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春市--祖国林都、红松故乡阅读:1329/0
相关目的地:金山屯
出发时间:2021-07-25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29328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1.伊春、金山屯、汤旺河名称的由来
伊春
、
金山屯
、汤旺河的名称都有其独特的由来。
伊春
这个名字,顾名思义,可解释为那里的春天。其实不然,
伊春
在女真语中的原意是盛产毛皮的地方,而
伊春
市根据读音音译而来。汤旺河是松花江流域重要支流,在中下游地带,是除了
牡丹江
以外的最大河流。那么汤旺河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那?据辽史和金史记载,汤旺河原名为“土温水”。那时并没有汤旺之称,而在金代时期,
金山屯
这个地
方正
是此河流域最大最主要的部落居住区,在辽代、金代女真人也把
金山屯
一带部落居住区称为“土温水”,金代后期干脆称为“屯河”,因为“屯河”即是“土温”的联读音。当时土温水部落的首领名字叫完颜乌古乃,他迎娶了唐括部族长的女儿唐括多宝真,所以后来土温水被称作唐王河,其中唐字来源于唐括多保真的姓氏,而完颜汉语称“王”姓,将唐括、完颜演变为“唐王”河后又转写为汤旺,久而久之也就有了汤旺河这个名称。由于乌古乃迎娶了多保真,所以当地最险峻的西山被称为真峰,后将“真”谐音为金,被称为
金峰
。而“屯”在女真语中正是岛的意思,难怪
金山屯
也被人们称为金山半岛,所以
金山屯
是由“多宝真土温”演绎而来,意思是“美丽的山林之岛。
伊春
市的别称为依逊,
黑龙江
省地级市。
伊春市
伊春
位于
黑龙江
省
东北
部,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红
松原
始林,号称为“天然氧吧”。被誉为“祖国林都”“红松故乡”。市树、市花和市鸟分别是红松、
兴安
杜鹃和啄木鸟。著名景点:汤旺河国家公园、
五营
国家森林公园、
南岔
仙翁山等。
2.伊美区
伊美区隶属于
黑龙江
省
伊春
市,属市辖区。2019年7月13日,经国务院批复,在
伊春
区
和美
溪区的基础上,新设立
黑龙江
省
伊春
市伊美区。
伊美区兴安岭植物园
伊美区
兴安
岭植物园西区建于1983年,位于伊美区山河大道与
通河
路交汇处,占地面积55.5公顷。公园建筑方位是坐北朝南式,建筑依山傍势,迤逦蜿蜒,直达山顶。园内花草遍布,亭阁相间,体现欧风林海风格。主要景点有生态文明广场、“
伊春
之魂”主题雕塑、“
东北
抗日联军第三、六军军政干部学校旧址纪念碑”、动物馆、狩猎馆、欧式铁艺长廊、观景台、红松古堡等。园内生长有红松、樟子松、落叶松、
蒙古
栎、春榆、枫桦、云杉等30余种木本植物,动物有棕熊、猕猴、孔雀、大雁、灰鹤等。
东北抗联第三、六军军政干部学校旧址
伊春
抗日联军第三军、第六军军政干部学校遗址位于北山公园内一个山坳里,周围为人工林。纪念地前为混凝土环山游览路。纪念 地总面积500平方米,立有纪念碑1座,碑基宽17米,碑高12米,坐落在四方形的碑座上,均为钢筋混凝土建筑,白色水砂石贴面。
碑座前有碑文,三面雕有人物画面。1936〜1937年
东北
抗日联军第三军、第六军曾在北山下设立军政干部学校,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东北抗日联军军事学校遗址
东北
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遗址位于
伊春
市伊美区天华大桥南侧、
伊春
区健身广场处,也即伊美区
通河
路196号。1936年1月26日至28日,“
东北
民众反日联合军军政扩大联席会议”在现
伊春
市
南岔
区浩良河经营所密林中的伐木人小屋里召开,会议决定成立
东北
民众反日联合军总司令部,推举赵
尚志
任总司令、李华堂任副总司令、李兆麟任总政治部主任。同时决定:“为了教育和培养大批军政干部,设
东北
民众反日联合军政治军事学校”,正式公布为“
东北
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校长由赵
尚志
担任。
东北
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的教育长先后由李兆麟、冯仲云、侯启刚担任,总务主任为李
靖宇
,秘书长为张文廉,电信学校的校长为于保合。
东北
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是一所正规的军校,是培养抗日将领的摇篮。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有一个时期北满抗联部队连以上干部大多数都在这所学校学习过。通过学习,不仅使学员迅速提高了政治觉悟,掌握了一定军事知识,而且为适应抗联需要造就了一批立场坚定、有勇有谋的政治干部和军事指挥官。2006年,
东北
抗日联军政治军事学校遗址被
伊春
市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水上明珠旅游景区
伊春恐龙博物馆
伊春
恐龙博物馆位于
黑龙江
省
伊春
市伊美区环卫路1号即水上公园西侧。是适合亲子游的全国重要的恐龙博物馆之一。
伊春
恐龙博物馆总面积4500平方米。设有现代科技恐龙展厅、恐龙化石骨架展厅、历史文物和林区文化展厅,是一处以展示恐龙化石为主,集生物景观和历史文化展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展出的恐龙化石骨架七架,大多是生活在白垩纪到侏罗纪晚期恐龙留存的化石骨架,最大的一具恐龙化石骨架是出土于四川省川县的马门溪龙骨架,长22米,高9米,仅颈椎骨就有19块,尾长有4米多,十分引人注目。出土于
伊春
市
嘉荫
县龙骨山的两具平头鸭嘴龙化石骨架也陈列在这里。这些化石骨架历经千万年的风化,依然十分完整地保存着,具有极高的生物科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