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松阳3天2晚|去山里,藏在江南的古村落,媲美中东小镇阅读:2696/1
相关目的地:丽水
出发时间:2021-08-27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27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40374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讲规矩|先PO几张图
说起
松阳
之行,更多的是为回应4年前的念想。那时我在
杭州
做一份和民宿相关的工作,有点像民宿试睡员,但更接近码字工人。除了真正的试睡并写稿,很多时侯是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别人的民宿照片臆想远方的美好生活,甚至有时候只是几张效果图。
人是很容易被“美”蛊惑的,想去一个地方,喜欢一个人都有点儿这个意思。越惦记,就越想得到;哪怕得到后可能会觉得索然无味,但也有可能会比想象的更美好。
往前走,我们所追求的不外乎就是那点“可能的美好”。
好在,
松阳
之旅,算是不虚此行,如果没有暴晒和蚊虫叮咬,就更好了。
听说
松阳
的秋天最美,这篇游记写在秋天到来之前,祝愿心向往之的你,可以在最美的季节与它相会。
前言|叨叨出行方案
从
上海
到
松阳
,约莫5小时,出发前一天
上海
下了大暴雨,一度担心周末的出行是雨中游。
好在,出发之前暴雨已止息;但是,未料接下来的几天都是最高温疯狂逼近37度的hot day。
好吧,天气无法左右,门,还是要出的。
出行人数:6人
出行天数:3天
出行时间:8月底
天气:晴到能晒黑两圈
住宿:飞茑集|3房*2晚=总价11280元
交通:高铁+打车+包车|总3880元
饮食:农家乐+村里的饭店+县城的饺子馆等等|总约2300元
路线:
Day1——
上海
➡️
丽水
➡️
松阳
陈家铺村;
Day2——陈家铺村➡️杨家堂村➡️松庄村➡️黄家大院➡️石门圩廊桥➡️
延庆
塔➡️陈家铺村;
Day3——陈家铺村➡️契约博物馆➡️豆腐工坊➡️石仓古民居群➡️
丽水
高铁站➡️
上海
出发前一晚,我给小伙伴们看了出行方案(⬇️具体看下图⬇️),最终选择了①
上海
-
丽水
(高铁);②
丽水
-陈家铺(打车)的方案。
关于打车or包车(以下两段是废话ORZ)
原本找到的师傅是个五座的车,6个人只能打两个车,价格260元/车,单程
丽水
高铁站-陈家铺村,总花费需520元,如果单独坐一个7座的车单价要900元;但我偏偏不改小市民本性,非要问师傅能不能少一点(其实就想让师傅抹个零头,觉着整数可以减轻我的算账负担),结果师傅生气了,微信里回我:“没关系的,你找别人吧”。
好吧,既然师傅都拒绝我了,总不能腆着脸非要去坐人家车。于是从民宿管家那里又问来一位朱师傅的联系方式,一问,正好7座,且只要350元,包车一天700元,啧啧,完美!
划重点
:据朱师傅说,
丽水
到
松阳
不久也会通高铁了(具体时间不太清楚,貌似是说大概还有半年@_@)。通高铁前出行可以找民宿要当地司机的联系方式,目测和租车价格差不太多,且由于
丽水
多山,山里的路十八弯弯弯弯弯,熟悉路况的师傅开车也稳妥安全些。
出行前,民宿管家称,不需要做核酸,但高铁出来还是被要求去做了咽拭子,一起出行的人放一根管,万一有问题大家就要一起滞留
丽水
了。
到达
丽水
后终于开始有山了,到了
松阳
县城,朱师傅带我们吃了当地一家全手工擀面皮的饺子店(姚氏饺子),据说小店已经开了20年(貌似是这个数),味道也是一绝。
小地方的小店,室内餐具等极其简单,也没啥装修,装调料的瓶瓶罐罐也很随便,不精致,但好吃。6个人,连吃带喝,不到130。(猫了一眼大众点评,评分不咋,但确实味道不错。)
吃饱喝足,买了点当地水果,又坐上车。
陈家铺村,走起。
陈家铺村
松阳
山多、路险,因此山里的许多古村落很好地留存了下来。
几年前做民宿工作时,
松阳
、陈家铺村、飞茑集是再熟悉不过的名词,朋友圈里看到的秋日古村图太美,成了心中所念。
到了
松阳
,已是下午两点多,小伙伴们一路风尘,倒床就睡。也好,外头
