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一座古城,寻一方小院(阆中三日休闲游)阅读:4324/69
相关目的地:阆中
出发时间:2021-02-20
出行天数:4 天
人均:9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155846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到阆中去
自去年
贵阳
避暑回渝后,因各种原因,我再未迈出主城区一步,感觉好久好久都没散散心了,有些憋得慌。春节刚过,决定周边走走。去哪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十几年来一直想看看的
阆中
古城。现在交通方便,
重庆
到
阆中
乘坐动车也只需两小时。我们只想休闲式的游览,
阆中
周边的景点一概不予考虑。
从
重庆
到
阆中
,在
重庆
西客站上车。现在的西客站,交通大大改善,地铁5号线和环线都能到达,很方便。
候车大厅旅客不太多,座位绰绰有余
候车时间长,可以到瑞幸咖啡喝一杯奶茶。
经过两小时车程,到达
阆中
车站,直接打车到距离民宿最近的街上(古城内禁止所有车辆行驶)。
阆中
的出租车起步价为五元,从火车站到古城边只花了9元,出乎意料。
阆中
阆中
,古称保宁,位于
四川
盆地北缘、嘉陵江中上游。2000多年来,
阆中
为巴蜀要冲,军事重镇。自元朝阆州升格为保宁府以来,
阆中
一直是
川北
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商贸中心。
阆中
背山面水、坐北朝南、三面环水、四面环山,被誉为
中国
风水学的教科书,号称
中国
第一风水古城,素有“阆苑仙镜、风水宝地”之美誉。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到此,并留下宝贵的诗篇,如杜甫曾盛赞
阆中
:“
阆中
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在
阆中
古城,那些古街古巷,它们的背后是数不清说不尽的历史故事。古代的
阆中
曾是巴人活动主要区域,巴人善战,周武王伐纣,在牧野之战中巴人助周灭商,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在楚国不断进逼下,巴国约于公元前330年迁都
阆中
;秦军在司马错、张仪、张若等人率领下,南下灭巴、蜀,置巴郡及
阆中
县,
阆中
为郡治;西汉初,汉高祖刘邦念信诳楚安汉之功,析
阆中
县南境置安汉县,即今
阆中
县的上级
南充
市;东汉时,巴郡三分为
巴西
郡、巴郡、
巴东
郡,
巴西
郡治
阆中
;三国时,刘备入益州后,派张飞镇守
巴西
(
阆中
),长达七年之久…… ……
……… ………
一. 阆中古城民宿客栈
蒲氏宅第
阆中
古城民宿相当多,可选择的范围比较大。儿媳在携程上寻找住宿,经过比较,觉得位于古城内的蒲氏宅第不错:靠近沿江公路,距离停车位置只有三百米的步行距离;民宿曾上过央视国际频道(央视4台)的大型纪录片《远方的家》,口碑不错。更重要的是,看了介绍和照片,民宿古色古香的,很有韵味。如果走累了不想动,就宅在民宿喝喝茶,这是老伴最喜欢的。
大多数人游
阆中
,最多住两晚,更多的只住一晚。我们带着四岁多的孙女,儿子让我们在这儿住三晚,这样老人就不会觉得太累。就此敲定。
蒲氏宅第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至今依旧保留着明代风貌。
蒲氏宅第为三进四合院呈串珠式结构,进入大门就可看见一条长约40米的走廊,四道门槛,让人瞬间回到
中国
典型的民俗村落中。
从前厅看第一庭院
院
中东
西两侧是客房,院中的木桌、竹椅为住宿的旅客提供了
四川
特有的喝茶、聊天、休息的场所,晒着
春日
暖暖的阳光,喝着房东老板提供的茶水,惬意而休闲。
院中的红腊梅给小院平添一分妩媚。墙上的山水浮雕不知是否为
阆中
古城的一隅,墙下的石砌盆景内还有些许
小金
鱼。
蒲氏宅第的建筑仍保留着400年前原样:门窗、房梁、门柱以及各种雕刻装饰几乎没有变动。
大厅的一侧画有孔子塑像,笔墨纸砚样样不缺。
“笔耕堂”源于蒲家的家传
第一次见到高高的门槛,不停的爬进爬出
晚上,我们和房东在院里喝着茶,听他讲那过去的事情。
清朝时期,丝绸商人蒲天泽来到了
阆中
,买下了这座宅子。 蒲家的第三代还考取了秀才,有了工作,也有了不错的收入,日子越发好过。到了第四代,因为优秀,由阆州领导推荐,蒲家后代成为“选贡”,有些象今天的选调生。不久这位“选贡生”晋升为当地的教育局长,由此蒲家开始进入教育领域。办私塾,办学堂,为当地教育发展做出了贡献。
现在蒲氏宅第的老板娘是蒲家的第九代传人。
耳濡目染
我同班同学的老公-江老师
也是巧了,我的好友兼同班同学看了我发的朋友圈,趁着孙子没开学,赶紧来
阆中
玩两天,他们同样预订的蒲家宅第。我们离开那天,他们正好到达,在民宿客栈相遇,也是有些激动。时间有限,只聊了半个小时,彼此挥手告别。
第三天,是他们回
重庆
的日子,雨下的有点大,困在蒲家宅第总得做点什么吧。好在这位江老师琴棋书画样样在行,提笔挥毫,一手漂亮的草书(我不懂,猜的),让人好生羡慕!
蒲氏宅第的堂屋位于整座院子的后面。穿过堂屋,里面还有两排客房。
蒲氏宅第的堂屋是祭拜祖宗的地方,应该也是他们的祠堂吧。屋顶上方的“天锡眉寿”的“锡”,在这儿念做“赐”。在
中国
,“赐”一般为皇上所赐,因此不能随便用这个字。那么民间就将“赐”改写成“锡”,表示这是上天所赐予的。
房东说这座老宅之所以一直由蒲家人继承,也是“运气”。1933年,红四方面军到达
阆中
,蒲家人全部逃到
三台县
,直到1936年才回来,从此家道中落,只能靠出租房子为生。解放后划分成分,蒲家被定为“城市平民”,祖宅才没有被没收。之后由政府分给城里的其他居民居住,直到八十年代,蒲家人申请收回了自己的祖屋,经过这几十年的打造,蒲氏宅第成为
阆中
古城内有名的客栈。
有模有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