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皖豫自驾游(十九)——铜陵市天井湖公园、安徽“四大商埠” 大通古镇阅读:822/15
相关目的地:铜陵
出发时间:2023-04-29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9151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行程安排:
4月28日:九华山——
铜陵
市,住
铜陵
市。
4月29:
铜陵
市——
大同
古镇——三和古镇——
合肥
市,住
合肥
市。
因为从九华山游览下来,根据行程安排就近顺路的城市就是
铜陵
市,我一直想来
铜陵
看看,所以在
铜陵
停留一晚,我第一次来到
铜陵
市,在这里留下了我的足迹,第二天简单的游览了
铜陵
市著名公园——天井湖、长江江心古镇——大通古镇,所以就有了这篇简单的游记。也因为一个人来到了一座城。
天井湖边的
铜陵
逸扬银湖宾馆:
关于铜陵:
铜陵
市,别名定陵、义安, 位于
安徽
省
中南
部、长江下游,北接
合肥
,南连
池州
,东邻
芜湖
,西临
安庆
,是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和皖
中南
中心城市。
铜陵
坐拥长江黄金水道,水运交通便捷。
铜陵
是一座风光秀美、人文荟萃的宜居城市,万里长江穿境而过,“山水林田湖”俱全。
铜陵
市滨江大道中段
临江
风光:
铜陵
历史悠久。因铜得名、以铜而兴,素有“
中国
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新
中国
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出自
铜陵
。铜文化已成为城市文化的核心元素,铜经济已是城市最具特色的强市之基,铜雕塑享誉全国,这里是“
中国
古铜都”
铜陵
历史悠久,人文荟萃,采冶铜的历史绵延3000余年,早在旧石器时代
枞阳
县就有先民定居和生活,是
桐城
派文化的发源地,有陈氏宗祠、战国墓文化遗址、汉武帝射蛟台、三国吕
蒙城
遗址、千年
江南
古埠大通古镇、太平天国
枞阳
会议旧址望龙庵等遗存丰厚。拥有天井湖、浮山、旗山汉武文化生态园等,白荡湖、菜籽湖、枫沙湖、陈瑶湖和市区东湖、西湖等湖泊水质优良、星罗棋布。世界上首座利用半自然水域条件对国家一类重点保护动物白鳍豚进行养护的基地坐落于此。
来到
铜陵
想去的地方很多,但因时间关系只去了天井湖和大通古镇,因为是从九华山过来,九华山离
铜陵
也就60公里,九华
山阴
天,来到
铜陵
一样是阴天,第二天游览天井湖和大通古镇,一样是阴天。目前大通古镇免门票、免费乘坐轮渡过江;天井湖属于
铜陵
市内城市公园,没有门票。
铜陵市——天井湖
铜陵
市的天井湖位于五松山脚下,湖面阔八十公倾,有山峦环之,湖光水色,相映成趣。两条曲曲折折的长堤将湖分为东湖、南湖、北湖等三湖。此湖上有水源灌入,下与长江贯通,故水质清澈。南湖湖心有一岛,岛上有一口井,井水终年高于湖面两米多,湖水涨则井水涨,湖水落则井水落,为一奇观,人称可诠“井水不犯河水”之说。相传井水由天而来,供过往神仙小憩品茶之用,故名“天井”。后人于井上筑阁以护之,名为“通天阁”。
铜陵
市天井湖游览图:
天井湖位于市区主干道长
江西
路北侧,以堤山自然分割为东湖、南湖和北湖,三湖水面通连,距铜官山约5公里。湖中有一口“上通天,下
通海
”的井,名曰天井。湖因井、园以湖而得名。天井是坐落于天井湖公园的一大奇观,因地下涌泉,终年高出湖水面2米左右。
