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精华,西河古镇两日游阅读:2478/0
相关目的地:芜湖
出发时间:2021-11-01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5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490156.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芜湖
,春秋时,因“湖沼一片,鸠鸟繁多”而名“鸠兹”,属吴国。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前置县,因“蓄水不深而多生芜藻”始名“
芜湖
”。长江将市域划分为
江南
和江北两大片,青弋江、漳河、水
阳江
、裕溪河贯穿境内。
芜湖
山水相应,有半城山半城水之称。代表景色有
芜湖
十景。本次两日游主要游览
芜湖
老海关,西河古镇,赭塔等等多个古今精华景点。
下图为
芜湖
老海关
芜湖老海关
老
芜湖
海关位于
芜湖
市新芜区滨江北路,时代为清-民国。老
芜湖
海关为旧
中国
四十处海关之一,
1876年9月13日签订的《
烟台
条约》,1877年2月18日设立
芜湖
海关
辟
芜湖
为通商口岸,打开了
芜湖
乃至
安徽
开放的大门。“
芜湖
开埠,一方面使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侵入
安徽
,另一方面也使口岸城市获得一种新的发展优势,促进了口岸城市发展及城乡关系构建
选择
芜湖
作为通商口岸,一方面暴露了西方国家意图控制长江流域各城市经济的野心,一方面也说明
芜湖
在当时已成为长江流域中极具经济地位的城市之一。
“青弋江、漳河将
芜湖
与
皖南
腹地紧密相连,裕溪河可直通中原各地,长江又将
芜湖
与上下游重要城市相连,正因为
芜湖
特殊的地理位置,从南宋时期开始,这里便成为舟楫便利、商贾云集的城市,明清时期,封建政府相继在
芜湖
设立工关、户关等关税机构。
除了担负正常业务外,还秘密收集各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风俗等情报,称为海关秘密行政。每年
芜湖
海关年报《杂项》一拦内主要记载
安徽
各地各方面动态。同时,海关还广泛收集
芜湖
附近地区煤、铁、铜、锡等矿产分布情况以及宣纸制造的工艺过程。
“
芜湖
海关关廨大楼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近代海关建筑之一。”据
芜湖
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顾问、原总工程师葛立三考证,现存
广州
粤海关大楼建成于1923年,
武汉
江汉关大楼建成于1924年,
上海
江海关大楼建成于1927年。
塔楼正面二层高度设有一扇圆形舷窗,舷窗四周
大理
石装饰,上方拼接成拱券,下方石材浮雕绶带式样,造型精美。
大楼坐东朝西,面向长江,由两层主楼与五层塔楼组合而成,整体为砖木混凝土混合结构,红砖净缝砌筑,占地面积约497平方米,面阔约21.94米,进深约18.86米。主楼东、西、南三面设置外廊,以砖砌廊柱承重。
1882年,直隶总督李鸿章奏请将
镇江
米市迁至
芜湖
,
芜湖
米市形成,大米出口量迅速上升,大米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与
无锡
、
九江
、
长沙
并肩的
中国
近代四大米市之一
外廊式建筑是我国近代早期西洋建筑主要的建筑样式。对于
芜湖
而言,外廊式建筑是西洋建筑文化在
芜湖
传播的第一批产物,可以说是
芜湖
近代西洋建筑发展的起点。老
芜湖
海关大楼就是第一批建筑的典型代表之一。整体建筑风格是源于
欧洲
古典建筑的近代新古典式。
