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小众多元的小城__江门•台山阅读:1.3w/16
相关目的地:台山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84928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2022这一年,因为疫情,2月底取消了一次
福建
行,3月底取消了一次
贵州
行,9月中又取消了一次
四川
行。别说出国,出省都难。于是倒给我憋出了一个省内小众景点游
一次偶然间在网络上看到一张满树红花的照片,让我知道了这座小城--
江门
•
台山
。又进一步去了解,发现
台山
竟然是个宝藏旅行地呀~
台山
市,系
广东
省
江门
市代管县级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 ,距离
广州
132.9公里。
一组预告图,看看
台山
都有嘛?
【有绚丽如火的凤凰花】
【有庭院深深的洋楼民宿】
【有民国风情的骑楼建筑】
【有让子弹飞、狂飙取景地的梅家大院】
【有镜平翠绿的丝绒稻田】
【有乡野田间的咖啡店】
【有乡村山前的蜿蜒小路】
【有散落在稻田间的古色碉楼】
【有喝咖啡吹海风的沙滩海岸】
【有可露营观日出的风车山】
【有历史沉淀烟火气的步行街】
还有很多...
话不多说,来一起看看这个小众又多元的小城--
台山
吧~
中国第一侨乡 --台山的历史
这一part主打文字,可能会比较乏味
。感觉这段文字太长的,不妨先往下看,当你看完
台山
那么多华侨捐助建筑后,可能会对第一侨乡的历史感兴趣,再回过头来看看这段历史背景介绍,就会发现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小城
我去
台山
之前也没有研究
台山
的历史,是去过后,发现
台山
到处是华侨捐献的旧校址、废圩、旧建筑,就觉得很奇怪,感觉这是一个华侨捐献下建起来的小城,又隐约感觉到这个小城应该有一段很繁华的历史。所以回来专门查了一下
中国
第一侨乡的历史,诶~看的津津乐道
以下文字摘自网易新闻,叶克飞《银信是什么?它藏着一个近代
中国
城市现代化奇迹》
曾有一篇名为《
台山
:一场尘封百年、戛然而止的现代化》的文章,指出
台山
城市化进程的奥秘:“如果说
澳门
、
香港
、
上海
、汉口是中外条约体系下‘因商而兴’的城市化;
北京
、
开封
、
洛阳
、
西安
是
中国
集权体制下‘因官而兴’的城市化;
那么,遍布
台山
的侨圩城镇网络,则是一种典型的‘因居而兴’的城市化。”
所谓“因居而兴”,是指
台山
华侨将积蓄汇回家乡置业,带动了家乡的城市化进程。这可以说是
中国
最早的“农民上楼”运动,在侨汇支持之下,一个个模仿西
方城
镇格局的新式村落平地而起,一栋栋洋楼成为
台山
人的新居所,地价也随之暴涨。
台山
当年侨汇之巨,实在令人惊讶,仅仅1930至1937年间,
台山
每年侨汇就达3000万美元,区区一个小县城就占全国侨汇的1/3份额。
台山
华侨捐建了九十多所乡村新式学校,是近现
代县
域教育的奇迹。当时这些学校的校舍和设备师资,许多
大城
市都无法相比
1904年,在
美国
的知名商人陈宜禧毅然回国,在家乡
台山
主持建造了
中国
第一条由国人自筹经费、自行设计、自行修建和管理的民营铁路——
新宁
铁路。
铁路的开通运行使得运输更为便利,
台山
圩市迎来了侨资投入的高峰期。其中,
新宁
铁路沿线便有四十多个圩(圩是乡民们在约定时间里将货物集中在空阔地带进行交易,北方称为“集”)。
这段时间
新建
或重建的侨圩,都以西
方城
镇格局为参照,建筑也大量吸收西式元素,而且风格跳脱,将
罗马
式、
希腊
式、哥特式和巴
洛克
式等建筑风格杂糅,形成如今可见的侨圩样貌。最能代表
台山
侨圩的当属《让子弹飞》的取景地之一——汀江圩,也就是俗称的梅家大院。
台山
无论侨圩还是村落,大多十分规整,百年前便已呈现出现代城镇格局。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它们与
中国
传统集市和村落大不相同,华侨和乡民从一开始就接近西方国家的资本运作方式,采取集资入股的方式,建立基金、制定章程、统一规划后进行施工,建筑的高度、深度和公共空间都有标准。
