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城——定州阅读:1419/4
相关目的地:中山
出发时间:2023-05-12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5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54573.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北庄子汉墓石刻
北庄子汉墓石刻
北庄子汉墓石刻
北庄子汉墓石刻
北庄子汉墓石刻
北庄子汉墓石刻
北庄子汉墓石刻
北庄子汉墓石刻
北庄子汉墓石刻
保定定州贡院
保定定州贡院
保定定州贡院
保定定州贡院
保定定州贡院
保定定州贡院
保定定州贡院
定州南城门
定州南城门
定州南城门
定州南城门
定州南城门
定州南城门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定州博物馆
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
千年古城——
定州
自从2020春节过后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我们也开始了封国锁城的生活,甚至歇工停业居家办公的日子,情况有所好转时也只能到京郊民宿中缓解一下压力,随着病毒的变异衰减,疫情政策全面放开,我们也受到一波病毒的洗礼,我们走过来了,我们试着走出困居三年的大都市,来探寻一下
河北
中部的这座千年古城——
定州
。
出了市区行驶在高速上,两旁是广袤的华北平原,五月,正是初夏时节,远处的山不像冬天那样灰突突的,也都有了一层绿色了,田野中更是满眼绿色,大地一派生机盎然,五月的风也是暖洋洋的,更是带着阵阵花香,我们像是冲出牢笼的小鸟,钻入越发茂盛的树梢上,完全放飞自我。
河北
俗称为燕赵大地,当然流传大量燕赵文化遗迹,我们首先来到北庄子汉墓石刻。
北庄子汉墓是1959年发掘的,认为是东汉
中山
简王刘焉之墓,构筑墓室所用4000余石块,大都呈方形,长、宽各约1米,厚约25厘米。其中刻字的有634块,还有用墨书题字的,内容多为采石场地名及参与修筑陵墓开采石料的郡国、县邑、工匠名。当时在将墓中文物被清理库藏之后,那些原被用于修建墓室之用的一大批刻字黄肠石料却无人问津,被废弃在原野上,一直到1975年,随着文物保护意识的增强,才将这些“北庄子汉墓”出土的482块铭文石刻,被移来镶在墓地周围建成石刻回廊上,同时还将其他地方收集的碑刻集中到一起,建成现在的石刻馆,这些公元79—88年间的铭文石刻,字体正处于由秦篆到汉隶的演变阶段,非常珍贵。后又传为此墓是
中山
孝王刘兴墓,这一切还有待考古研究发现出更有利证据。
北庄子汉墓石刻都是出自于工匠之手,因此所赋予石刻的文字更加自然,无所修饰与演绎,这种独特的风格俨然与书丹后摹刻的碑版完全不同,工匠镌刻文字只是为了记录,由此让人看到这些文字的天真烂漫,线条与线条的无规律交叉、点画的夸张变形、字的大小穿插与杂乱无章、正字与错字交叉使用的随意,都让这些文字活生生凸显出来,或夸张、或内敛、或错落、或正或反等等,这与“正规书法”格格不入的这些字,让人更感觉到它的魅力无穷。
参观了北庄子汉墓多少了解到这里曾是汉代
中山
国的国都,据史料记载,十七代汉
中山
王在这里世袭长达300余年,目前已知除第一代
中山
王刘胜葬于
满城
外,大部分都葬于
定州
境内。
定州
的历史变迁,唐杜佑的《通典》记载的非常详细,《通典·州郡·博陵郡》:“
定州
,帝尧始封唐国之地。战国初为
中山
国,后为魏所并,后又属赵。秦为上谷、钜鹿二郡之地。汉高帝置
中山
郡,景帝改为
中山
国。后汉因之,晋亦不改。后燕慕容垂移都于此,北岳常山在焉。后魏为
中山
郡,兼置安州,道武帝改为
定州
。后周置总管府,领鲜虞郡。隋初郡废,炀帝初置博陵郡,后改为
高阳
郡。大唐为
定州
。
定州
是
中山
文化的主要发祥地,是我国北方古代地域文明的摇篮之一,历史上曾作为一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历经几千年的文明洗礼,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传统文化--