从建筑的四个立面和檐部、腰线、廊柱、塔楼等处的构件看,老海关的设计风格是在沿用
欧洲
古典建筑的基础上进行简化,除去了繁琐而过分华丽的装饰元素,更加注重线条的装饰效果和建筑的实用功能。
从高空俯视,整幢建筑呈正方形,屋顶采用四坡顶形式,呈“口”字形,原先为红色瓦楞铁皮铺设,现替换为红色钢瓦。
大楼廊柱分为单柱和角柱,檐下采用整块条石过梁,将廊柱串联在一起。柱头采用石块雕刻线条,虽比古典欧式中的多立克柱式简化许多,但装饰性丝毫没有减弱。
值得一提的是,中间柱采用单柱形式,边角用红砖砌筑起凸边,做出竖向凹槽,使廊柱呈现竖线条的立体感;角柱采用单柱与附壁柱混合砌筑,立面垂直砌筑五皮砖为基准面,一皮砖凹槽间隔,使角柱富有较强的雕塑感,同时视觉上突出均衡、稳定的艺术效果。
南北两个侧立面为非对称式,塔楼在一侧,高低错落,又让整幢楼显得富有动感。
主楼各个立面大面积设置百叶门窗,宽度对应廊柱间距,门窗面积占墙面积在55%至80%之间,除了增强墙面的形式感,从实用性角度,更有利于建筑物室内通风和采光。
塔楼四层高度处,西、南、北三面各有一座圆钟。每一座圆钟两侧各外挑一根矮柱,两根矮柱之间向上发起拱券,拱檐下有齿,拱脚下也有装饰。第五层为瞭望台,四面墙体大面积虚化,以铁质栏杆围挡。“根据考证,塔顶原为八棱锥的尖顶,可能是在战争中损坏,后期修复时改成了平顶
西立面是大楼的主要立面,也是最具艺术表现力的立面。远观西立面,整体呈“凸”字形,以塔楼为中轴线对称分布,塔楼与主楼高低对比产生了丰富的建筑轮廓线,同时,主楼廊柱的“虚”与塔楼墙体的“实”相互衬托,使建筑显得十分庄重
海关内部关闭,无法参观。
根据‘
芜湖
旧海关房产地盘图’,如今的老海关大楼只占当年整个海关地产的零星一角,除此以外,还曾有巡江勤务房、未婚关员宿舍、已婚检货员宿舍、码头房、水手卧房、堆栈、足球场等处,占地面积约50亩
大楼门口设置潘赞化张玉良雕塑。从1877年至1946年,在
芜湖
海关长达69年的开关历程中,潘赞化无疑是
芜湖
人最为熟悉的历史人物,1912年,潘赞化出任
芜湖
海关监督一职,他与潘玉良的爱情故事也流传至今。
夕阳下的滨江
芜湖
滨江公园位于
芜湖
市城市西部的长江沿岸,北起
芜湖
造船厂,南至鲁港大桥,全长9.5公里,宽度100—200米不等。
秉承悠久的“青弋江文化”、“镜湖文化”,走向更加开放的“长江文化”。
芜湖
市滨江公园一带历史上曾有“吉祥寺”、“观澜亭”、“接官亭”、“码头寺”、“李鸿章故居”等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宅街坊,现存的古建筑中也有“中江塔”、“天主教堂”、“海关大楼”等,历史遗存和文化底蕴十分丰厚。
夕阳下,看看来往上下游的船只,吹吹江风(不能太冷的季节去)
疫情下,滨江公园都没什么人,只有一些情侣和老人在散步或闲聊
老海关就在滨江公园,导航老海关,就紧靠着滨江公园,可以一起游玩
广济寺与赭塔
广济寺,始建于唐乾宁年间(894—898),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23)改为今名。
明
景泰
、清乾隆、嘉庆时曾加修葺,
咸丰
年间(1851—1908)重建。
旧时凡朝九华山者,必先于此尊请“地藏利成金印”之后再去九华山,故其又有“小九华”之称,为佛教朝拜圣地,历来香火旺盛。
广济寺与普济寺、能仁寺、吉祥寺并称为
安徽
四
大名
寺,而以广济寺为首
因为大殿修缮,所以围绕的都是脚手架,就没有拍摄了
广济寺,殿宇依山构筑,自下而上有天王殿(又称“山门”)、药师殿、大雄宝殿(又称“大佛殿”)、地藏殿、广济寺塔,共有88级台阶,四重殿宇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半山腰,后殿比前殿高出数十米。其中地藏殿、药师殿、广济塔等均为古代建筑,滴翠轩为民国早期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