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2日之长江三大矶之燕子采石阅读:1063/0
相关目的地:马鞍山
出发时间:2023-03-24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8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3085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在
南京
,正值周末,决定2日游,实际算时间也就1天。
T1 南京
南京
向左看,是
安徽
,
马鞍山
动车居然只要不到20分钟。
马鞍山
的5A景点是采石矶,下火车仅十几公里,决定一去。上网查了下采石矶,是长江三大矶之一,而号称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燕子矶居然在
南京
,以前从未留意过。既然已在
南京
,也去转转。
南站出发,已是下午近3点,地铁1号线有燕子矶站,但Baidu地图执着地给出在晓庄站下车转8路坐6站的选择,我也执着地在燕子矶站下,步行到目的地。实地考察,燕子矶地铁站去燕子矶公园在修路,但不算难走;只是稍有些辨不清方向,问了个大妈,指了方向也就很顺利了。全程1.1km,20分钟左右。
观音门
路遇观音门公园,正是花季,漫山的樱花、桃花、不知名的花和仿古的城墙挺吸引人,虽然不是周末,但不少游人。
摘自baidu:观音门是明代
南京
外郭城的一个重要城门,砖石结构,门宽三米多,建在两座山的山坳处,符合朱元璋“依山势而建外郭城门”的原则。观音门的得名,是因为附近有过一座观音阁。在外郭十八门中,观音门消失的时间最晚。观音门是1931年至1934年之间因为修建公路而被拆毁的。由于被毁时间较晚,观音门存世有多张照片。从老照片上看,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观音门墙体有一层白色石灰,遮住了内部的明城砖。内外门洞开得不一样大,朝城内的门明显比朝城外的门要大一号。门洞内里也有“观音门”横额。门口有一张长条凳,似乎是为过路客歇脚准备的,大门两侧还贴有两张告示。以长条凳为参考,当时的观音门高度至少超过六七米,显得非常高大。
观音门所在山势比周围略高,向北可以俯瞰燕子矶和长江,景色甚好。
燕子矶
燕子矶公园是长江边一处小山。网上查,矶是水边突出的岩石或石滩。长江越过
三峡
,奔涌而下到平原地带,江边有岩石突出应当是比较难得,形成独特的景致。燕子矶是长江三
大名
矶之首,有着“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称号。燕子矶山石直立江上,三面临水,形似燕子展翅欲飞,故名为燕子矶,在古代是重要渡口。燕子矶小山不大,单就大小比采石矶差不少,之所以有名,估计和历史有关。康熙、乾隆二帝下
江南
时,均在此停留。乾隆在此书有“燕子矶”碑。
燕子矶公园内立有燕子矶江滩遇难同胞纪念碑。1937年12月间,侵华日军在此地的江滩集体屠杀5万名以上
中国
人,使这里成为
南京
大屠杀的主要屠杀场地之一。
在燕子矶山上临崖处,有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手书“想一想,死不得”的石碑,背面尚有几行春风化雨,暖人心脾的劝诫语。这是当年在燕子矶乡晓庄村办学期间,听说经常有失意人来矶头跳崖,他十分惋惜,于是便带着学生在此竖了劝诫碑,此后确实感化劝导了许多失意轻生者。
燕子矶真的很小,一圈下来也不过半小时。
幕燕滨江风貌区
沿江走走,幕燕滨江风貌区,正是樱花烂漫时,落英缤纷。长江流至
南京
,已非常的舒缓,看似非常的普通。本来想走去上元门地铁站,但景致过于单调,放弃了。
T2 南京-马鞍山,马鞍山,马鞍山-芜湖-青岛
G2781
南京
南-
马鞍山
东7:37-7:53,仅16分钟,去到
南京
的一些下辖县市也不止这个时间。
安徽
的许多地方简直就是
南京
的后花园,比去
合肥
还要方便。后来还发现一些地市自己花钱,将
南京
地铁延伸了过去。
采石矶
网约车去采石矶北门。一路跟司机聊,得知
马鞍山
是个移民城市,因马钢而成市,因此城市本身并不如
芜湖
等历史悠久的城市沿江而建。路过,司机指点这是马钢的什么,那马钢的什么什么…有点去到
鞍山
的感觉。查攻略,大多推荐是北门,再坐景交去太白楼。选择从北门入是查地图看到北门边上有采石古镇,在北门口打眼看了下,觉得甚新,也没啥人气,放弃了。
来得够早,景区才刚刚开门,甚至景交还没准备好。提前一天在携程上买的票,比现买便宜13元。采石矶对
马鞍山
市民还是非常友好的,免费。登山的过程中,遇到不少本地人,全是免门票的。实际外地人并不多,山顶一大爷一眼就认出来是买门票的,看来甚是稀少。面对外来需要买票的游客,大爷有满满的作为
马鞍山
人的自豪感。
大门口偶遇一对
山东
济宁
来的退休夫妇,出来自驾游,本次行程计划是半个月。走到哪里,感觉好就停下来玩。不知等到我退休,是否能有这样的闲情,这样的身体,和过这样的生活。我们是反向而行,后来在太白楼门口又遇到了,相互拍照。
时间有点赶,预留了3个小时,原计划是坐观光车。但来得太早,观光车还没开,就沿着映杉湖走走。有登山的入口,正好一对情侣从山上下来,就顺口问了下,可以到山顶吗?有多远?得到没有多远的回复后,临时改变了主意,决定沿长江一侧的步道登山去山顶。
采石矶所在的翠螺山,海拔不高,仅一百多米,但从平地突兀,攀爬也略显费力。月牙形的锁溪河包围了山的东面,采石矶突兀地矗立在江边,
临江
绝壁,扼据长江要冲,水流湍急,地势险要。采石矶盛产五彩石,而又有“金牛出渚”,所以也叫牛渚矶。古代无数文人骚客到此吟诗作赋,最出名的莫过于关于李白。相传李白醉酒后赴江中捉月,溺死于采石。采石矶也因李白而出名,建有李白衣冠冢(李白的墓地就在不远的
当涂
),还有其雕塑。
沿小径而上,在“蜗牛尾”能看到江心岛尾部长江再次合流,眺望下方的长江,对面是
和县
,有轮渡来往于江上。虽过了油菜花季,但远处的田野仍泛着黄色,景色还是不错的。
过了蜗牛尾有岔路,一条直达山顶三台阁,一条沿江边走栈道。选择了栈道,先上三台阁,回来栈道没想好怎么走。沿江栈道起起浮浮,走起来还是有些难度的,但好在沿江,景色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