一直以来,侨汇都是侨眷赖以生存的重要经济来源。同时,侨汇还是
台山
经济发展、公益事业的重要资金来源。
台山
侨批数量虽然不是最多的,却有着独特性。它不仅仅为侨眷提供了生活资金,还可以“办大事”,
比如
建碉楼、建学校、建医院等。这是因为
潮汕
地区的华侨主要集中在
东南亚
,
台山
地区的华侨除了一部分流向
东南亚
之外,更多流向北美和澳洲等发达国家,经济实力更雄厚,寄回来的侨汇也更多,因此可以进行各种投资,像梅家大院就是侨汇的产物。
台山
无疑是幸运的,在那个
中国
城市化进程缓慢的年代里,它却迎来了高速发展。当时困扰
中国
城市化进程的两大因素——观念与资金,在
台山
偏偏都不是事儿。
教育领域表现尤为明显,
台山
是
中国
最早抛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城镇之一,早在上世纪初就开始陆续兴建由侨资支持的新式学校,密度之大冠绝
中国
。如今在
台山
,仍然散落着八十多间民国时期落成的乡村新式学校,校舍之精美、设施之齐全、区域密度之大,绝对是全国第一。虽然多半已经破败,但仍可见旧日荣光。正是海外华侨带回的新观念,使得
台山
人早早认识到新式教育的进步之处,并早早拥抱时代。
台山
的城市化进程,起步便是难得的高标准。它完全以西
方城
镇格局为蓝本,无论是自然村落的规划,台城街道的建设,还是汀江圩之类的圩市,处处可见现代城市的理念。即使放到今天,它仍然可算是
中国
城市建设的标杆。
但
台山
的没落来得太快,甚至直到今天仍未恢复元气。有人将之归结为上世纪上半叶的动荡时局,可这肯定不是唯一原因,也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台山
的城市化进程存在着先天不足,它过于依赖侨资,而且侨资的使用从盖房子开始,进而通过居住环境的改变、聚居地的调整,开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交通建设,此外还有医院、学校和通信等配套设施。由此兴起的商业繁荣,无法掩盖本地工业化程度的严重滞后。
中国
的城市化进程,既有
台山
这样的昙花一现者,也有持久的进步者。晚清以来涌现、至今仍然屹立不倒的
新兴
城市,无不以工业作为基础,
武汉
和
青岛
都是明显例子。
这恰恰是
台山
的不幸,它过于超前,却没有足够的基础可供支撑。当侨资因时局动荡而中断时,一切便难以为继。如今那些荒废破败的圩市,只能记录
台山
曾经的辉煌,而这样的辉煌,当年便是异数,以后也不会再有。
在台山住哪里?
没想到这样一个小城,竟然藏着几家十分优秀的民宿。
早年间华侨在
台山
捐建的一些学校,后期荒废了,这两年随着
台山
旅游业的发展,一些热爱生活的人回到这里,把荒废的学校重新改造成了民宿。这些学校本是一些中西方特色的洋楼或碉楼,加上一番精致的改造,作为民宿倒是再合适不过了
这里列出几个供大家搜索参考:
1【玄潭•原舍民宿】
2【光大雅舍民宿】
3【望岗碉楼民宿】
4【四九学院民宿】
除了民宿,就是酒店。
民宿主打景色情怀,酒店则是主打舒服喽!
从凤凰花开的5月到暴雨倾盆的6月再到烈日高照9月,3个月里每个月都有一个周末是去
台山
度过的,第一次选择了玄潭原舍民宿。后两次都选择了渤海酒店万达店,都五星推荐~
【一】玄潭•原舍民宿?????
玄潭原舍 ,位于
江门
台山
市四九镇玄潭村。
玄潭原舍的前身是玄潭学校,是一栋融合了欧美建筑风格和岭南建筑风格的洋楼。
门票:免费
民宿:500~1500/间
据民宿管家说,平日民宿都是满房的。那日,竟然只订了我们一间房。
管家热心的要给我们升级房间,但是我还是更喜欢原订的房间--日夕佳屋
民宿的前台接待厅是个书房也是个茶室
桌上摆放着新鲜的水果和鲜花
窗外种植的滴水观音和室内格子窗融为一体
油画一般 ,妙哉妙哉~
民宿里每个角落都有房东用心布置精致的花草与小物品
早餐和下午茶水果 ,都有管家安排供应。
看过一个早期老板娘的采访,她说民宿的管家都是附近的村民,原来她们只会务农,现在她们会插花,会做咖啡...,她觉得很欣慰
这里有占地2亩的花园与庭园
百年老榕交融相守,四季鸟语花香。
“一方庭园深幽处,半卷闲书一壶茶”,
正是玄潭•原舍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