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游阆中全记录(上)
文/图雪奇阅读:1101/3
相关目的地:阆中
出发时间:2023-03-04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24828.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春游
阆中
全记录(上)
文/图雪奇
三月初开,春风清袅。乘动车,穿过嘉陵江源头的秦岭山麓,沿着唐代画圣吴道子画《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的采风足迹,来到了嘉陵江中游的
四川
南充
阆中
市。一路观景,麦田油绿,菜花金黄,粉的桃花,紫的红叶李……簇簇拥拥,透过密闭的动车窗户,似乎能闻到清新的芳香。早春二月,原来早已潜入秦岭以南的山川、村庄。
阆中
之旅,就是在这样美好的感受中开始了。
现代高跌,确实大大缩短了时空间隔,上午8:16由
西安
北站发车,三个小时后即到
阆中
,入住停当,正好赶上午饭正点时间。
下榻之处是在网上提前预订的古城油坊街“桐子花开”民宿客栈。之所以选此,一是网上遍查好评多多,交通游览都比较方便。更重要的是,因了唐代大诗人杜甫《阆水歌》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那句诗,桐子花开民宿客栈,正在古城中心偏南位置。
客栈为家庭经营民宿模式,男主人姓刘,女主人姓马。小刘小马应为新一代有文化的房主,两口子都是热心之人,深谙和气生财之道,透着南方人精明细致的特质。小马正好在火车站上班,顺便开车把我们接到客栈,一路热情洋溢,不停地介绍着
阆中
的人文历史和自然风光,不觉就来到了她们精心打造的温馨庭院。
客栈规模不大,格局风格却不俗,透着
日本
式小巧精致的空间利用理念。古今结合,简约雅致不失大器。天井式木质结构庭院,四季花卉点缀;家具器皿,间厅窗棂,布艺床品,皆有讲究;卫浴、寝具、电器等,均按高星级酒店配置。特别是容易被忽视的边角空间利用令人叫好,每一个角落都装饰精心,入眼成趣,凡狭窄容易磕碰之处皆有软包,突显人性化。据小马介绍,桐籽花开的名字,由来于一部在
阆中
取镜的爱情题材电视剧,寓意着爱情、浪漫与温馨。
午饭过后,正好还有整半天的游览时间,精神尚可,为了节省时间,便叫了一辆出租车,全程跟随游览了距离较远的白塔山、鳌山和
锦屏
山景区。司机恰好也当过兵,因兵龄小我十年,称呼我老班长,倍感亲切。
午饭的吊锅鱼很有特色
白塔山,位于
阆中
城东嘉陵江外侧,因山上的白塔而得名。白塔始建于明代末期,在2008年5月12日
汶川
大地震中,受到波及,被拦腰折断,09年复修如前。
白塔是
阆中
的一座风水塔,为
阆中
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因通身外观以白灰贴壁,故名白塔。白塔又名文笔塔,有诸多诗文匾额增加文化氛围 ,又与附近山湾的大佛寺、状元洞等名胜构成
阆中
旅游胜景---东山园林风景区。
山上有一观景台,为绝佳观景点。
临江
扶栏,
阆中
全貌尽收眼底。远望嘉陵江,由秦岭山麓奔流而来,流淌至此,似乎有意画了一个弧形半圆,勾勒出
阆中
的城貌——三面环水,四周青山环抱,灰色的城市屋顶,与绿色的嘉陵江水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三面江光抱城郭,四围山势锁烟霞",宋朝诗人李献卿的诗句描写,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而且俯瞰四周山峰的布局方位正好对应风水学中的北玄武、南朱雀、东青龙、西白虎”。因而
阆中
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风水古城”。
