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荻花秋瑟瑟,醉美那翩然而至的浪漫嫣红——十一国庆,天辽地宁的赏枫之旅阅读:2725/2
相关目的地:本溪
出发时间:2023-09-30
出行天数:6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97733.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每个人心中都会有一段关于旅行的别样情愫——或是烟笼寒水月笼沙的
江南
温婉之情;或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塞北壮丽之意;亦或是秋景瑰艳、尽寒霜色流丹,令人心醉的北国红枫之景......
唐代诗人杜牧《山行》中云,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于是,2024年9月,身未动而心已远的我们把“停车”的目的放选在了
辽宁
小城——
本溪
。
九月中旬,兔导游和鼠策划上线。我们并不想把此次行程安排的过于紧凑,主打一个自在、闲适、悠然的心态,带着爸妈来一段慢旅行!
一、沈阳晚秋、盛京年华
2023年9月30日
如果说除了故乡,我们对哪个城市更熟悉?那恐怕非
沈阳
莫属了。
说起
沈阳
,其实我更喜欢它“盛京”这个名字——作为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都,自清太祖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迁都于此,到皇太极称帝建立大清王朝,历史用浓墨重彩的笔触给这座城市留下了颇多极具观赏价值的古迹——故宫、清福陵、清昭陵,它们的建筑规模虽并不庞大却更具少数民族皇家宫殿、园林的韵味。透过这布满青苔的一砖一瓦,那映衬着夕阳而闪闪发光的琉璃金瓦无不透露着历史的斑驳与沧桑,同时又奇异般地碰撞出这座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独特魅力。
1、清昭陵
清昭陵,是清太宗皇太极与孝端文皇后
博尔
济吉特氏的陵墓,因其地处
沈阳
旧城之北,俗称北陵。始建于清崇德八年至顺治八年基本建成,同年葬太宗皇太极于陵内,顺治元年(1644)定陵号称昭陵,顺治七年(1650)孝端文皇后入葬,顺治八年(1651)陵制初备。此后,康熙、乾隆、嘉庆等朝又多次增建和改建,成为
清盛
京三陵中规模最大的建筑群。清昭陵占地48万平方米,现存建筑38座(组)。作为清朝兴起之初营造技术水平的代表建筑,清昭陵基本沿袭了明代的皇陵规制,陵寝建筑的布局遵循“前朝后寝”的原则,自南向北由前、中、后三部分组成,其主体建筑由中轴线对称排列。昭陵的建筑形式又融入了满族兴起时期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是一座独具风格的清代皇家陵寝建筑群。
清昭陵占地48万平方米,由南向北依次为:
前部,从下马碑到正红门,包括华表、
石狮
、石牌坊、更衣厅、宰牲亭;
中部,从正红门到
方城
,包括华表、石像生、碑楼和祭祀用房;
后部,是
方城
、月牙城和宝城,为陵寝的主体部分。
清昭陵是清朝第二任帝后——清太宗皇太极及孝端文皇后
博尔
济吉特氏的陵墓,是清初“关外三陵”中规模最大、气势最宏伟的一座。园内古树参天、草木葱茏、红墙耸立、金瓦夺目,充分显示出皇家陵园的雄伟威严与古典园林的清雅、秀美。
皇太极广场
广场上矗立着大清开国君主爱新觉罗·皇太极的雕像——皇太极,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清早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位17年,执政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为清王朝迅速壮大并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
兴国
弘德
彰武
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驾崩于崇德八年(1643年),葬于
沈阳
昭陵。
昭陵前古树参天,盘根错节的老木静静守护着皇家的威严和那段英雄历史的挽歌......
牌楼,昭陵前部主体建筑,四柱三层由青石建成,雕梁画栋间透露着北方工匠精美却又粗狂的风格。
网盘中的老照片——八年前的我们,故地重游,生活依旧是幸福的模样!
牌楼下的
石狮
——威严地睥睨着脚下的土地。
岁月与风霜抚平了雕琢的棱角,却又沉淀出历史的厚重与沧桑......
正红门——昭陵陵寝的大门,两侧分为东西跨院,东为更衣厅、西为宰牲亭。
很喜欢这红墙黄瓦下的雕刻,虽已斑驳但仍精巧绝伦。
仿佛是历尽了岁月的美人,年华不在却又风华依旧......
被偷拍的兔小姐
穿过正红门,就是南北笔直的“神道”。神道两侧由南向北,依次立有华表一对、石
狮子
一对、石獬豸一对,石麒麟一对,石马一对,石骆驼一对,石象一对——统称“石象生”,用于彰显墓主身份等级地位,也有驱邪、镇墓的含义,是皇权仪卫的缩影。
神功圣德碑亭
又名“大碑楼”,建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方形重檐歇山式建筑。内立巨形石碑重达10万余斤,碑额用满汉两种文字镌刻“大清昭陵神功圣德碑”,碑文共1810个字。由清初著名文臣高士奇等撰拟,记载皇太极生平伟绩。
经过岁月的风霜,石碑上的文字已然斑驳,一代帝王的文功武治都化作无字的千古史册,任功过都留与后人评说......
隆恩门——
方城
的正门,方台式砖石结构,单体拱形门洞。门楣正中有石刻门额,用满、蒙、汉三种文体竖刻“隆恩门”三字。隆恩门上建高大的三滴水歇山式门楼,俗称“五凤楼”。可登高远眺,俯瞰整个昭陵全貌。
繁复的雕花彰显了皇家的威严与奢华,行走其中,敲击着每一块城砖发出的闷响,都仿佛是一段历史洞开的沧桑绝唱。好爱这种青砖与琉璃的斑驳感,是沉积、是浑厚、是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却又经久不衰、源远流长的悠扬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