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桂林小众游:龙脊梯田+平乐长滩|五天四晚自驾旅行阅读:1855/1
相关目的地:桂林
出发时间:2023-07-04
出行天数:5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8835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自从上次
庐山
游归来,我和闺蜜各自忙忙碌碌,终于今年七月初两人再度开启自驾旅行模式,一起慢悠悠地欣赏美景,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出行前,我们通过腾讯会议在线讨论了前两天的住宿预订,决定到达龙脊梯田后,再根据游玩的情况,安排余下行程。旅行的第二天,我们在民宿的大堂喝下午茶,其他客人都外出游玩了,老板娘和我们闲聊,给我们拍合影。聊天的巨大收获就是排除我俩对余下行程的异见,把最后两晚的住宿安排在
平乐县
长滩村,也成就了这次平安喜乐的小众休闲游。
行程概览
Day 1 自驾前往
龙胜
县金坑大寨“西山韶乐”,傍晚入住民宿。
Day 2 早上游览“千层天梯”;下午在民宿休闲活动,喝茶、聊天、看书、追剧、拍照......
Day 3 早餐后退房,驾车到大寨停车场,在此处换乘索道去大寨至高点--“金佛顶”;下午到达平
安县
长滩村入住民宿。
Day 4 游览“月亮山--榕津古榕树--粉岩”,在民宿休闲活动,喝茶、聊天、看书、追剧、拍照......
Day 5 早餐后退房,坐渡轮到民宿对面的桃花岛走马观花,参观民俗风情展,逛桃林,购买了鹰嘴桃,开车回家!
龙脊梯田景区面积大约有66平方公里,包括大寨红瑶梯田、小寨红瑶梯田、平安壮寨梯田、龙脊古壮寨梯田和黄洛红瑶
长发村
等景区。网上的旅行攻略通常建议龙脊梯田的一日游就安排在金坑大寨,两天的旅行就游玩“古壮寨梯田--平安壮寨梯田--金坑红瑶大寨梯田”线路,两天以上的旅行就尽量玩遍各个景点。
我们此行的目的在于闺蜜聚会、休闲度假,需要保存体力,留待旅行结束后继续搬砖。同时我们希望能通过多个视角观赏梯田,增加对龙脊梯田的感官认知。此外,金坑大寨是龙脊梯田景区最晚灌水的寨子,灌水期在5-6月底,我们7月初到达金坑大寨,运气好的话,可以看到镜面梯田的景观。综上几个因素的考量,我们选择了景观最为壮观、建有缆车的金坑大寨为观赏龙脊梯田目的地。
自驾须知
1. 地理位置
**金坑大寨**
下图可见金坑红瑶大寨藏在深山里。从龙脊景区路口进山,会依次经过金竹壮寨、黄洛红瑶
长发村
、平安壮寨,最后到达金坑红瑶寨。
(注:此图片来自互联网)
**平乐长滩村**
下图可见
平乐县
位于
桂林
市东南方向,相距98.7公里。
(注:此图片来自互联网)
2. 路面状况
**龙脊梯田景区**
山路是硬化过的路面,但道路狭窄崎岖,某些路段还有非常陡的斜坡,需要控制好车速,留意对面车道的情况,并且不是每个转弯的地方
都安
装转角镜,因此在转弯处需要减速,靠右,鸣笛示意。大雨过后,还要留意山体或路面的落石,借道而行。
我们入住的民宿位于西山韶乐观景台后面,需要把车辆停留在田头寨停车场,民宿派一辆
皮卡
接我们继续上山。
进入景区后,道路明显窄了不少,但依然能无障碍会车。车行到一个三岔路口,我们看到一个大约有30度的陡坡上有指示牌,标注田头寨方向,我们一时间无法想象那个斜坡窄路能通车,还怀疑导航是不是出错了。犹豫之际,就驶过路口,发现前方两辆外地车都在掉头,我们猜想他们也去田头寨,于是在一个稍微宽敞的地方也掉头回去岔路口。这时有两位少年出现在路边,看样子像当地人,跟他们确认那个狭窄的陡坡就是前往田头寨的必经之路。果然,上坡前行不到100米,就看见检票口了。
过了田头寨停车场之后的山路比其它路段都要窄,可以算是单行道了。遇到会车的情况,只能靠司机们的默契,有可能需要倒车上坡或下坡让行。我们坐在
皮卡
上下山的体验犹如在迪士尼乐园玩印第安纳琼斯历险那般,整个人被蜿蜒曲折的山路颠簸得上下左右晃。我们感叹司机的技术了得的同时,还好奇他们这里的驾考是否需要加考一科--“倒车上下山”?