这里还有美丽动人的两种传说:一种是讲,相传很久以前,一位仙界窃贼到铜官山盗窃镇山之宝,船行至天井湖,被守山老神发现,遂学鸡鸣,一时四野雄鸡纷纷引吭啼叫,贼神情急逃避,一篙撑穿湖底,成为天井。另一种说法是讲,
东海
龙王小女,一日偷偷出游,避开江海,取道天井,到湖面畅游,见一憨厚打鱼郎,顿起爱心,遂变成美丽的海螺,被打渔郎网住后,打鱼郎不忍卖钱买米奉养瞎眼老母,放养缸中,自此家中出现奇事,缸里不缺米,灶间有柴烧,小伙子早出晚归,总是锅里有热饭,碗里有热菜。一日,打鱼郎临近中午突然归来,见一位年轻貌美女子操持家务,谜底从此揭开。正当一对有情人欢欢喜喜、恩恩爱爱之时,龙王派遣恶龙寻找小女,得见真情,遂用暴力胁迫其返回龙宫。龙女不从,拼力争斗,恶龙仗势行凶,想吸干湖水,旱死禾苗,擒住龙女。龙女遂变一巨大海螺,从天井倒吸海水,决心“不作仙界金玉叶,誓保人间活命泉”,于是力竭身亡,化作今市区松柏长青的螺丝山。
这里被称为“三千画卷”,可以想象如果蓝天白云下应该是多么美的风景。
建园伊始,环绕涌泉建造成天井,垒石筑土,建成中洲岛(另建
南岛
作为配景)。后在中洲岛建通天阁,引井泉经龙嘴流落小池,再滴落湖中,以示水位落差。环湖有七座各具特色的山丘。先后建成儿童乐园、旱冰场、游船码头、天井茶室、溢沁园及长廊水榭、九曲桥、通天阁、山谷碑林、牡丹园等30多处游憩场所和风景点,可谓名山与胜水竞秀,新景与古迹争辉。具体可分为“五松胜游、夜吟闻杵、木鱼红鳞、三千画卷”等八大风景区。其中,“五松胜游”自公园大门至南湖九曲桥,陆地面积最大,五松山雄峙其间,为公园主景区。
天井岛,通天阁:
天井岛,通天阁,因需要坐船才能登到,我来的时候公园游船还没上班,所以也没能登岛看天井:
唐代大诗人李白两次来游,流连忘返,感怀高吟,先后写下了“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应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等赞美
铜陵
的不朽诗篇11首。诗仙首次来游,便在五松山上筑室读书,寓居游憩,是为五松书堂。 宋代大诗人苏轼、黄庭坚追寻诗仙足迹,游历五松,也在山上建亭游憩酬唱,是为苏黄吟诗亭。名宦李纲、著名诗人王十朋、林楠以及元、明、清历代墨客名流,也纷纷慕名而来,拜谒太白祠堂,赋诗抒怀纪胜。五松书堂屡毁屡建,宋代改建,易名李太白祠堂;明代重修,改称太白书堂。由于天井湖公园诗情画意、令人心醉,已故著名书法家张恺帆曾泼墨挥毫:“绕堤杨柳万千株,山外有山湖外湖。到眼风光皆画卷,
铜陵
未必逊姑苏。”
铜陵市千年江南古埠大通古镇——大通古镇
铜陵
市郊区的大通镇,大通,古名澜溪。镇东毗邻
铜陵
县天门镇,南以青
通河
与
池州
市为界,西隔长江与
安庆
市
枞阳
县相望,北连
铜陵
市区。据宋代《元丰九域志》记载,它早在北宋开宝八年(即公元975年) 之前就已正式建镇,其建镇历史至今已超过一千年。南宋诗人杨万里所著的名诗《舟过大通镇》,是其进入文学作品的早记载。
大通古镇背负长龙山,面对长江,江心有和悦洲阻缓江流,江岸有长江四矶之一的羊山矶屏障阻风,既能停泊船只,又能保障,遂形成往来船只理想的泊岸栖息之所与长江下游的良港之一。正是这种优越的地理区位,才得以让大通一千多年来几度繁华。因此在历史上,大通曾是一座名蜚中外的
江南
水乡重镇,是与
安庆
、
芜湖
、
蚌埠
并称的
安徽
“四大商埠”,有着“小
上海
”的美誉。
一日行程推荐:天主教堂钟楼---和悦老街---江豚养护场---澜溪老街---龙泉古井---大士阁。
我今天还要去
三河
古镇,然后住
合肥
市,时间关系只去了和悦老街、澜溪老街:
和悦老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