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相依,诗路佛国:【台州】7天深度自驾游阅读:4.1w/109
相关目的地:台州
出发时间:2022-10-22
出行天数:7 天
人均:5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88624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前言:台州赋
台(念第一声Tāi)州,是
浙江
依山面海地理环境的典型缩影,陆上“七山一水两分田”,东
临沧
海,水天茫茫;
台州
,也曾呼作“括州”,据传是三台星分野处,得名境内的
天台
山,山以星名,州以山名;
这里有山,
天台
山、大
雷山
、天姥山(神
仙居
),括苍山,拥有1382.4米的浙东最高峰,
成为大陆新千年第一缕曙光照耀地的同时,催生出高山、幽谷、巉岩、飞瀑以及世界最大火山流纹岩地貌,造就了
台州
烟霞纵横的仙境宝地、峰峦如聚的刚硬肌骨;
这里有水,始丰溪、
永安
溪、灵江、椒江,诸水汇聚,滋养大地,生气、灵气、文气、财气,皆因水而起,乘水而兴;
这里有海,
台州
大陆海岸线长约740公里,占了
浙江
近三分之一的比例;
台州
湾、
乐清
湾、
三门
湾。。。诸多良港环绕滨海;900多个岛屿,星罗棋布;给了
台州
向海而生的资源动力和踏浪魄力;
都说仁者
乐山
智者乐水,潮来天地,海纳百川;
山以巍峨,凝其重;,
水以灵动,妆其容;
海以浩渺,扬其风;
所以这座看似低调的城市,却是一座山海曙光之仙城、诗路宗教之圣城、英雄顽强之刚城;
充满与众不同的气息;
这里有灵气,7000多年下汤新石器文明,和良渚、河姆渡一样为古越文明及华夏文明满天星斗起源的佐证;
自此,文史源远流长,浙东唐诗之路在此走向终点也走向高峰,走出了星汉灿烂的千年文学华章;
当然这条脉络不单来自他乡的文人墨客,也孕育自本土;一座座星散在田亩间山腰畔江河边的聚落,描摹出又一幅
江南
耕读传家的图景;
这里有仙气,不光是仙之人兮列如麻的自然山水盛景,
台州
更是
中国
佛教首个宗派-
天台
宗和道教南宗的创始地;更辐射东亚,让
天台
宗成为
日本
佛教祖庭;
国清寺、龙兴寺、
桐柏
宫,千佛塔,文峰塔,瑞光塔,寺观遍地,塔刹林立;
这里有硬气,一座
江南
长城依山而建,捍海而立,明代戚继光将军在此取得“
台州
大捷”,用金戈铁马、用华夏儿郎的血泪,一遍遍的告诉侵略进犯者“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这里有豪气,面朝
东海
,既是黄金海岸,也是烽烟彼岸,让人勇立涛头、乘风破浪,与海抢资源,争地盘,一座座接受千年曙光照耀的石屋,见证者
台州
代代滨海人,和无情自然搏斗的豪情万丈和英勇无畏;
山的仙气、水的灵气、海的豪气、城的硬气共同塑造了
台州
这片大地以及生存栖居在大地上的
台州
人的精魂与肌理;
前后3次,共计7天,
台州
之旅将去到,4城1区——
长城捍海的【
临海
】
仙人荟聚的【
仙居
】
佛道宗源的【
天台
】(简略版)
山海洞天【
温岭
】和【黄岩】
先来预览下看下
台州
的风光
《《P1【临海】英雄之城
九重城阙微茫外
将
临海
定义为“英雄”二字,不单单是数百年前戚继光将军在此大败倭寇,取得“
台州
大捷”,燃起金戈铁马的烽烟。
也不单单是这里依山捍海的
江南
长城,成为北方长城的建筑蓝本和城防体系的典范;
临海
的“英气”和“雄浑”是多方面多维度的;
如果说
台州
是
浙江
的缩影,那么
临海
就是
台州
的代表;
是一座典型的与山海共呼吸、同进退的古城,
西北
望断,1382米的括苍主峰,是21世纪
中国
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地;
东南俯瞰,灵江一溪东入海,200多公里的海岸线,大小岛屿86 个,在具有“坐断东南战未休”的战略重要地位同时,也获得了大海无尽的丰厚馈赠;
被誉为海上仙子国的
临海
,“西南二面临大江,
西北
巉岩参削插天,虽鸟道亦无。”
地理优势明显,唐以后一直是
台州
府治所在,
千年府城墙的铜墙铁壁,塑造这里的筋骨和肌理同时,孕育出豪杰,哺育着文脉,使得
临海
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
海山茫茫,灵江滔滔,天风之下,群塔之上,长城内外,市井之中,
据统计自宋代起,这里儒风鼎盛,曾培养出1094 名进士、6位宰相;
文化也带来宗教的高峰,一座龙兴寺,
天台
宗圣地,更是