**平乐长滩村**
总体路面状况不错,某些乡道路段仍为土路,地面坑坑洼洼。有些山路蜿蜒曲折,不过能在龙脊梯田景区自驾,这儿的山路就是小菜一碟。
3. 停车收费
**龙脊梯田景区**
田头寨停车收费按照天数分白天和过夜收费,白天10元/辆,过夜30元/辆。我们停车两晚,费用为60元。我称这个停车场为山野停车场,因其路面没有硬化,停车区域都是一些土路或者石头路,而且一条路的两侧还分属不同的收费人管理。相比较于
庐山
脚下的停车场,这个收费还是偏高。
大寨停车场有划分停车位,有露天停车区和两层室内停车场,按时收费。我没有留意收费标准,我们坐缆车上下金佛顶,停车不到两个小时,交费10.5元。
**平乐长滩村**
民宿门口可免费停车。我们在
平乐县
游玩,只有榕津古榕树群景区需要停车付费,但可以免费停放40分钟,我们在免费停放期内就参观完毕,因此也不需要付费。
住宿安排
? 民宿一:梯田民宿
既然我们把旅行的主题定格在休闲游,我们就会有不少时间呆在住宿点,因此我们想找一个窗外风景如画,室内装修有特色的山上民宿落脚。我们翻了翻飞猪、携程、去哪儿等常规旅行住宿预订网站,货比三家,最后敲定了这间精美雅致的民宿。
? 民宿二:江边民宿
梯田民宿的老板娘推荐我们入住这间江边民宿。每年旅游淡季的时候,她会下山到这儿小住两天。她还打算今年的团建就安排在这里。因喜欢她的民宿,也就相信她的推荐。入住后,我们甚为满意。
这间民宿依山而建,从民宿客房走到餐厅用餐,免不了上下台阶。经过三天两晚的入住体验,我们觉得腿脚不太灵便的客人订房前,最好跟民宿老板确认入住的房型,询问是否有途径解决这个问题。
两间民宿风格迥异,各有千秋。梯田民宿主打现代时尚,追求精致典雅,通过落地玻璃窗,客房阳台和大堂露台,把人与自然融为一体。江边民宿则意图展示本地民俗风情文化,主要把时光定格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还原时代风貌,但又添加一些现代元素点缀,入住在此,犹如置身于民俗博物馆。
旅行日志
Day 1️⃣ 西山韶乐
早上闺蜜驾车来接我,我们十点离开小区,自驾游正式开始!出发前,天气预报显示未来几天
龙胜
县各地都会下雨,我们准备雨中观赏烟雨朦胧、云雾缭绕的梯田,看不一样的风景。全程高速路不塞车,但天气多变,时而大雨瓢泼,时而晴空万里,经停三个服务区,加油、吃午餐、舒展筋骨,我们最终在傍晚六点多入住民宿。
民宿位于西山韶乐观景台后面。西山韶乐是金坑大寨梯田的1号观景点,游客在此可以俯视几十平方公里的梯田景观。由于民宿所在的地势比观景台还高,站在民宿大堂露台或者客房阳台,都能饱览梯田美景。如果运气好,就能在房间阳台看日出。
我们入住三楼标间,房间阳台面对“西山韶乐观景台”,观景台为木质灰瓦顶的长廊,整个龙脊梯田景区的观景台的样式一致,辨识度很高。站在阳台,可见梯田近景,当即被这开垦得整齐有序,层叠错落,曲线柔美的梯田吸引,迫不及待地将这如画的风景照和视频传送给亲友们共赏。
当晚,我们在民宿用餐,品尝了当地特色的竹筒饭、竹筒鸡,老板娘还送我们自家酿造的米酒佐餐。在风景如此优美之地用餐,愉悦的心情消除了旅途的疲乏。
餐后回房间休整,不一会儿听见烟花的声音。走到阳台,只见烟花腾空而起,直冲夜空,绽放出五颜六色的花朵,把夜色中的山谷映衬得美轮美奂。初来乍到,烟火相迎,让我们的心情更加愉悦!