中山
文化,是和燕赵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等相媲美的传统文化体系。现在留存的
定州
县衙大门上镌刻着“古
中山
国”,
中山
文化在
定州
历史上贯穿了两千多年。
离开北庄子汉墓驶向
定州
城区中心主街,不久就可以看到挺拔耸立,造型威武端庄的开元寺塔,旁边便是馆藏丰富的
定州
博物馆,对面就是有巧夺天工的
定州
贡院,随导航定位我们住宿酒店就在它们旁边不远。
放下行装我们漫步来到这个很有特色的
定州
贡院,说是
中国
封建科举制度的历史见证地。乾隆三年,当地知州王大年看到每逢科举考试,这里的考生都需要长途跋涉前往真定应试,于是靠众人捐款创建了这个“考棚”,也就是这个
定州
贡院。当时,
定州
隶属真定府(今
河北
正定
)。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为中轴式布局,由号舍、魁阁两组建筑组合而成。引入注目的是最南间魁阁为半四角攒尖结构,殿脊叠涩四层出檐,翘起的翼角如鸟似翼,如翼似飞,结构严谨复杂,与出三檐硬山卷棚顶形式的号舍相连,构造独特别致,其建筑之宏伟,构件之精细。我们深居京城看过故宫角楼的建筑,为
中国
传统建筑结构严谨复杂而赞叹不已,当看到眼前这建筑也为当时工匠们的精湛技艺所折服。登临其上,可俯瞰贡院全景,遥想当年宏大的科考场面,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定州
贡院是举行乡试和会试的地方,而且具有文武两科考场。终清一代
定州
共中得文武举人227人之多。如被称为天下“天下第一循吏”者的冯玉祥,人称“有事无事奏三本”的郝浴,都是先在这里考取举人,后又进京参加考试的。展厅内展出了当时中榜的考卷,介绍了连中三元的名人,更有那些被查抄的物品,有马夹背心、袜子等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还有写在折叠成方寸间的小纸条上的,别看写在方寸间芝麻大点的小字,字体整整齐齐、规规矩矩的毛笔小楷,让我这个扒键盘码字的羡慕不已,若苦心研习,莫非多年之功,也难及此水平。
在
定州
贡院门口影背墙上有一个大大“中”字,影背前有几个铜塑人奔向“中”字,寓意考取功名,现在的大人更是带着孩子考前求个好彩头。出了贡院前面修建仿古文化街,旁边便是
定州
县衙,县衙府前广场上现在矗立高大塑像——韩琦。
沿着市中心南街一直向南就看到
定州
的标志性建筑——
定州
南城门。远观南城门高十余米,很是壮观,城门上有城楼,穿过二十余米深的城门洞,便来到俗称的瓮城,
定州
南城门有三座门洞,其中还有一条护城河,最外边的城墙上刻有“迎泰”二字,查史料记载明万历47年,知州沈廷瑛在主持修葺城门时为四座城门各题匾额,东门“观海”、西门“望恒”、南门“迎泰”、北门“瞻辰”。可惜,其它三座城门已毁于战火和期间,城墙也被夷为了平地。2000年
定州
市政府对南城门进行加固整修,并恢复了东西部分城墙,按所探明的原内门城楼遗址恢复了面阔三间的重檐歇山式城楼,成为
定州
古老历史文化的象征。
在最外边的城门外应该有古河道,现在用铁网栏着一些遗留在河道中的石墩子,给人们留下想象原来老城门宏伟景象的空间,老城门主街两边不少店铺紧挨着城墙下有些杂乱,在城门洞内荫凉处、城墙根树阴下都有仨俩摊贩做着生意,时常有人穿城而过,给人留下不少烟火气,好像这里并不是什么历史遗迹,仿佛我们就生活在这城下。
查阅州志记载,
定州
城门修建于明洪武初年(1368年),都督平安展筑旧城,周长26里,高三丈,四门各建月城。上有门楼,各有重门四面,异其制。原来的南城门有四座门洞,三道瓮城。在第一座城门上有炮楼,又叫闸楼,主要使用是控制吊桥升降的;在第二座和第三座城门之上有箭楼,是开弓放箭的;第四座城门是用于主将指挥作战和了望敌情的。南城门的瓮城布局盘旋曲折,严谨合理,对研究我国古代军事工程建筑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现在每到一个地方我们越来越喜欢参观一下当地的博物馆,它更容易让我们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通过那些不动、不说话保藏文物、标本和其他实物资料,展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体现它们本身的文化底蕴。我们生活在今天,每天疲于奔走,游荡在眼花缭乱的物质世界,憧憬着应接不暇的繁华和烦恼,都忘记了在城市中还有一处存储记忆的地方,但它一直在静静地守候着过去,守候着一份亘古未变的情怀。当我们澄怀游古的走进博物馆,静静的观赏着每件物品上承载的兴衰荣辱、丑美善恶。
