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湘西 | 沿最美生态公路探索阅读:2898/37
相关目的地:湘西
出发时间:2022-10-01
出行天数:5 天
人均:1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005701.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人退休以后,突然没有紧张的工作,有大把的自由时间需要打发,可能不适应,手足无措,心里空空的,若不能很好地调适,身体可能会出现某些状况甚至生病。其实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事例,上班时身体好好的,棒棒的,退休几年后,身体垮了!
这就涉及一个社会问题,退休以后如何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
我是孟舸,刚刚退休。79年上大学,83年参加工作,革命工作近40年!
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喜欢摄影,虽然工作出差跑遍祖国大地,也算是空中飞人,但基本上是完成工作任务即离开,没有时间和心思游览当地名胜古迹、旅游胜地,也没有闲心去领略当地风土人情!
我喜欢自驾、喜欢摄影,前些年,小孩上大学读研期间,如遇长假,如五一、国庆、春节等,如果没有其他安排,尽量安排出游,虽然精心挑选出游路线,但假期还是人太多,时间卡得死死的也只能走马观花,总之不那么尽兴。
记得有人说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从退休开始,在某种意义上有他的道理(安慰自己而已)!
退休后,时间自由了,如何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就摆上日程。我们自己认为还不那么老(重点:自己认为),身体还可以,我们夫妻俩计划花5—10年时间去国内外旅行。
有了计划后,我们便是盖上书查询的常客,浏览了很多前辈的游记、攻略等,收获很多很多。关注和学习像山峰不会写游记等蜂首大神,成为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同时,我们也计划写游记攻略以回馈盖上书查询,帮助更多的人,同时也是我们旅游的记忆和回味。
2022年国庆几天假期,我们计划开始退休旅游生活的预演。由于疫情原因,本次旅游目的地选择在本省的旅游胜地—
湘西
,也是对宣传家乡尽一点绵薄之力,同时也作为盖上书查询游记的开篇!
浦市古镇
矮寨镇
历史文明的产生与自然地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湘西
地处
湖南
省
西北
部,位于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处,武陵山脉由北东向南西斜贯全境,构成千峰耸立、气势磅礴的武陵山系。在山地之间,又环绕着成百上千条大小河流,似道道天然屏障,使
湘西
远离中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自然地理环境。地貌的多样,又造成了局部小气候多样和物种多样,为
湘西
地区物产和文化的多样奠定了可靠基础。
湘西
地区在清朝之前一直游离于中原政府的统一管理之外,政府指派的土司是当地的最高统治者。直到清朝中期改土归流完成之后,
湘西
和外界的联系才逐渐增多。
湘西
文明,不仅包含了大众认知中的多神信仰、巫术体系等神秘学说,其中尤其以赶尸、放蛊、辰州符最为著名。同时歌舞精神、自由意志、以及敏感浪漫的生活态度等也都在其中。正是特殊的自然地理,造就了神秘的
湘西
,并且让它拥有了如今这般卓尔不凡的底气。
湘西
具有优良的红色基因,为
中国
革命的胜利、新
中国
建立创建了不朽功勋。
贺龙元帅出生于
湘西
,两把菜刀闹革命,夺取了反动派的武器,组织起一支农民革命武装。与周逸群、段德昌等创建了红二军团和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计划向
湖南
湘西
地区进行战略转移,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为确保中央红军的转移行动,调动和牵制敌人,1934年8月7日,任弼时、萧克、王震等领导的红六军团奉中革军委命令突围西征,为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探路。历尽千辛万苦,付出惨重代价,红六军团终于于10月24日与贺龙、关向应领导的红三军(会师后恢复红二军团番号)胜利会师,并创建了湘鄂川黔根据地。1935年11月19日,红二、红六军团主力1.7万余人离开湘鄂川黔苏区开始长征。
1949年5月,国民党反动政权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蒋介石将剩余的90万人马,布防在西南地区,意图坚守
四川
,保住
云南
,拖延时间、伺机反攻。
1949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命令:刘(伯承)、邓(小平)率二野主力于9月取道
湘西
、鄂西入川,解放大西南。
二野主力15万余人向
湘西
集结,进军西南。
龙山县八面山
由于疫情还未结束,因此这次计划尽量不去人众的著名景点,如
张家界
、天门山、
凤凰古城
、
芙蓉镇
等,同时作为喜欢摄影之人,一直信奉“最好的风景在路上”的格言,因此这次做攻略时,主要沿
湘西
的最美风景公路,将各景点和古村落串起来,可以充分领略
湘西
美丽的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也因为这点,虽然回家后被授予黄码,但我们与凤凰城区由于突发疫情而采取的静默管理擦肩而过,后面细听分说!
这次选择的风景公路包括:
▶
泸溪
县最美县道—白浦公路X041
▶
湘西
州最
美国
道—吉泸线G319
▶大龙洞公路
▶龙山最美风景路--县道X011
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沿江而行,有水则有灵性、有水则有古村落。
洛塔地质公园
沿
泸溪
县的最美县道--白浦公路X041,从
泸溪
县
白沙
就可以到浦市古镇,全长21公里,一路沿沅江而行,风景独好。
浦市古镇位于
湘西
州
泸溪
县东南部,坐落于沅江边上,在古代这里曾是军事重镇,历史上是
湘西
四大古镇之首。曾经这里墙橹间错,商贾纵横,素有“小
南京
”美称。
浦市古镇是一个因军事而立、因商业而兴的古镇。
依山傍水而建的浦市古镇,沿着岸线便建有大码头十三座之多,私人小码头数十座有余。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沅江,又称沅水,长江流域洞庭湖支流,流经
贵州
省、
湖南
省,是
湖南
省的第二大河流,干流全长1033公里。
沅江流域涉及
贵州
省、
湖南
省、
湖北
省和
重庆
市的63个县(市、区)。沅江流域大多为贫困山区,少数民族分布较广,城镇化水平普遍较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浦市古镇
屈原曾溯沅水而上抵浦市,后来屈原投江,浦市人民知道之后,伤心不已,更是以赛龙舟、闹沅江、驱鱼虾来纪念屈原。
浦市古镇
那天晚霞时光,正赶上镇上举行欢度国庆广场舞比赛,还有拉丁舞表演,水平真的不错!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那天晚霞非常漂亮,只可惜专注拍摄广场舞,没有时间去寻找好的地景。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石堤坝就是一座城墙,抵御水灾的屏障,是守护着这座千年古镇的门神。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这是当地人手工制作的糯米粑粑,红色的,一种传统食品。
浦市古镇
这里的居民主要是苗族,到处可以看见当地人背着背篓。
湘西
妹子宋祖英的歌曲“小背篓”唱出了背篓的韵味,“童年的岁月难忘妈妈的小背篓”、“多少次睡在背篓里,尿湿了妈妈的背”、“歌声中妈妈把我背下了吊脚楼”。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浦市古镇
岁月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