日本
天台
宗的祖庭;
临海
篇,将通过一所、一城、一街、一寺、一山、诸塔的山海故事,重温海滨邹鲁、玉界画图的老
台州
的刚柔并济;
桃渚古城:明代卫所,捍海前哨
“海上仙子国,邂逅寄孤蓬,
万象
图画里,千岩玉界中”
南宋文天祥诗中赞的就是
台州
临海
及桃渚古城周边风景;
桃渚城,位于
临海
市东南41公里
东海
之滨,东南距海仅10余公里;
始筑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的入侵而建,是
浙江
省保存最完好的所城,是研究明代卫所制度与沿
海防
御体系的重要实物资料。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倭寇之乱】
讲述古城建筑细节之前,先简单说下
中国
历史上的倭寇之乱;
14世纪初叶(
中国
为元代),
日本
进入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互相攻战,争权夺利。在战争中失败的一些南朝封建主,组织武士、商人和浪人到
中国
沿海地区进行武装走私和抢劫烧杀的海盗活动,历史上称之为“倭寇”。
当然
中国
的倭寇不单纯是
日本
本土,也包含
中国
沿海的海盗与铤而走险的渔民百姓等;
倭寇之患除了
日本
本国的政治形式,也还有其他因素;
比如
明朝的海禁政策;
中国
古代封建社会历来以农耕文明为主,纵然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有着
泉州
、
广州
、
杭州
、明州(
宁波
)等东方巨港,著名的海上
丝绸之路
甚至更早于路上
丝绸之路
开发,海洋商贸经济总体不被重视;
以
泉州
为代表的的宋元海洋商贸巅峰只是昙花一现;
而明成祖派郑和七下西洋更多的是扬大明国威;
所以明代虽然偶有开埠,但总体还是依照太祖“寸板不得下海”的国策;
对外这严重损害了本土资源匮乏的
日本
从海洋商贸的所获取的利益;
对内,加重了本土沿海人民走私以及和倭寇海盗勾结的行为;
加之嘉靖年间朝廷腐败,北方边境侵扰,
海防
废弛等诸多因素加剧倭患;
在明朝嘉靖年间,
日本
进入战国时代,本来主要在
中国
北方侵扰的倭寇转移到东南沿海,江浙松闽粤甚至
安徽
江西
都被其侵扰;
据统计明初,从洪武到永乐的57年间,倭患次数共为94次,年平均不到2次;在嘉靖一朝的45年间,倭患次数猛增到628次,占明时期倭患次数的80%;
最终在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戚继光与俞大猷二军配合,击灭盘踞在
广东
、南澳的倭寇,东南沿海的倭寇最后荡平;
而
台州
抗倭所取得的
台州
大捷是抗倭之战中的最大胜利;
【修建历史】
桃渚古城城有过迁移。址现存建筑群乃1443年后新址;
大明第一战将戚继光嘉靖于年间将军在此屡败倭寇,并建敌台,二所使桃渚城“城上有台,台上有楼,高下深广,相地宜以曲全,悬瞭城外,纤悉莫隐藏”(明·何宠《桃渚
新建
敌台碑记》
【城防体系】
整个桃渚古城由城墙、城门、瓮城、马面、敌台、护城河等组成;周长1366米,城高4.5米,现存三个城门、十二个敌台;
瓮城
古城墙
【
北京
长城渊源】
从古城东门的瓮城(关帝庙边上),逐级走上城墙,登临古城制高点:【东敌台】;
这个东敌台可是大有来头。
临海
江南
长城以及
北京
的明长城敌台就是戚继光将军依次为原创形制而建;
远望海天一线,虽然已隔百年,厮杀声、钟鼓声、炮火声似乎在耳畔隆
隆回
响;
另一侧能俯瞰整座桃渚古城,使得贼寇无所遁形;
东门城墙视角
不远处是:
桃江
十三渚
东敌台
俯瞰古城
【古建群】
城内街巷依旧保存明清风貌,现存大多是清代建筑;
其中题刻为明代所刻的“眺远”、“镇海”大字摩崖和《桃城
新建
敌台碑记》石碑;
寺庙庵堂有财神庙、明代始建的敬奉海神妈祖娘娘的“天妃宫”,也有“关帝庙”和清代所建的“观音堂”(关闭状态;)
古建民居有鼓楼、鹤峤书院,以及柳氏古宅、郎家里古宅、
郎德
丰古宅;
财神庙
【关帝庙】
始建于明成化三年(1467年)。现为清代重建。现存大殿三间,内供关公神像。房屋坐北朝南,柱础呈鼓形,柱头饰有斗拱,雕梁画栋,尚留有明式建筑的痕迹。
孔子和关帝作为
中国
封建社会时期的文武二圣,可谓“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而在以抗击倭寇建城的桃渚,想来对于关帝的信仰恐怕会超越孔夫子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