遗憾的是,在城市统一规划改造中,许多老房子被拆毁重建了,这是改开后,全国文物史上普遍留下的一大伤痛。
老兵司机非
常熟
悉白塔山,一边为我们导游讲解还特别精通手机摄影,用全景模式为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宽幅合影照。
接下来司机直接把我们拉到了
阆中
古城以南的鳌山景区。这是一个由私人承包的依托鳌山文化旧址,以仙道文化为主体,全新打造的旅游度假区,政府制定的一切免费政策在这里统统无效。因我本身对当下一些地方在古遗址上毁旧造新的假景心里自带条件反射般的抵触,对这里的第一印象便是华而流俗,商业味太浓。
不过老兵司机大老远的拉过来了,而且热心推荐,也就既来之则安之吧!再说这里的遗址历史文化地理位置也还是很值得探究的。
据景区介绍,此境气接蟠龙(山),与伞盖(山)、玉台(山)相望,是
阆中
古城山川龙虎交会及阴阳合和之地;古有西王母在此封神点将;史有华胥鳌山脚踩七彩巨石脚印孕生伏羲;西汉天文学家,(巴郡
阆中
人)落下闳、唐朝有名的大国师、天文学家、数学家袁天罡和李淳风,以及历代星象法家都曾居此占星望气。其地理位置,在
阆中
城南嘉陵
江南
岸,与古城隔江相望,也是观古城全貌的又一绝佳之地。
进门每人50元的门票,可叫上一位免费导游讲解。初感其貌,感觉如各地在古遗址上复建景区的路数
大同
小异。整体规模和建筑风格为仿古模式,亭台阁榭、石径回廊,加上一些现代的电喷雾技术等元素,营造一种仙气缭绕的气氛。
免费导游自有免费的特色,带你由下而上匆匆过一遍,如背台词,基本与你没有情感上的交流,走到最高处的魁星楼,让你自己上楼观景,她便匆匆离去了。
这样只能跟着导游走马观花,听她流水般的讲解词,根本无暇观景。待导游离开后,下山时方细观景物,我才品味出一点打造者的仙道理念与匠心:由山上的魁星楼轴心线直下正对一巨鳌雕像,意为“魁星点斗,独占鳌头”。其设计灵感,或许来源于
西安
碑林的一通有名的“魁星点斗图”碑刻。后查“魁星点斗图”石刻原件有两通,另有一通在
阆中
张飞庙,因其考古价值较高,现存于国家博物馆。而这幅“魁星点斗图”作者正是
阆中
人马德昭。说起这位马德昭,与
西安
还真有着一段深深地源缘。
马德昭,
四川
阆中
人,号自明。原本为清朝一位武将,却更以大书法家之名留芳今世。史料显示,
咸丰
初年曾调处
江南
军务,在
湖南
湖北
及
江南
一带建立功勋,被提升为直隶
大名
总镇。当时回人与捻军张总愚欲联合叛乱,朝廷因此改授德昭总兵陕安,以镇慑秦中,随即再补
甘肃
固原
提督。但
西安
士绅挽留,以保护省城。德昭留兵数月,回人终不得逞。而保住了省城
西安
的一方平安。因而深受
西安
百姓的爱戴。这也可能是
西安
为其书法刻碑留于碑林的一个原因吧。期间,他战守兼擅,以游击之师,或解豫皖急危,或扼守潼关要道,或防护蒲水饷区,以一军固中原腹地,一时之间,称其为大
河南
北之“长城”。同治七年(1868),马德昭协助李鸿章征讨捻军,出谋划策,终至
成功
。此后他驻防潼关数年,军事
平定
,告老还乡,终老于家。潼关之民思其保境之功,为之立祠奉祀。
行伍之余,马德昭还颇爱书法研究,善于将
中国
汉字书法艺术游戏般的出神入化,赋予书法以更丰富的内涵。在
西安
碑林,共收藏有马德昭的八幅书法作品,比颜真卿还多一幅。其中《花甲重周“寿”字》、《一笔“虎”字》为当今书法爱好者临摹频率极高的范本。而最著名的《魁星点斗》刻石碑,陈列在
西安
碑林第四室。此作巧妙地将魁星的形象设计成一个站在“鳌”字上的鬼神模样,其右手执笔形为“克”字,左手托砚形为“正”字;脸部形似“已、心”;身体形似“修身、复礼”;一足举“斗”,另一足立于“鳌”上。把儒家“正心修身、克己复礼”的学说融入其中,隐含着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独占鳌头的喻意。可谓匠心独具,神思妙想!
