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游②】休闲乡村田园风光 | 南社古村落、上元稻田公园阅读:1351/6
相关目的地:东莞
出发时间:2021-11-11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127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819962.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古镇风貌,
休闲惬意返璞归真的田园风光,
是每个城市人向往的旅游目的地。
东莞
,除了是大家熟知的“世界工厂”、现代名城,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分布着不少古建筑;同时,近年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旅游也越发兴旺。
2021年11月,眼看年关将至,但碍于疫情和工作原因,不好长途远行,于是带上儿子,看看家乡的乡村田园风光。
片花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上元稻田公园
上元稻田公园
上元稻田公园
上元稻田公园
上元稻田公园
?南社明清古村落
【开放时间】8:30-18:00
【游玩时间】1小时以上
【门票价格】30元
南社明清古村落于
东莞
市茶山镇,始建于南宋,历经明、清两朝发展,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约11万平方米,是
东莞
最大的古村落,也是我国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群之一。
古村落如今作为南社村中的一部分,见证了南社村的历史沧桑,具有鲜明的岭南广府文化特色,虽然名不经传,但村内古建筑保存完好,氛围古朴静雅,满足我对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一切幻想。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古村落以池塘为中心,祠堂临水而建,民居向两侧依自然山势分布,主干道与巷道相交成梳状的格局。官方建议的游览路线为:西门——百岁坊——大榕树——谢氏大宗祠——望月楼——晚节公祠——北门——谢氏祖坟——关帝庙——家庙——谢元俊故居——资政第——南社人家——手信坊
但如果时间充足,更建议不拘泥于任何路线,随心而行,放松心情。
古村落的外围,是以夯土、红石做墙基,以青砖、棕瓦砌筑樵楼的古城墙,按照地图描绘,城墙环绕古村一周,曾多次帮助村民抵御入侵,设有东南
西北
四个城门,游客一般从【西城门】进入。古朴的城门上挂着一面旗帜,赫然写着大大的“谢”字,说明这里是以谢姓为主的血缘村落。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穿过城门进入村内,时间仿佛一下回到800年前,民居、祠堂、家庙等古建筑环绕池塘鳞次栉比,古榕、石桥点缀其中,构成一幅幅古色古香的画卷,意外地符合我对古镇的审美。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村内现存祠堂32间,古民居500余间,庙宇5座,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
【任天公祠】是入村后见到的第一间公祠,建于清朝,是南社谢氏十四世祖谢任天房祠,青砖墙体,红砂岩墙裙,绿琉璃瓦,灰塑龙舟脊,上立一对鳌鱼。公祠内设有村史陈列馆,展示谢氏一族艰苦奋斗和发展过程。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明朝英宗皇帝建立赏老制度,奖寿官、赠冠带,百岁以上赠银两建“百岁坊”,南社古村落内的【百岁坊】便是明万历二十年间纪念村内四位百岁老人而建。
【百岁坊】为前坊后祠布局,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牌坊式建筑,檐下如意斗拱结构精美,两侧为海棠式镬耳山墙,是岭南广府建筑的典型代表,顶部装饰双龙戏珠、瑞兽等;祠堂为砖木结构、硬山顶、梁架木雕精美,供奉着祖先牌位,并设有《南社百岁展》介绍百岁坊的来历、明清时期的赏老制度等。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百岁坊的旁边是一座略带民国特色的建筑,名叫【毓生楼】,为谢毓生所建,他是九广铁路增建南社站的发起人,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毓生楼】外部是西式小洋楼造型,内部保留中式“四水归源”的天井和金字屋的结构,中西合璧,得益于其墙身颜色与其他建筑高度一至,虽然不是明清时期的建筑但也更好地融入其中。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百岁坊】、【毓生楼】正对的池塘名为【百岁塘】,周边参天的古榕树、古老的石拱桥、古朴的民居,都承载着历史的沉淀。
上元稻田公园
池水碧绿如玉,澄明如镜,池水中的世界,天色映照,树影婆娑。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大榕树】已有530多年树龄,位于古村落的中间,犹如一把巨伞帮树下的人遮风挡雨,见证着南社的历史变迁,是村里的风水宝树。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榕树下,人们午后休憩、谈话家常,与那些有名的古镇相比,少了一份喧嚣,多了一丝温婉与轻柔。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在古村落中,可以行走在河边,穿过小桥,静看流水,欣赏古建筑,了解背后的文化故事。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有兴趣的,还可以租借一套古装,融入古色古香的环境,拍一组艺术照,留住美丽瞬间。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谢氏大宗祠】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四(1555年),是村内明代建造最早的祠堂,里面供奉着始太祖谢希良、始祖谢尚仁等谢氏先祖牌位,同时也是村内谢氏的总祠堂、谢氏族人祭祀和议事的地方,可见其地位之高。
【谢氏大宗祠】是村内规模最大的三进三开间祠堂,青砖墙体,红砂岩立柱,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结构,歇山屋顶,灰塑屋脊,碌灰筒瓦。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宗祠的门堂为敞楹式,首进屋顶的陶塑造型精美,栩栩如生,色彩艳丽,雕有戏剧人物故事、花鸟、神兽等,具有很高艺术价值,在古村落的祠堂中也是少见。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宗祠前两边竖有旗杆石,为清朝在科举考试中考取功名的谢氏族人而立,以昭示世人,激励后辈。据记载,谢氏家族先后出了4位进士和11举人、42位秀才,尤以谢元俊、谢遇奇为翘楚,可谓人才辈出。
大宗祠外的是【祠堂塘】,是古村落里最窄的,但却透出一丝秀气。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继续前行,来到古村落的深处、【肚蔗塘】的周边,便是全村最美风光所在,古建筑沿着池塘两岸延绵展开,完美诠释古村“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引用官方公众号的一首诗描述这里的风景:
小桥流水时光隽永,古榕成荫岁月悠悠,
红灯石巷回旋幽深,清风艳阳鸟鸣蛙唱。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
对于城市人来说,这是奢侈的向往,但在这里却是普通的日常。
南社明清古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