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暇之余,悠然游和县 ║ 一个有历史故事的地方,山川锺毓,人杰地灵。阅读:2502/2
相关目的地:和县
出发时间:2023-05-02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22346.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和县
,一座以“和”命名的城市。这里钟灵毓秀,历史悠久,名胜古迹星罗棋布,
和县
古老而又神奇,三千年历阳,人杰地灵,一千里和州,景美物丰。
和县
境内横江东流,天门
南雄
,豪梅西秀,龙潭北古。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滋养了这片土地,三四十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一具完整头盖骨化石的发掘,刷新了长江文明的历史,“
和县
猿人”头盖骨化石曾震惊世界,将
和县
推向了世界。龙潭洞文化遗址被誉为
中国
南方的
周口
店。
和县
山川毓秀、名胜棋布,西楚霸王项羽驻足于此,叹未尽之旧业,拔剑自刎于乌江;诗仙李白游历至此,驻足吟唱于天门山,写下气势浩荡的《望天门山》;一代文豪刘禹锡贬谪和州于居所“陋室”,在这里作出千古遗篇《陋室铭》;南梁昭明太子沐浴疗疾于香泉;明太祖朱元璋登临点兵于镇淮楼。
和县镇淮楼城楼
和县镇淮楼城楼
和县
古称历阳,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
中国
蔬菜之乡”。公元555年,南梁北齐在此议和,得名“和州”,辛亥革命后,改称
和县
。
刘禹锡纪念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这篇脍炙人口的文章,使位于
和县
的陋室遐迩闻名至今。
和县
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
和县
猿人”头盖骨化石、西楚霸王项羽拔剑自刎的乌江、李白驻足吟唱的天门山、刘禹锡贬谪和州的居所“陋室”、南梁昭明太子沐浴疗疾的香泉、明太祖朱元璋登临点兵的镇淮楼等自然和人文景观达20余处。
文昌塔
和县
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唐朝著名诗人张籍、宋朝歌豪杜默、爱国诗人张孝祥、清朝文学家陈廷桂、当代草圣林散之、
中国
奥运史上第一枚金牌获得者许海峰、
中国
科学研究院学部委员著名生态学家侯学煜等均是
和县
之骄傲。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因著名的“陋室”而得名,面积50多亩。1988年,
和县
投资近百万元,在陋室的“仙山”、“龙池”一带,建成一座“陋室公园”,山上建有江山一览亭、
望江
亭、仙人洞,池中建有临流亭、履仙桥等,周围筑仿清镂花墙300多米。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正门座南朝北,牌坊式门楼,“陋室公园”匾额,为
安徽
省著名书法家张恺所题。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公园
陋室——刘禹锡纪念馆
陋室因唐代著名文 学家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写下的千古绝唱《陋室铭》而名闻天下。陋室3幢9间呈品状,依山傍水,风光秀丽,主室斗拱飞檐,古雅别致,内有刘禹锡塑像。偏屋白墙黑瓦,简朴小巧,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整体布局典雅庄重,古朴生辉。1986年,陋室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禹锡纪念馆
1986年,由省、县拨款修葺,并建空花围墙一道。门庭“陋室”二字为诗人臧克家所题。
刘禹锡纪念馆
刘禹锡纪念馆
刘禹锡纪念馆
刘禹锡纪念馆
陋室正厅塑刘禹锡全自站像,上悬“政擢贤良”横匾,周围挂有全国、省著名书法家张恺帆、方绍武、司徒越、葛介屏、萧劳、要铎、文永华、江波等人书写的楹联和条幅及金石家,葛许光的印章条幅。主室走廊门旁有楹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两旁木柱上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楹联。
刘禹锡纪念馆
刘禹锡纪念馆
《陋室铭》由省书法家孟繁青仿柳体书,刻碑。
刘禹锡纪念馆
刘禹锡纪念馆
诗人的前半生,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科举官场上春风得意,文学才华令人赞叹。仅是因为“永贞革新”,触犯了各大官僚利益,刘禹锡被贬职为朗州司马,从此开启了他二十三年的贬谪生涯。
刘禹锡纪念馆
公元824年,唐代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刘禹锡既不高蹈出尘,又不哀伤消沉;既有积极进取的锐气,又有开朗豁达的心态。在和州,他住进了陋室,在仅能容纳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写下名垂千古的佳文《陋室铭》。
刘禹锡纪念馆
刘禹锡纪念馆
陋室为唐代长庆四年(824),著名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建。有铭,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并勒石成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
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宋王象之所撰《舆地纪胜》载:“和州陋室,唐刘禹锡所辟,有《陋室铭》柳公权书。”明代正德十年(1515)知州黄公标补书《陋室铭》碑文,并建有“梯松楼”、“半月池”、“万花谷”、“舞鹤轩”、“瞻辰亭”、“虚山亭”、“狎欧亭”、“临流亭”、“迎熏亭”、“筠岩亭”、“江山一览亭”等,俱遭兵燹。清乾隆年间,和州知州宋思仁重建陋室九间,民国6年(1917),岭南金保福补书《陋室铭》碑一方。室产有石铺小院和台阶,室后有小山,颇为雅洁,形似卧龙,苔藓斑驳,绿草如茵,林木扶疏。山下“龙池”,碧波如染,游鱼浮沉清晰可见。
刘禹锡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