而今天,
阆中
鳌山景区则借此设计,吸引南来北往的高考学子及家长们,络绎不绝纷至沓来求魁星保佑,高考能站上鳌头,不惜送上香火钱,也该称为妙思了。景区建筑所挂匾额大都出自名家之手,奎星楼第三层门楣所挂匾额“天开文运”为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先生所提。皆可为文运助阵。加之山上还供奉着“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三国时忠义武将关羽的封号),故鳌山又名“二灵山”。关公又被民间称为武财神,可送财赐福。这样,若来鳌山,只要送上香火钱,要文有文,要武有武,要福得福,要财有财,真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难怪有人网上发文称,游
阆中
,不去鳌山等于没来
阆中
。
还好,景区范围不算大,再加上借口疫情等原因(实为节约成本吧?),有些场馆拉线封闭,不得进去,不到半个多小时即游完全程。下一站即到
锦屏
山景区了。
老兵司机似乎对
锦屏
山兴趣不大,谈到前两个景点时滔滔不绝,而当我们提出要到
锦屏
山时,他说这里没有什么看头。到了山门外,他说你们自己进去转转就知道了。他也不做导游了,独自在山门外等着。
许是文化层次对景点认知不同还是经济惠利的原因,老兵司机对
锦屏
山的介绍并不符实。
锦屏
山古称阆山,远观石壁面江,山顶东西向一脊,左略平右略突,中间微凹,形如马鞍,又名
马鞍山
、宝
鞍山
。因“花木错杂似锦,两峰连列如屏”,故今习惯称
锦屏
山。这里地理位置优越,地处城南嘉陵
江南
岸,亦是观
阆中
古城全景的最佳处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 自西汉时期的落下闳、袁天罡、到唐宋时期的杜甫、李商隐、吕洞宾、吴道子、陆游,以及明清后的扬慎、杨瞻、张之洞、江婉、梁清芬和画家张善子(张大千胞兄)、丰子恺等都曾在此留下了丰富的吟咏诗章和墨宝遗踪。吴道子《嘉陵江三百里风光图》,即以
锦屏
山为轴心,向两面扩展入画。诗圣杜甫也在《阆山歌》中大加赞叹:“松浮欲尽不尽云,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鬼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称其仙气缭绕之境与
临江
奇险之势可与嵩山、华山等名山媲美。无
论山
形地势还是人文内涵是绝对胜于前两个景点的。
进得山门,上一个长长的陡坡,便来到落下闳广场。为何要在山上打造个叫落下闳的广场?这得从了解落下闳其人说起。
落下闳,巴郡
阆中
人,西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他研制的浑天仪,是世界第一台比较精密的完整观测仪器;提出浑天说,创新
中国
古代"宇宙起源"学说,也是世界上最早以地球为中心的先进宇宙结构理论;发明的"通其率",影响
中国
天文数学2000年。他在家乡
阆中
蟠龙山建立了
中国
最早的民间观星台,并进一步改造了更精密的观测仪器浑仪,被近代天文学家朱文鑫誉为"始立仪象之权舆",西汉以后的天文历法家贾违、张衡、祖冲之等人,都是在落下闳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发展的。
英国
科技史学家李约瑟称他为"
中国
天文史上最灿烂的星座。"
此外落下闳还有一大贡献就是创制《太初历》,决定性地影响了
中国
历法结构,这个《太初历》把正月定为岁首,确定正月初一为新年的第一天,也就是现在的“春节”。因而他被尊称为“
中国
春节老人”,由此
阆中
人会自豪的给你炫
阆中
是
中国
春节的源头,
阆中
是“
中国
春节文化之乡”。
为了纪念这位为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天文学家,
阆中
人在这里修建了这个落下闳广场。
广场最显著的建筑即是观星楼。观星楼耸立于落下闳广场最高处的数十级台阶平台上,楼高24米,为三层六角重檐围廊式楼阁,琉璃盖顶,飞檐翘角,宏伟壮观。楼座台阶最高处立有落下闳与他创制的“浑天仪”青铜雕塑,工艺精湛,古朴典雅。
观星楼内布局,除为纪念在落下闳的生平事迹外,还有在他天文研究巨大成就的影响下,
阆中
历代出现的多个天文学家。如汉代末期,的一对父子天文学家任文孙、任文公,三国时的祖孙三代天文学家周舒、周群、周巨,唐代的袁天罡、李淳风等,都是
阆中
人引以为荣的
大名
鼎鼎的天文学家。 只可惜不知何故,楼体外围以围栏隔挡,不能亲览楼内风光和亲身体验登临快感而留下点小遗憾。
观星楼台阶下有一水潭,被命名为荷花池 。池内虽无一株荷花,却也碧水如镜,倒映着亭榭桥栏,柳影绿植,秀色可观。由荷花池继行,有多条林荫小径可辐射到四面八方,通向其它所有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