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跟着秋天的脚步,游古城名村探非遗阅读:1.9w/5
相关目的地:河源
出发时间:2021-11-03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6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459786.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前言
南方的秋天来得总是有点晚,尽管北方已经开始被白雪覆盖,
广东
却依然被30度的高温严烤着。好不容易等来了入秋以来第一个冷空气,干燥的北风终于带来了一丝秋意。金秋是出游的好日子,再加上听闻
河源
的古城、名村、非遗十分值得打卡,所以我们也决定一路往北走,前往
河源
寻找一下秋意
和美
景。
说起
广东
的城市大家首先想到的可能是
广州
、
深圳
,可毫不夸张地说,
河源
是整个岭南历史的重要节点,岭南文化正是由这里走出并发扬光大。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完整的王朝政权——南越国,奠定了今日岭南的基本范围,而南越国的建立者赵陀就是首任的
龙川
县令。从某些角度看来,
河源
也算是岭南的根。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
广东
人,能够在欣赏着风光的旅途中追寻着岭南的历史,显得格外有意思。
Day1 探瑰丽非遗花灯,寻旧日红色记忆
从
广州
出发到
河源
全程高速,到达第一站——忠信镇的时候刚好是中午,于是我们决定先去找吃的。既然来到了
河源
就应该尝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我们就挑了一家特色小店走了进去。
因为是午饭时间,小小的店铺内坐满了人。看见周边的顾客都会点一份八刀汤,我们也有样学样各自来了一份,价钱也很实惠,单人份的八刀汤只要15元,一份米粉1元,份量还是挺足的。
问了店主才知道,八刀汤是
河源
紫金
县的名菜,以客家土猪为主料,在猪的身上挑选出猪心、猪肝、猪肺、猪舌、猪粉肠、猪腰、隔山衣、前朝肉8个部位,各切一份,然后放入水中煮开,再放入少许的盐、胡椒粉、味精,加盖闷煮10分钟,掀锅盖,见猪件绽开如花,盛进葱花垫底的大汤碗中即可。汤带着淡淡的胡椒粉味道,喝起来很暖和,特别适合秋冬食用。
忠信花灯博物馆——国家非遗文化瑰宝
午饭过后,我们就前往第一个参观点。之所以选择这里作为第一站,是因为我听说这里有一项国家非遗文化瑰宝——忠信花灯。在古代,人们常常以吊灯的方式祈求祖宗的保佑,以求得香火不断,子孙满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
河源
地区又以忠信花灯最为著名,所以是必打卡的地方。
忠信花灯博物馆
在忠信人民广场上,到处都挂满了色彩鲜艳的花灯。
忠信花灯博物馆
忠信花灯是一种以红色调为主的民间灯彩艺术。它起源于宋末元初,兴盛于明清,其基本结构多呈柱形,多用竹编骨架,有四角、六角、八角、十二角等。
忠信花灯博物馆
忠信花灯博物馆位于中心人民广场的忠信文化站二楼,就在忠信人民广场上。
忠信花灯博物馆
忠信花灯博物馆
忠信花灯博物馆
博物馆里展示了各式各样的花灯,都是以红色为主色调。
忠信花灯博物馆
忠信花灯从上到下分为灯盖、灯身、灯裙,从里到外一般有2至4层,花灯的外层配以剪纸、图案、纸穗等,灯裙则由各种各样的花案彩色灯带组成,灯内装置有各种形象的画片旋转流动,使得整个灯饰五颜六色,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
忠信花灯博物馆
在博物馆里还有一些栩栩如生的蜡像,向游客展示着花灯制作的过程。
忠信花灯博物馆
忠信花灯博物馆
忠信花灯博物馆
忠信花灯博物馆
另一侧,用图文的方式介绍了花灯的起源、习俗、分类、制作方法等知识。
忠信花灯博物馆
忠信花灯博物馆
忠信花灯博物馆
忠信花灯博物馆
博物馆里除了展示了花灯相关的内容之外,还展示了
连平
当地的一些文化和习俗。
忠信花灯博物馆
如
连平
八音、花灯喜宴等。
忠信花灯博物馆
阳明博物馆——阳明心学“天人合一”
阳明博物馆(
和平
县博物馆)设在
和平
县东山岭的阳明公园里,是为了纪念明朝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王守仁(王阳明)而建立的,来之前就有听闻,由于当年
和平
县是由王阳明奏请而立县的,因此,为了纪念他,不仅将境内的羊子埔改名为阳明镇,还建立了阳明公园和阳明博物馆。
阳明博物馆
阳明博物馆
阳明公园有一条壮观的666级的登山天梯。爬上天梯后,一片开阔的广场现于眼前,明朝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王阳明的塑像伫立在广场中央。
阳明博物馆
王阳明是明朝重要的思想家哲学家,他的学说被称为阳明学,阳明学更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知行合一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阳明博物馆
阳明博物馆
仿明代宫殿建筑风格的博物馆在其身后展开。在博物馆里,能看到王阳明与
和平
县有关的史迹、文物资料和民间传说等展陈,让人感受到王阳明与
和平
的深厚羁绊。
阳明博物馆
博物馆主要分为历史文化展馆、红色记忆展馆、王阳明专题展馆三大部分。
阳明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