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洛克足迹,走近人间天堂!阅读:6473/37
相关目的地:木里
出发时间:2020-09-27
出行天数:6 天
人均:3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65010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沁园春·致敬洛克
纳西古国,东巴文明,祭风摄心。
令
洛克
神往,执着探寻;流连忘返,深入险境。
悍匪盘踞,豹狼出没,艰难跋涉
贡嘎
岭。
夫何求,觅人间天堂,梦牵魂萦。
至圣日松
贡布
,引芸芸众生思朝觐。
仰神山入云,圣湖高隐;崖石空悬,丛林寂静。
山道陡峭,高反莫名,风餐露宿向亚丁。
天助矣,喜风和日丽,一路美景。
一、关于“洛克线”
1928年,美籍
奥地利
探险家约瑟夫·
洛克
为了探寻古纳西王国东巴文化信奉的人间天堂——玉龙第三国,在
木里
王和
永宁
土司总管阿云山的倾情帮助下,秉持执着的信念,不畏艰难险阻,组织探险队,深入土匪盘踞的
贡嘎
岭,从
木里
水洛乡徒步穿越至
稻城
亚丁,踏出了一条令世人敬仰的“
洛克
线”。1933年,
英国
作家詹姆斯·希尔顿以
洛克
穿越后发表在
美国
《国家地理杂志》上的文章和照片为素材,创作了著名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让“世外
桃源
”“
香格里拉
”的美名享誉天下,“
洛克
线”也因此成为户外爱好者热衷向往的徒步线路。
这片神秘的崇山峻岭全称是:念青
贡嘎
日松
贡布
,藏语意为“终年积雪不化的三座扩法神山圣地”,方圆千余平方公里,主体部分是三座相距不远,呈“品”字形排列的雪峰。北峰仙乃日6032米,南峰央迈勇5958米,东峰夏朗多吉5958米。三座雪峰洁白峭拔,耸入云霄。雪峰周围角峰林立,千姿百态,蔚为壮观。
公元八世纪,莲花生大师为三座雪峰开光,并以佛教中三怙主:观音(仙乃日)、文殊(央迈勇)和金刚手(夏朗多吉)命名加持,故谓三怙主雪山。
贡嘎
日松
贡布
从此蜚声藏区,在世界佛教二十四圣地中排名第十一位,属众生供奉朝神积德之圣地,被当地藏民视为神山。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气候,此处人迹罕至,雪峰、冰川、河谷、草甸、湖泊、悬崖峭壁、原始森林目不暇接、世所罕见,被誉为“水蓝色星球上最后一片净土”,是我国保存最完整的一处自然生态系统,呈现出一片静谧、安详的世外之境。
据说
洛克
曾经两次从
木里
深入
贡嘎
岭探险。以
白水
河岔路为分界,第一次直接向北,绕夏诺多吉神山进入亚丁;第二次先向西再向北,在夏诺多吉、央迈勇和仙乃日三座神山之间绕行,最后进入亚丁。人们把这两条线路分别称为
洛克
一线和二线。
洛克
一线:
木里
-水洛-嘟噜村-
白水
河-呷洛-曹瓦旗-日萨-冲谷寺
洛克
二线:
木里
-水洛-嘟噜村-
白水
河-满措-藏别-杂
巴拉
垭口-新果牛场-黒湖垭口-呷独牛场-洛绒牛场-冲古寺
其中,
洛克
二线几乎包含了
贡嘎
岭的全部精华风光,因而受到了广大驴友的追捧,成为“
洛克
线”最经典的徒步路线,也是我们此行的方向。
二、序幕:上海—昆明—泸沽湖—嘟噜村
2020年,我们几位爱好徒步的小伙伴经过数月筹划,利用国庆长假,联系当地向导和马帮,一同启程,追寻当年
洛克
的足迹。
走长线并不容易。出发前一波三折,多次濒临行程取消的尴尬,真是好事多磨。但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为了避开国庆人流高峰,我们提前几日从
上海
出发。途径
昆明
、泸沽湖时,做了短暂停留。9月27日上午9点半,在泸沽湖畔,我们分乘两辆预约好的越野车,向此次徒步的起点——
四川
省
凉山
州
木里
县洛水乡嘟噜村进发,车程约230公里。心驰神往的
洛克
之行就此正式拉开帷幕。
车行约一个小时,到了格母女神山垭口附近,可以远眺泸沽湖的全景。于是,停车拍照。
合照中间七人为此行同伴。从左向右分别是:总助@山峰,私厨@王勇,主领@千江,财务@漫步,后勤@霞,摄影@石头,菜鸟@老王。巧了,这七人的户外功力由高到低基本上也是这个排序。后来主领被后队拖了后腿。一路上自然形成前三后四两个小分队,按各自节奏各行其道,每天营地碰头,倒也自由随性、和谐默契。
合照两边是越野车司机。右边这位穿着黑色体恤的鲁绒师傅必须隆重介绍!真没想到,鲁绒的太爷爷竟然是当年
洛克
探险队的向导!而我们此行的向导是鲁绒的父亲!鲁绒自己刚刚带团出山,今天接我们进村后,马上要去带新团,因为现在正是旅游旺季。这祖孙三代与“
洛克
线”的交情可谓源远流长,而如此这般,我们与“
洛克
线”也是缘分匪浅啊!
