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丝绸之路上的千年古城,德昌故事里有一个温暖的冬天阅读:1.5w/24
相关目的地:德昌县
出发时间:2022-12-19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5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98308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2017年年初,是我第一次自驾去
凉山
州,高原上冬季的温暖阳光,深深的印入了我的脑海中。
德昌县
而后,几乎每年我们家都会在冬季安排上一场自驾
西昌
的旅行,作为一个
四川
深度旅游的爱好者,
西昌
总是不够我们看的,于是我们决定走远一点,突然想起朋友向我推荐了好几次的德昌,它距离
西昌
仅半小时车程,却有着“春秋三百天,四季养生地”的美誉。
凤凰阁
德昌的冬天,绝对是隐世而居的最好时候,年平均气温17.7度,常年
日照
超过2000个小时,年平均降水1049毫米,相比于冬季阴冷的
成都
,这里冬日的温暖,会让人觉得无比舒服。
于是在这个周末,我就来了。
行程:交通食宿
? 自驾——
成都
出发,大约5个半小时可以抵达
德昌县
城,绝大部分景点都在县城周边,很是方便
? 大巴——石羊场汽车站有前往德昌的巴士
✈️ 飞机—— 机场在
西昌
市区~从
成都
出发只要1个小时就能抵达
西昌
青山机场,再从机场乘车前往德昌
? 火车——
成都
到
凉山
州的高铁刚刚开通了!现在只需要3个多小时就能逃离阴冷的
成都
,去冬日的暖阳的德昌过个温暖的冬天。
“凤凰鸣矣”的凤凰阁:
德昌县
在抵达德昌之前,远远就能看到一座高耸入云的阁楼,
明光
辉煌,在茫茫黑夜中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凤凰阁
资料上说:
德昌古称凤凰城,因在城北“凤凰嘴”山上有一座字库塔,塔的四周分别镌刻“凤凰鸣矣”四个大字。它的来历与一对金凤凰有关。千百年来有着浓烈“北达京畿,
南通
蒙昭”的
丝绸之路
传说,因为凤凰阁本就是南
丝绸之路
上的重要驿站之一。
我记得在我询问德昌的朋友哪里值得一去时,他特意叮嘱我一定要去凤凰阁看看…..
凤凰阁
作为德昌最古老的建筑,我以为它就是一座修建精美的阁楼,但来了才发现那精美雕刻下,到处都是关于这座古城的历史传说,从山下一路步行上来,遇到几名游客,都在向我推荐一定上去看看,真的很壮观,景色真的很漂亮。
凤凰阁
推开凤凰阁博物馆的大门,眼前所见的每一件古物,都在不断向我讲述德昌悠久历史…
凤凰阁共有9层,其中上面7层,下面2层,从负2楼到到3楼的五层分别展示着德昌的历史传说到如今的高速的展翅高飞。
凤凰阁
凤凰阁的一楼进去,正对着一幅展翅高飞的凤凰图和一首凤凰阁赋,侧边展示了德昌境内的六座字库塔,而背后则是传说中的德昌旧八景和九宫十八庙,这些都得因为德昌在南
丝绸之路
鼎盛时期,大量移民流入时修建而成。
凤凰阁
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2楼关于德昌傈僳族的来历,原来不只是
云南
有,德昌也是
四川
省最大的傈僳族聚集县,电梯开门的一瞬间,首先映入眼帘就是制作精美的傈僳服装和一片早期傈僳人早期的古老生活习惯,其生态火草织布技艺,婚俗、阔时节,如今看来都是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
凤凰阁
凤凰阁
如果仔细观察,也能发现其实凤凰阁是一处极好的观景制高点,把电梯按到七楼,站在凤凰阁的制高点,一眼望去,原来德昌与安宁河谷连起来,本就是一只展翅高飞的凤凰。但我劝你不必太过留念,以为风真的好大啊。
凤凰阁
凤凰广场
凤凰阁
历史中的字库塔:
凤凰阁
字库塔是什么?同行的小伙伴一到凤凰阁门就指着这个建筑问我?其实是因为古时读书人写过的纸张是不能随意丢弃的,因此就专门修建了专供焚烧这类纸张的塔,这类塔在全国各地都有,有的地方叫“敬字塔”,但知道的人越来越少。
凤凰阁
如今在德昌的地图上仍能找到六座保存完好字库塔,但像我们这种游客,最容易看到的还是县城内的苍圣宫字库塔,它位于苍圣宫和凤凰阁的正中间,修建于
清道
光年间,共有三层六角,外形纺阁楼,上面雕龙画凤,展示着历史的“气息”。如今它们已不再需要“焚烧”,而是以另一种样貌,继续陪伴着这座南
丝绸之路
上的“凤凰城”。
凤凰阁
字库塔,在德昌的历史长达上百年,基本上建于道光至光绪年间,有着仅200年的历史。
我在想,如果哪天来了兴趣,可以走入德昌的乡镇,去寻找另外五座,或许这样一场探寻历史建筑的历史,会发现德昌的另一面有趣的历史故事。
凤凰广场
没有钟鼓的“钟鼓楼”
魁星阁
因为德昌老县城并不大,而钟鼓楼又刚好在老城的正中心,所以我们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找到了它,它曾是凤凰城最繁华的地方。但谁能想到,这钟鼓楼既没有钟,也没有鼓。第一眼看过去,只能看到在南北门额上各写着“北达京畿”“
南通
蒙昭”
魁星阁
钟鼓楼上的这八个斑驳的字,看似平淡,但也有属于它的秘密,钟鼓楼原为魁星楼中阁,在历史上曾历经损毁,两次修建,数次重建,才留下我们今天眼前所见。
魁星阁
如果有兴趣翻看过去关于德昌纪录片,就能看到那个时候的钟鼓楼,是连接
丝绸之路
往来要道的核心,那时候站在钟鼓楼上往下一望,能俯瞰到热闹的大街上往来匆忙的行商者和墙角下扯皮聊筋的妇女,由此可见它当年的重要性。
时光荏苒,即便过了这么多年,现在依旧保持它的繁华,但如今我们已无法登上城楼,感受当年人的视角。
魁星阁
作为曾经南
丝绸之路
上的必经驿站,钟鼓楼连接的上下翔街,自古以来就十分热闹,从马蹄声到现在的汽车,千百年来这里一刻都没有空暇过。
魁星阁
钟鼓楼旁鳞萃比栉的店铺依旧保持着繁忙的节奏,传统工艺店的老板埋头想把手里的工艺品打磨得更完美一些,在他不远处的城楼台阶上,几个大爷头也不抬的较量着牌技,偶尔有游客从旁边经过时,会停下来驻足观看一会儿。
魁星阁
在我看来,钟鼓楼经得起细看的远不止“北达京畿”“
南通
蒙昭”这八个字,墙边的条石和青砖有诸多岁月的痕迹,有的地方残损严重,墙上打了铁钉加以牢固。墙基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模糊不清,特别是围绕修建的房屋和吵闹的店铺,都在证明着它在这条街的“地位”。
魁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