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肥而不腻的真“徽京”领略皖风徽韵 | 合肥的“庐州真面目”阅读:2165/12
相关目的地:合肥
出发时间:2023-10-01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1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7216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写在前面
安徽
襟江带淮,自古人
文昌
盛、经济繁荣,文物资源丰富,一提起
安徽
,你会想到什么?
是那个粉墙黛瓦泼水墨,清溪绕城入画轴的古
徽州
,秀甲五岳的
黄山
?
还是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
宣城
?
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
滁州
?
还是万里长江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的
安庆
?
抑或是“
蚌埠
住了”与“
芜湖
起飞”?
甚至还是隔壁“徽京”?
也许都有可能,却唯独忽略了这个名字略有些圆润的
安徽
省会。
长久以来,
合肥
总是被冠以“旅游荒漠”之名,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罍街
合肥
古称庐州,北接华北,西依荆楚,东临
江南
,处多个地理单元交汇之地。历史上战乱不断,从春秋时期吴楚相争的雀渚之战到三国时期的吴魏
合肥
之战,再到两晋时期的持续拉锯,从唐末黄巢起义奔袭庐州到金元南下,从清朝中后期太平天国与淮军的你争我夺,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硝烟战火,
合肥
一直是江淮地区重要的行政中心、商埠和军事重镇。
“淮右襟喉、
江南
唇齿”,“江淮首郡、吴楚要冲”,“三国故地、包拯故里、淮军摇篮”,“科创走廊,风投之城”,曾书写于这片土地的盛大曲目轮番上演,在这个国庆假期,来一趟
合肥
的反向旅行,看一看它的“庐州真面目”。
合肥市包公园
大蜀山森林公园
逍遥津公园
逍遥津公园
淮河路//一条步行街,半部合肥史
淮河路步行街是
合肥
老城区最繁华的商业街,也是古庐州人文荟萃的写照。
“曹公教弩台,今为比丘寺。东门小河桥,曾飞吴主骑”。
这条街上游客始终络绎不绝,
一条步行街,半部
合肥
史,
李鸿章故居,明教寺,
合肥
从古至今的人文历史都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淮河路总有它不同寻常的故事。
淮河路步行街
淮河路步行街
李鸿章故居恐怕是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李鸿章是
安徽
合肥
人,晚清重臣,这座故居是李鸿章的家宅,清同治年间,李鸿章及其兄弟在这里广置房产,深宅大院可以覆盖淮河路中段的半条街,时称“李府半条街”。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府是江淮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晚清名人故居,是典型的江淮园林式宅院,园内曲径通幽,丹桂飘香,由南向北分为五进,依次为门厅、前厅、中厅、走马楼和小姐楼,属于文人士大夫式的住宅、庭院和书斋相结合的民居建筑。小姐楼造型最为特别,为封闭回廊式木楼,楼下正中的一方天井,上承天光,下接地气,迎合阴阳调合之风水学。
李鸿章故居
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展示了李鸿章风云变幻的一生,“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中厅和小姐楼则采用复原陈列的形式展现了李家接待客人和家眷们的日常起居生活情况,充分表现了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
东面的“淮系集团与
中国
近代化的展览”,充分揭示了这个晚清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实力的集团——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故居
李鸿章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是西方评选出的十九世纪三大伟人之一。历史上的李鸿章毁誉参半,有救国之举,亦有卖国之嫌,对于历史人物,还是应该以辩证的方式去看待,他先后创办
江南
制造局、轮船招商局、
上海
机器织布局和
上海
广方言馆等洋务机构,又组建了北洋水师,开启了
中国
近代化的首轮浪潮。梁启超先生“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的总结最为中肯。
李鸿章故居
沿着熙熙攘攘的淮河路继续向前,商铺林立的商业街上一座红墙灰瓦的古建筑分外醒目,这便是明教寺。这座明教寺大有来头,原址是三国时期曹操所筑的教弩台,俗称“曹操点将台”,史载三国鼎立时期,魏主曹操四次到达
合肥
,临阵指挥,筑此
高台
教练强弩兵将,以御东吴水军。
明教寺最早始建于南朝梁武帝年间,迄今已有1700余年历史,如今褪去历史的印记,历经千年的修缮,现在的明教寺寺庙耸立在
高台
上,见证了南朝至民国时期
中国
江淮佛教文化的发展变化,是
合肥
最大、最古老的佛教寺院。
明教寺
明教寺
明教寺
明教寺
明教寺山门建在一座梯形台阶之上,为单檐歇山式卷棚顶。整座寺庙由佛殿、藏经阁、西厢院三部分组成,整座寺院不大,却香火很旺,闹市之中有这样一座古色古香,佛韵悠扬的佛门之地实在难得。大雄宝殿殿门上方悬挂的泥金大匾为
中国
佛教学者赵朴初先生题写,红墙上的“南无阿弥陀佛”六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则是弘一大师墨宝;大殿左侧是
清道
光年间铸造的大钟,钟声悠扬
清远
,撞击时声音可传遍老城。
明教寺
明教寺
明教寺
据说三国时,曹操在此教弩点将,常有500名左右弓弩手在此比武操练,百步穿杨,锣鼓声起,曹操便哈哈大笑,心满意足。为了使士兵们夏日不受日晒,台边种有许多松树,风来松声如涛。
明教寺
明教寺
古逍遥津//金戈铁马的古战场
古逍遥津是
合肥
老城区内的一处公园,这座看似平平无奇的休闲乐园承载了一代代老
合肥
人的诸多记忆。古逍遥津位于
合肥
老庐阳
东北
角,古为淝水上的津渡,与教弩台仅一步之遥,以三国时期的古战场而载入典籍。
逍遥津公园南大门是一座三开间、牌楼式的仿古大门,大门上方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上书“古逍遥津”四个鎏金大字,字为清末宣统皇帝的老师、太子少保陆润庠手书。
如果抛开那些历史的沉淀,如今的逍遥津公园与城市中寻常的公园无甚二致,不过这也并不影响我怀着朝圣的心情来到此处。
逍遥津公园
三国时期,
合肥
属于魏辖地,乃江淮咽喉,军事重地。
东汉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东吴孙权起兵犯曹,亲率大军十万攻打
合肥
,镇守
合肥
的名将张辽临危不惧,履险如夷,以少胜多大破孙权。
双方甫一交战,张辽便率军冲击东吴主力,一直冲杀到孙权的主帅旗下 ,吴将陈武战死 ,孙权逃奔山顶 。战至中午,吴军皆披靡溃败、闻风丧胆 。之后张辽率领趁势追击兵,以分兵毁桥的战术,差点活捉孙权 。
孙权蹴马趋津,跳过断桥,才得以逃脱 。此战东吴精锐尽出,10万大军竟被张辽的7000守军所破,连孙权本人也差点被俘,幸赖凌统、甘宁、吕蒙等人奋力死战,才得以脱身。
经此一役,张辽威震江东,而其凭800将士击溃孙权也成为了各自的名场面,“张辽止啼”更是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
如今的逍遥津公园内,张辽的雕像矗立在C位,策马扬鞭,横刀跃马,尽显名将风范。
逍遥津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