Day 2️⃣ 千层天梯+七星追月+西山韶乐
清晨五点四十五分,闹钟响铃,我们起床看日出。拉开窗帘,看到云层较厚,感觉看日出没戏了。但又不甘心,就在阳台上驻足等候一会,看见已经有游客赶来1号观景台看日出。六点多,我们接受无缘看日出的事实,拉上窗帘,继续睡觉,直到闹钟再次响起,梳洗完毕,下楼吃早餐。
早上九点多,太阳公公还躲在云朵后面,时有微风拂面,不算太热,于是我们选择在露台用早餐。
早餐是套餐,一人一套,看起来小巧精致,但也能饱腹,有豆浆、白粥、鸡蛋、青瓜、西瓜,以及
桂林
米粉。
用过早餐,民宿派车送我们到千层天梯入口。千层天梯是金坑大寨梯田的2号观景点。我们一路拾级而下,来到位于山腰的观景台。我们向前俯视层层叠叠,带有妖娆妩媚线条的梯田,转身仰望那层层梯田如梯子般通往云霄,感叹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从前的红瑶人民利用竹笕或者木笕作水笕来浇灌梯田,如今人们逐渐使用胶管或者钢管做水笕,并利用U型连通器的原理:U型管两头高低错位,形成水压,埋于地下,引水灌溉,因此竹笕相接,穿岩过林的盛况也不复见。行走田间,可见每层梯田边上露出一小节水管流水进入下一层梯田,偶尔也见下图的竹笕接驳水源。
那么龙脊之水从何处来呢?其实是从天而降的雨水,即北方冷空气和南方的湿润气流在龙脊梯田这里碰撞而形成锋面雨。常年的雾气又会阻挡水汽蒸发,使得降水丰富,为龙脊梯田提供了不竭的水资源。每天形成的雾气和降雨会在植物上凝结并顺着植物的根下渗,最终形成小溪流向梯田。此外,龙脊泥土的保水效果和岩石的阻挡,使得龙脊水始终停留于表面,让水不流失,梯田得以充分灌溉。
秦汉时期,梯田的耕作方式在
龙胜
地区已成规模。唐宋时期,
龙胜
梯田得到大规模开发,明清时期已经达到现有的规模。因此毫不夸张地说,龙脊梯田的历史已有2300年之久,堪称“世界梯田的原乡”。梯田分布在海拔350-1100米之间,垂直高差达800米,最大的梯田山地坡度达50度。龙脊梯田大都比较狭窄,大的不过一亩,小的不过种几棵禾苗而已。
2号观景点的信息板有对龙脊梯田的详细介绍。我对龙脊梯田情况的了解基本来自于景区的信息板。
千层天梯观景台的中部有一条石板路,沿路有指示牌指引如何到达西山韶乐。我们不想登石阶原路返回,决定徒步回民宿,不麻烦民宿小哥开车接我们回去了。我们漫步在田间小路,聊天,拍照,听着鸟儿歌唱,呼吸着带有泥土芬芳的空气,心情甚是舒畅。这里很适合拍人物照,能够拍出“人在梯田”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