日光
太烈,索性睡它一觉。
一觉醒来,已是下午4点多,看看山,又往山上走了走,看地上的蝴蝶,循着潺潺的流水声往更高处走去,老屋多破落,村中少壮年,最高处的旧房前仅有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门前闲坐。
或许这是她的第1001次,看着不知何处来的陌生人在山上转转悠悠,到她门前,见前边没路了,又折回山下。
陈家铺被称为悬崖上的古村,山路陡峭,听说建屋的石块大多是村里人肩挑手抬,从山下一步一步运上来的,而开到村里的民宿动辄造假几百几千万,除了室内装修,花费最大的,或许便是人工了。
无处不在的毛笔字是村子的特色之一,从村口的那张“高山上的桃子”开始到“一元复始,
万象
更新”,再到“平安四季”,风格各异的毛笔字将陈家铺的魅力书写得更饱满、多变了。
南京
的先锋书店被视作当地的文化地标,被
美国
《国家地理》评为全球十佳书店。
先锋书店不只是一个文化、书籍的承载地,还是一个集文创、艺术、创意和生活为一体的美学空间。
创始人钱小华形容自己“一个佩戴着桂冠的文化乞丐,一个行走在大地上的异乡者,在通往精神的诗与思的途中,书生意气,至死不渝。”
我以为,爱读书的人总是爱美、懂美、有美学趣味的人,或者说对生活有美的审视和想象的人。爱书之人,书中所读,一字一句不仅构造了读书之人的语言方式、思维方式,也向其呈现了一个美学的世界。故爱书之人必有其精神诗意的远方,而生活必有其精神的投射。
2018年先锋书店在
松阳
政府的努力下来到
松阳
,开设先锋书店第13家分店,被视作悬崖古村里的“黄金屋”。
一开始,“空心村”里的“黄金屋”并不被看好,后随着当地文旅的发展,成为陈家铺村的一大特色。先锋书店傍山崖而建,纳山景如画,展流云之影,留山泉之音,在当地构建了一方诗意的去处。
从先锋书店出来,天色渐暗,到了吃饭的时间。
先锋书店往前走十来米处便有一处院子,名为四合院,除了提供吃食,也卖简单的小食饮料;再往前极几步,一户人家门前写着三角喰的,也是吃饭的地方。
我们一行6人,疲惫了一天,在四合院终于吃上一餐正经的饭菜。(PS:第二天在三角喰吃的冬菜油豆腐鲜笋锅、椒盐溪鱼干、土鸡汤也非常美味,相比四合院,环境也更好。)
村里的吃食多和当地的特色有关,梅干菜、笋干、溪鱼、时蔬等等。食材有机、新鲜,烹饪恰到好处,味道鲜美。嗷,还配一壶当地特色的端午茶,内配鱼腥草、苍蒲、木通、山苍木等,据说可以去湿热、去油、下火,被当地当作解暑凉茶喝。
饭毕,大家在昏暗的村子里散步消食、聊天、看星星,稍晚便回去了。
杨家堂村
第二天上午到了杨家堂村,古村落的规模相较我们居住的陈家铺村更大,屋墙是好看的黄色,与山头午间的绿融为一体,视觉上就能得到美的满足。
距离村口不远,有两棵同根生的树,如亚当夏娃般生长了500年,被叫做夫妻树(就在这幢房子的边上,树干非常粗壮)。
从夫妻树的位置往下走,偶遇两只狗子。
已经没人居住的旧房,半掩的木门已经斑驳,有些地方已经有虫蛀的痕迹。门上贴有写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的对联,外头长着一丛大丽花,让人联想到陶渊明诗中所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沿小径往前,有两处保存相对较好的屋子里放了各种器材、机器(在村口的地方看到两辆货车,装了各式器材,朱师傅说肯定是拍电视的,没想到真的被我们碰到了)。两位女性在里屋的大堂面朝外坐着,同行的姑娘非常热情大声地同他们打招呼,让我一度以为是遇见了故人,却原来并不相识。里面坐着的陌生人非常好脾气地邀请我们进去坐了坐,隔壁的屋子里不知名的演员正在补妆准备拍摄。我们稍坐了会儿,便与他们告别了。
我们在前面的亭子里坐着歇了许久,站在亭子上,几乎可以看到整个村子的全貌,对面便是一开始进村的地方。
黄色屋墙的房子错落山间,被四周青翠的群山围住,宛若镶嵌在一块碧玉中的黄玛瑙。远山上的竹林在风的吹动中渐次摇晃,伴随竹叶摩擦的沙沙声,跳了一场群舞。
站在亭子上往来时的小路看,鹅暖石铺就的小径、爬满绿腾的老树、黄墙青瓦的老屋衬出一种古朴寂静的气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