定州
博物馆别看它只是一个县级市的博物馆,但却是“国家级”的地位,其馆藏数量之多、质量之高,堪称顶级。作为汉朝
中山
国的古都,
定州
历史文化丰厚,因此博物馆里也收藏了不少具有本地特色的藏品,可谓是精品荟萃。这其中,尤以汉家陵阙(
中山
王墓)、北朝佛陀(佛教造像)、天下大白(定窑白瓷)、尘外千年(地宫文物)这四个展厅最具特色。镇馆之宝,当属谷纹碧、玉座屏、白釉净瓶三大国宝。
其中,汉家陵阙和天下大白里面各有一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
定州
博物馆是唯二的有禁止出国展览文物的县级博物馆之一,另一个是
杭州
市
临安
区博物馆,这两个博物馆的展品还有一定的联系呢,
临安
区博物馆的钱氏墓出土了非常多的定窑白瓷,
定州
博物馆里面尘外千年里面展出了钱氏的一个阿育王塔。
1.汉家陵阙,主要展示汉墓出土的文物。本展馆的名字和序厅设计即取自李白词意《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
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中山
王刘畅墓出土的很多珍贵文物在这个展厅。
掐丝金辟邪:这件展品是一对,只有手掌大小,但非常精致,
定州
博物馆把它按比例放大做成镇馆护卫,代替
石狮
子放在博物馆门口的两旁。
青玉龙螭衔环谷纹碧,
定州
博物馆三件镇馆之宝之一,汉代玉壁精品。
透雕神仙故事玉坐屏,禁止出国展览文物,原件展出,照片看着蛮小的,但是有近20cm*20cm,比尺子的长度稍微小一点。
这个展厅还有一件银缕玉衣哟。
2. 尘外千年。主要是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的文物。1969年,是
定州
历史上不同寻常的年份。5月,发现了尘封于北宋太平
兴国
二年(977年)的静志寺塔基地宫。12月,又发现了北宋至道元年(995年)的净众院塔基地宫。两座地宫总计完整出土800余件文物珍宝,其中包括佛骨舍利、宋代壁画和极品定瓷,是研究我国佛教史和宋代考古的重大发现。展出文物丰富且精美,可能不如法门寺出土的文物,但是绝对值得仔细参观。
静志寺塔基地宫七重棺
这是上图左边的几件文物,其中右二,鎏金錾花银塔,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舍利银塔。
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鎏金铜天王像、力士像,非常健硕优美!
彩绘木雕力士像,同样是有男性的力量美感,北宋木雕精品。
3. 北朝佛陀,主要是佛造像展。佛教自汉代传入
中国
,魏晋开始流行,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时衰世乱,知识分子、普通民众以及不断变换的统治者,都试图从佛教中寻求解脱与慰籍,佛教异乎寻常的极端发展,达到
中国
佛教史上的第一个高峰。佛教发展的同时,佛教造像的需求也急剧扩大,并以独特的艺术风格,对佛教造像艺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定州
博物馆所藏北朝佛教造像,普遍运用了浮雕、透雕、描金彩绘等雕刻技法,双尊像、龙树、基座上雕双狮、博山炉、化生童子、力士、供养人等是其鲜明特色。以北魏、东魏和北齐三个历史时期佛造像的各自特征,直观展现了佛造像的风格变化。
一进入展厅非常引入注目的就是这个自来佛首,北朝,巨大的一尊佛头,有1米多
这个展厅供养
菩萨
像,北齐至隋。
北齐时期,造像的风格和题材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衣纹疏朗,肌体丰圆,普遍运用了浮雕透雕、描金彩绘等技法。双身造像、一铺多身造像广泛流行,这也正符合了当时的社会风气,皇上和皇后同时管理朝政,满足了上位者的心理需求。
