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府城丽水一日游阅读:1125/1
相关目的地:丽水
出发时间:2023-12-18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86381.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古堰画乡
前一天下午高铁赶到
丽水
市住下,第二天拉开窗帘发现山离我们这么近,云这么低。以往这景象只在
西藏
或者
贵州
看到过,难得在江浙一带见到。
清晨驱车40来分钟来到古堰画乡景区。
“古堰”首先表明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四年(公元505年)的通济堰,距今已有1500年历史,是
浙江
省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画乡”突出了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有省内外著名的“
丽水
巴比松画派”,以“面向自然,对景写生”为创作原则。由此得名。
穿过古老的
文昌
阁拱形门,即进入堰头村。这里是“通济古道”的必经之处,因位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通济堰的首部,得名堰头村。有没有觉得这里每个角度都很有镜头感,像是一桢桢电影画面。
堰头村明、清时期是叶氏宗族的聚居地。明代,叶氏从
松阳
迁居于此,勤耕苦读。几代人的韬光养晦,至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叶氏宗族科甲不断,仕宦众多,鼎盛时期连出了五名进士。墙上记录了叶氏宗族的家谱。
这丛植物颜色渐变的浑然天成。
分布于渠首至三洞桥主干渠两现存9棵古樟群,树龄均在1000年以上有的甚至1500年。千年岁月沧桑,默默捍卫堰渠,成为历史的见证,也是堰头村的风水树。
堰头村村落布局临通济堰大坝主干渠北岸而建。村落形态比较完整,至今还保存有二十多处清朝至民国时期的古民居,多为三合、四合式两层楼天井院落,门楣题额主要有“懋德勤学”、“南山
映秀
”、“玉时流芳”、“佳气环居”、“景星庆瑞”、“川星拱照”、“光荣南极”等。
通济堰是
中国
古代五大水利灌溉工程之一,与
都江堰
、它山堰、郑国渠、灵渠齐名。大坝呈弧拱形,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初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是一个以引灌为主,蓄泄兼备的水利工程。两年前的夏天来过这里,拍到过夕阳下的通济渠,很壮丽。
首建通济堰的詹、南两位司马的石刻雕像伫立至今,手指向堰坝方向的是向朝廷奏请建堰坝的詹司马,旁边拿着图纸的是朝廷遣派来辅佐詹马司修堰的南司马。 1500年后,这二位的生辰籍贯已经无从考证,他们留下的通济堰仍固不可摧。
宋代范成大在任处州知府时重修通济堰。其建立并书写的《通济堰规碑》和南宋初年《通济堰图碑》及水系图碑,现均已成为研究通济堰历史和管理制度的最珍贵水利文物、实物资料。
刘廷玑,曾任内阁中书、
浙江
括州(今
丽水
)知府、
浙江
观察副使。在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和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两次修筑通济堰石堤,慨然捐出俸银五十两,石坝竣工之时,“乡之人且鼓舞欢呼,声震谷川”。
昨天最高温度还23度,今早骤然降温至2-3度,我穿着冲锋衣三合一刚好可以御寒。赶上了秋天的尾巴,这个时节浙西南的山里五彩斑斓。画乡处处景如画,又犹如画中景。
在这么个背山面海的地方放《月亮和六便士》里的这句名言,好像也有点PUA大家来隐居古村的意思吧
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车子开回
丽水
市。
丽水
是
浙江
唯一的“单区市”,因为只有1个市辖区就是莲都区。
丽水
还有6个县,分别是
青田
县,
缙云
县,
遂昌
县,
松阳
县,
云和
县和庆原县,原来两年前我来过
丽水
的
缙云
、
松阳
和
云和
,并没有进到市区,下午city walk刚好弥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