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萧条——冬至前马鞍山郁闷半日游阅读:1913/57
相关目的地:马鞍山
出发时间:2022-12-21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11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97717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马鞍山半日游
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空忆谢将军。
余亦能高咏,斯人不可闻。
明朝挂帆席,枫叶落纷纷。
———————李白《夜泊牛渚》
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所写,说是五律,其实根本不符合律诗的规范,但人家是诗仙,不符合也不能怎么着,也能成名篇。他夜泊江岸,对月怀古,吐槽怀才不遇,但更多地是对未来很向往,踌躇满志。一般诗人在“夜泊”时都会思如泉涌,写出好诗,停靠的地方也能跟着诗出一下名,像枫桥、秦淮、
建德
、
瓜州
、北固山、西津渡,还有这个“牛渚”,就是“采石矶”。
采石矶在
安徽
省东部重镇
马鞍山
市,长江边上,名气很大,和
岳阳
的城陵矶、
南京
的燕子矶合称“长江三矶”。“矶”,大概指江边凸出一块的高地。(下图也是网图)
我最早知道“采石矶”,是小时候听评书《明英烈》。朱元璋占据和州,想到
江南
开辟根据地,选择从采石矶渡江。猛将常遇春打头阵,身先士卒,第一个冲上采石矶,杀败元将,成了这次渡江战役的首席功臣。另外就是“采石矶豆腐干”,名气也很大,只是吃起来似乎和外地的“茶干”也没啥区别。
淌瓶后的第三周,昨天,周三,小猫的网课只上了头两节,她的老师们全都“倒了”,很多人嗓子哑得说不出话,下面的课只好临时暂停。于是我们抓住时机,9:20,火速上车出发!目标就是采石矶。
我们学校早在12月8日就宣布停课,时至今日,同事们有三分之二也都倒了,我们是幸存者。中途加油,92号汽油已经降至7.54元,因为出行的人少啊。
合肥
距离
马鞍山
的直线距离并不算远,但是高速公路绕路,先走合芜高速,再转沪武高速,全程140公里。
这是
马鞍山
长江大桥,很长。因为江中有很大一片江心洲,叫“太白岛”,岛上有加油站,但现在该服务区临时关闭,幸亏提前加了。
这就到“江东”了,昔日项羽不肯过江东,我们一下子就过来了。从“采石矶”出口下高速,这时我才想起来预定采石矶景区的门票。原价68元,网购是55元,然而下单后要等一个小时才能生效!
二、太平府城
现在刚刚11点,我临时决定,先去
当涂
县的“太平府城”。沿途看见一座小山头上有座古塔,这是“
黄山
塔”。
从“太平府城”的北门“清源门”入城。您该问了:从哪儿冒出来一个“太平府”?且我慢慢道来。太平府是明朝设立的一个府,管辖
当涂
、
芜湖
、
繁昌
三县,府治在
当涂
县。而现在,
马鞍山
和
芜湖
都成了独立的地级市,
当涂
还是一个县。
当涂
是座古城,本名“姑孰”,这个名字一直持续到南朝的陈朝。后来隋朝大将韩擒虎渡江攻破姑孰,和贺若弼(上周刚在
全椒
看过“贺橹楼”)东西夹击都城建康,灭了陈朝,此后“姑孰”更名为“
当涂
”。
之所以这样改名,原因是此地北方遗民甚多,多从北方的“
当涂
”迁徙而来。那个“
当涂
”就是
蚌埠
怀远
县的“涂山”(我小时候去玩过)一带,是大禹的正妻涂山氏老家。此后南方的“
当涂
”越叫越响,一直持续到今天,而北方的“
当涂
”逐渐湮没,只剩淮河和涡河交汇处的“涂山”。打个比方,就像“
纽约
”赫赫有名,而
英国
的“
约克
”却默默无闻一样。
现在的城墙当然是
新建
的了,把
当涂
老城框了起来。绕城一圈护城河,这个非常难得。
护城河有三面是人工挖的,一面是天然的“姑溪河”——长江的支流。加上有长江天险做外围,古代的“姑孰城”可说是固若金汤。
快到冬至了,沿河的柳树变成了黄色,很美。
而今的太平府城也不完全是
新建
,它是在旧城遗址上复建,如同
大同
古城一样。其实复建也好,为了不该忘却的历史。
“姑孰城”最早建城可能要追溯到东晋的桓温,这里历来是
南京
的南大门,“京畿重地”。桓温以姑孰作为威胁
京都
的屯兵重地,野心昭然若揭,如果不是病故,大概率会
成功
篡位。
水城门。这里整修的不错,虽是冬日,仍景色宜人。
只是一个人都没有,都在家养着呢,店铺、展厅的门都关着。还好,城楼还能登。
城楼很雄伟。说到太平府,有一出非常著名的经典京剧《战太平》。也是《明英烈》里的故事:朱元璋手下大将花云,苦守太平府,力战陈友谅,城破,花云宁死不屈,被陈友谅绑在旗杆上乱箭射死。
很巧,一周前我在江北的
全椒
刚走过“太平桥”,经过“太平古城”,现在又来到
江南
的“太平府”。看来
南京
的外围自古就是征地之地,老百姓渴望太平啊。
当涂
的最
大名
人就是李白。关于李白的出生地还有争议,而他的葬身之地毫无争议,就在
当涂
县,城南有个“李白墓”,远了点,这次没去。另外,《千字文》的作者周兴嗣也是
当涂
人,“世居
江南
姑孰”,
当涂
现有“千字文书院”。《千字文》可是汉文化的密码啊。
“陶小妹
当涂
民歌传习所”。
当涂
民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级别很高啊。“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就是
当涂
民歌的起源。不过也是关门大吉。
远处的“
黄山
塔”露出头来。
当涂
有句俗语:“
当涂
小归小,三塔两浮桥”。三座古塔在老城周围鼎足而立,除了
黄山
塔,还有
凌云
塔、金柱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