4. 天下大白,定瓷展厅。
定窑是北宋五
大名
窑之一,创烧于隋代,经唐五代发展至北宋,达到陶瓷史上的高峰,金元时期为其余绪,历时达700余年。其窑址位于
曲阳
境内,因
曲阳
宋属
定州
,故名定窑。定窑产品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为主要特点。北宋时定窑制作精湛,瓷质莹润,风格古朴高雅,装饰绚丽,有“
定州
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的美誉。其他四个名窑是汝窑、官窑、钧窑、哥窑,这五个每个有一件禁止出国展览文物,汝官钧三个的在故宫博物院,官窑的在
吉林
省博,定窑的就在
定州
博物馆,就是下面这件。
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北宋。这个其实也是出土于净众院塔基地宫的,展出的是复制品。
虽然这个大的展出的是复制品,但小的都是原件展出。
白釉刻莲纹龙首净瓶,是上面那件的1/2高吧,纹饰也不如上面的丰富。
定瓷展厅里面很多是静志寺、净众院出土的定瓷,不仅有白瓷还有彩瓷。
黄釉鹦鹉壶,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
5. 故乡星空,展厅为大家展出的是
定州
历史上42位著名人物的动人故事,他们就像天上一颗颗闪烁的明星,光耀苍穹。《陋室铭》的刘禹锡,《大宅门》的白敬宇,都是
定州
人。
6. 金翠名珠,
中国
古代的首饰文化秀丽典雅,玉簪珠钗光华璀璨、精美动人,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丝一发,倾注着首饰匠人的用心之选;一刀一刻,摹绘出古代特有的艺术风格。展品大都是清代、民国的,其中有两件龙凤银冠很是漂亮。
另外有一块与观众互动的触摸屏,屏幕中有个侍女,观众可以选择不同的头饰、耳坠、胭脂腮红、项链、手镯、戒指等,摄像头抓取观众头像合成一张照片给你,打造轻松有趣的参观环境。
鎏金九凤银冠,清代。
鎏金龙凤银冠,清。
整整一下午重点看了前面四个展厅,最后来到文创品商店,有些书籍、文具,瓷器等商品,更有一些盲盒引起我的注意,实际就是一堆泥土封装了一件小物品,买回去里面还有一套小工具,按考古发掘的程序,用小铲、竹片、毛刷等工具,一点点的剥离外面的泥土,才能知道盲盒内封装的是什么东西,很是有些创意。
恋恋不舍的走出
定州
博物馆,抬头望见挺拔耸立在旁边造型威武端庄的开元寺塔,匆匆赶过去生怕关门不让进去参观了,因为有些景点下午四点就停止游客入场参观了。好在距离很近,我们进去参观,游客不多,在塔前面有一个展厅,介绍了塔的历史,据史料记载,
定州
是先有开元寺,后有
定州
塔。开元寺的前身最早是七帝寺,建于北魏
太和
年间公元491年,北宋咸平四年(1001年)
定州
僧人慧能从
印度
取经得舍利子回国,宋真宗赵恒降旨慧能建开元寺塔,塔于1055年建成。开元寺塔历经千年,风雨侵蚀,地震影响,于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六月,塔的
东北
角从上至下全部塌落,随着改革开放对文物的重视,开始进行维修和保护,至2001年全面修复竣工。
开元寺塔不仅高绝于世,其建筑形式亦独具一格,塔身由内外层衔接而成,之间以回廊相连,形成塔内藏塔的奇特结构,内设穿越塔心的阶梯,绕回廊盘旋可至塔顶。有诗云:“缓步浮屠百丈中,荡怀柳絮杏花风。身从十二楼边过,目尽三千世界空。何处尘缘能我佛,此间心与太虚通。有时跨鹤还来止,更上青天第一重。”登极远望,可俯瞰城池,统揽全市。”塔高有八十多米,是我国建塔史上最高的一座砖塔,每层花窗均有不同各有特色,塔楫上挂有风铃,随风发出叮当的响声,十分悦耳,
塔里
面有壁画、佛龛,塔基上八个角上都修复了神兽镇守,院中还有题字“中华第一塔”碑刻。
出来游玩总是觉得时间太短,有好些东西还没来得及看那,同时也说明
定州
历史悠久,文化与物质遗迹非常丰富,有祭祀孔子的"府学"
定州
文庙;有
中国
现存最早的半圆拱顶元代建筑,最早现存用汉文介绍伊斯兰教教义的碑刻《重建礼拜寺记》,
定州
清真寺;
定州
大道观仅保留下来一座玉皇殿单体建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