得就是面和汤的配合问题,北方的面是和汤一起煮的,而
上海
的面条和汤是分开煮的,吃的时候再把面条捞进汤里。北方面条汤浓味厚,
上海
面条清爽劲道,各有特色,都很好吃,如果你来
上海
一定要尝尝
上海
本地面条,不过,是甜的哦!要有心理准备,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