从泸沽湖一路开来,需要翻越两个四千多米的垭口,基本上是柏油路。虽然有些路段比较狭窄,但整体路况不错,景色怡人。
中午,路过第一个四千多米的垭口。在附近的观景台,下车拍了几张照片。没想到在这么高的海拔,中了蚂蟥的埋伏!左小腿肚光荣挂彩。虽然蚂蝗个头很小,但让人头皮发麻、血流难止,伤口痒了一周有余。
一群山羊在公路上闲庭信步,阻碍了车辆通行。喇叭长鸣之后,才勉强借道。
路边这座祭坛旁,常年流淌着一股清泉。司机停车,让我们用神水洗手抹脸,祈求一路吉祥。
下午1点半,路过瓦厂镇。在路边杂货店,补充了一些进山食品,包括两大袋当地时令的红苹果、青苹果,卖相一般,价格便宜,口感不错,途中很受欢迎。
木里大寺
离开瓦厂镇,特地去参观著名的
木里
大寺。车程不远。即将抵达时,马路中央突显一个硕大的玛尼堆,车辆在此绕行。
木里
大寺,位于
木里
县桃坝乡达尼牙布山麓,海拔2637米,曾是康巴藏区规模最大的黄教喇嘛寺庙之一,在藏区具有特殊的地位。始建于公元1656年,占地约8万余平方米,高大的藏式方堡大殿毗连数百间喇嘛僧侣住室。主体建筑气势恢宏,端庄华丽。鼎盛时期有喇嘛七百多人。可惜1967年遭到损毁。1982年在原址重建。
正在殿前广场转悠拍照的时候,遇到鲁绒师傅带着两位同伴,各自手捧几盘酥油灯进殿礼佛,并热情邀请我和千江同行,有幸近距离了解藏族兄弟的虔诚信仰。在一位寺内喇嘛的引导下,一行人几经辗转,在大大小小的佛像前逐一点亮酥油灯,并躬身穿过一个神秘的廊道,似有沐浴圣经灌顶之意。不知不觉中,一尊数十米高的金色
弥勒
佛巨像突然出现在眼前,令人震撼不已。
这尊巨佛就是闻名遐迩的镇寺之宝——甲娃强巴佛铜像,原为世界最高鎏金大铜佛像,是由第四代
木里
大喇嘛次称绒布和第三世
木里
香根昂翁公秋共同筹资规划,于1711年开始建造,历时三年,得到了五世班禅大师洛绒益西的无限恩慈,并赐佛像内藏宝物:佛、
菩萨
的舍利、声闻罗汉的法衣、大师的法衣,以及如珠宝、蛇心旃檀、奇花异草、红宝石、映青石、兰宝石、蒂亚呷、如意金刚钻等珍奇稀物,总达十驮之多,贮藏于佛体各个部位。
弥勒
佛金像供奉于大堂正中,顶天立地,总高26.73米,宽约17米,佛身庄重自然,形象丰满圆润,神气慈悲博爱,可谓壮丽神圣,光彩夺目。奈何原像已经被毁。现在这尊铜像于2009年奠基重建,同样让人惊叹!
这是带领礼佛的那位寺内喇嘛
下午3点,离开
木里
大寺,继续前往嘟噜村。
下午4点,早已饥肠辘辘。车行半山腰,司机终于在路边这家“小桥饭店”停了车,大家吃了一顿丰盛可口的晚午餐。
经过第二个四千多米的垭口,五色经幡迎风飘扬。在藏民心目中,白色代表纯洁善良,红色代表兴旺刚猛,绿色代表阴柔
平和
,黄色代表仁慈博才,蓝色代表勇敢机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