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秋:阆中古镇阅读:884/4
相关目的地:阆中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893242.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古时候,长安的江湖地位远比现在的大
西安
高得多,能代表的是整个
大关
中地区,是古时政治中心。 在古时候,中原进蜀道路崎岖,攀崖凿壁,历经艰险,正如李白诗曰:“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至于
汉中
与巴蜀间的巴山之中,谷道更少,只有两条。其中直通
成都
的叫金牛道,由于路途最短,最直接,所以为兵家必争。道上的剑门关也是古代名关之一,李白《蜀道难》中创造的名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就是说这儿的。金牛道东边,还有条米仓道,就需要从
巴中
、
阆中
,绕到
成都
了。
因此,掐住剑门关,扎牢金牛道,控制着
阆中
,守住米仓道,便可保巴蜀腹心
成都
的安全。而巴蜀的东面门户,在
重庆
。
重庆
是全国有名的山城,因此从东面陆路进攻巴蜀,几乎不可能,只能走长江水路。而巴蜀又位居长江上游,顺流而下易,逆流而上难,加之有
三峡
阻隔,可谓万无一失。
所以说,巴蜀之险,几不可破,巴蜀与东面的荆楚相连,则占尽长江天险,足以与北方抗衡;与北面的关中、
汉中
相连,则可顺流而下,直取荆楚、中原。加之
成都
平原也是一个巨大粮仓,使得巴蜀虽不是兵家必争(因为很难打下来),却是得之可安天下的重地。
得益于此,
阆中
古镇一直占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军事要冲,加之周围水运便利和物产丰富,人民安定团结,使之成为千年古镇。
阆中
因山得名。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阆”字说:“阆,门高也。”意思说:“阆”是高门的意思。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解释“
阆中
”说:“其山四合于郡,故曰
阆中
。”意思说:
阆中
周围山形似高门,城在其中,所以称
阆中
。
《旧唐书·地理志》解释
阆中
得名时说:“阆水迂曲,经郡三面,故曰
阆中
。”嘉陵江流经
阆中
一段,古称“阆水”。意思说:嘉陵江绕城三面,城在其中,所以称“
阆中
”。这是说,
阆中
因水得名。
两种说法看似不一,实际并不矛盾。
阆中
四面山形如高门,因名阆山;嘉陵江流经阆山下,因名阆水;城在阆山阆水之中,故名
阆中
。
从传统风水学说来看,
阆中
古城城址是一个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古城
阆中
,首先有内城,内城外是瓮城,内城被外城所包围,后有城濠,嘉陵江绕三方,再有前后左右环抱城市的群山(即蟠龙、西山、
锦屏
、大像),形成了多层的空间封闭结构,达到了藏风纳气之目的。
阆中
城外,
东北
山势高峻,主山蟠龙之顶,筑有“观星台”;西南地势低平,立“火神庙”;东南舟楫往来,商贸繁荣,立“财神楼”。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原来,与风水九宫八卦相关。《周易·说卦》指出,
东北
为艮卦,象征山,为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古代风水家以此为观测天象之最佳方位,故筑此观星台,使
阆中
天象观测日盛,成为古代著名的民间天文研究中心。正南离卦属火,故近此方位修“火神庙”以祭火;东南“巽”卦,主财,立“财神楼”祈财祈福,这是风水上最常见的做法。
阆中
古城立于山环水绕的穴场吉地,其建筑布局,也严格遵循风水穴法规划布局。
阆中
山环水绕而择定的城市中心,建有中天楼,以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城内其余街巷,均以中天楼为核心,以十字大街为主干,层层展开,布若棋局。各街巷取向无论东西、南北,多与远山朝对,古城中大量的民居院落上千座,主要为明清建筑,歇山单檐式木质穿斗结构,鳞次栉比,青瓦粉墙,雕花门窗。院落或坐北朝南,坐东朝西,以纳光避寒;或靠山面水,接水迎山,以藏风聚气。
阆中
古城有张飞庙、
永安
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
川北
道贡院等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邵家湾墓群、文笔塔、石室观摩崖造像、雷神洞摩崖造像、牛王洞摩崖造像、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华光楼、
阆中
文庙等2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阆中
古城,也是
中国
春节文化之乡。汉武帝时,此地诞生了伟大的天文学家落下闳。由他编制的历法典籍《太初历》,首次将每年的正月定为岁首,从而确定了每年的正月初一为新年的第一天,自此才有了沿袭数千年的
中国
年——春节。
阆中
历代有重兵把守。今古城左营街三号为左营游击署,驻“左营游击一员,中军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三员,外委五员。”今学道街为中营守备署,驻“中营中军游击员,中营守备一员,千总二员,把总四员,外委五员”。屏江街西南为右营都司署,驻“右营都司一员,千总二员,把总三员,外委五员。”《
四川
通志》载:“
阆中
有中、左、右三营,兵1895名”,这就是“国”。再看古城城墙,从战围时期的巴都,到秦城、汉城、唐城都是土城墙,到了明代才是石城墙。
古树。
唐武德及贞观年间,高祖李渊的公子鲁王李灵夔和腾王李元婴先后被分封阆州,二王“仿长安”,并以袁天罡和李淳风的风水理论为指导,造宫苑,建五城十二楼,誉之“阆苑”。
阆中
古城几何中心位于“中天楼”之处,
中国
古代“崇方”、“尚中”,所以城中心的确定和安排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从地图上看,“中天楼”位于城
中东
西南北主干道的交会处,正应风水“天心十道”之喻,乃
阆中
城正穴。城内街巷,以此为核心四向展开,分别与“案山”朝对并据为底景,所谓“城中飞阁连危亭,处处轩窗对
锦屏
”。以“中天楼”为中心还分布着保宁府署、
川北
道署、文庙、武庙等衙署机构和宗教文化建筑,符合风水“
京都
以朝殿为正穴,州郡以公厅为正穴”之说。
中天楼又名四排楼,为阆苑十二楼之一,有“
阆中
风水第一楼”之美誉。始建于唐,民国年间拆毁,2006年原址重建, 2008年国庆前夕正式对外开放。为三层明清风格木楼,底层四通,楼高25米。
一层小院。
楼下一层是当代雕塑家伍明万教授的作品展。
上楼的楼梯陡峭。
二层是伏羲八卦像。
嫏嬛福地。
远眺古镇,青瓦白墙,飞檐走壁。
局部细节。
方中有圆,圆中有景,符合古镇的风水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