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向北,宝藏城市两日游【广汉——德阳——什邡——新繁】阅读:1319/1
相关目的地:德阳
出发时间:2023-11-21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77098.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01 成行
广汉
三星堆的名声近来太响亮了,博物馆新馆落成,加之高铁开通,无疑为他的火爆再添了把干柴。如果想去三星堆,当然避开人流集中的周末或假日是最好,但是打工人的现实不允许的话,也不妨把视线放在他周边的地方,探索不一样的景致。
忙里偷闲来了两日,和父母绕着
成都
北边的几个城市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然而
德阳
、新繁、
什邡
都是很早就在我的心愿单上。
从
成都
出发,第一天
广汉
与
德阳
,起个大早就能到
广汉
吃个早餐再悠闲地开车到三星堆博物馆,下午到
德阳
,看文庙。晚上在江边散步颇为惬意。
第二天赶早去
什邡
能吃到米粉(太好吃了!)。
什邡
四处转转就差不多就可以回程,中间午餐路过清流镇,吃板鸭,最后再到了重头戏新繁镇,游教科书上都提到的唐代公署园林——东湖公园,心满意足地回
成都
。
总的来说这条路线不走回头路,基本交通都很顺畅,能吃到特色的当地名吃,也饱览人文风光,不至于太累,适合有车出行
。
02 关于吃
第一天
:
早餐:
广汉
名小食。是本地人也会来吃的一家,人气不算很旺,整体还可以,我们点了红油水饺、抄手、三合泥、蒸饺、红糖醪糟粉子、金丝面,没有点套餐,三个人吃的很好。金丝面是必尝,但可能略有些咸。三合泥感觉成品有点不够绵软化渣,可能确实不符合现在大多数人的口味了。蒸饺有点后悔,或许应该点叶儿粑或者烧麦。抄手味道不错,红油水饺也还行,复制酱油的咸甜味很突出。醪糟粉子个人最爱,解腻又暖胃,实乃居家旅行必备。
推荐:
广汉名小食
午餐:连山镇代木儿餐厅。据说是大刀回锅肉的创始店(不推荐!),按片卖,一片虽然大但是价格也很美丽,18元1片。确实也很厚实,但是想想3个人点了3片就是54元,在
成都
点一份回锅肉也要不了这个价吧,而且一下就能吃闷了哈哈。总之连山回锅肉在我家三人心中一致祛魅了,再也不会来。
推荐:
代木儿餐厅
晚餐:勇记干锅。意料之外的好吃!干锅究竟属于
德阳
还是
绵阳
,肯定一直有人争,
绵阳
有六月雪,是我读书那会儿的记忆,一直觉得还不错。勇记干锅在
德阳
当地也是小有名气,我们找了家离得近的,和六月雪走高端路线不同,勇记还有那么一丝丝苍蝇馆子的气质,不在意舒适的座椅,温馨的氛围灯,而是靠着绝对的性价比和口味征服了我们。70出头的翅掌小锅完全够2人量,我们加了藕片、粉条等一些菜,里面自带的芸豆耙烂也很好吃!先轻卤入味了的翅掌,再裹上酱料炒出来,微辣回甜,洋葱、绿葱的香气扑鼻,我还点了份藿香土豆片,也是惊喜!!我妈说有她小时候烩土豆的味道,喜欢藿香味道的绝对不能错过。总之3个人愣是没吃完,还剩一点土豆和底菜。旁边桌基本也是本地人,很多是打包回家的。
推荐:
勇记干锅
第二天
:
早餐:
什邡
米粉,春哥鲜榨米粉和谭记米粉挨得很近,每家都来了一两,牛肉哨子的,米粉有生浆和熟浆,一个口感更绵软,一个更生脆,看个人口味,我更喜欢生浆。米粉很像
绵阳
的,但是底汤没有
绵阳
的那么重油重盐,他每一碗好像都是单独打了底味,冒好的米粉再加上汤,哨子也没有煸得很干,牛肉很润很香,也显得更新鲜有肉味。两家店相比较,我还更喜欢春哥,口味更轻鲜,谭记默认加花椒面,我感觉稍微破坏了点汤底的味道。我记忆里
绵阳
米粉也没有很麻,但是现在回去感觉红汤普遍都放很多花椒,反而我觉得
什邡
米粉还真的在我心中成了能和
绵阳
米粉掰手腕甚至不输的劲敌。对不起,
绵阳
米粉!要不是有回忆滤镜你怕是输的很惨。
推荐:
春哥
谭记
午餐:清流镇王板鸭。小院子坐着环境很好,加上天气很舒服,就餐体验非常棒。但是服务员实在不行,我们叫上饭说了很多次都没上,后来还是自己去打的。味道还可以,脆皮豆腐很不错,值得点。板鸭和兔子我觉得没有很惊艳,但是当季的豌豆尖鸡蛋汤很美,是乡村柴火菜才有的味道。
推荐:
03 广汉
三星堆博物馆升级2.0,硬件上很赞,西南院设计的新馆很有逼格,外观上是从大面具提取的灵感。还值得去的是旁边的文物保护馆,能看到实验室,真正的科技考古,而不仅仅是欣赏橱窗里不说话的展品。希望博物馆能再改进,在讲解和展陈上再丰富些内容,针对某个明星级别或者有代表性的文物有深入的介绍,否则外行只能看个热闹,大几十的票价让人觉得体验还不如免费的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隔着玻璃看研究人员真有种奇妙的体验。
三星堆博物馆
像大面具吧?!
三星堆博物馆
当初看《假如国宝会说话》对这件印象深刻,可惜官方没有对她有太多展陈文字介绍。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博物馆
三星堆也有很多鸟形青铜器,总让人联想到“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古蜀的鱼凫王应该就是以鸟为图腾的。
三星堆博物馆
很酷的大螺旋楼梯,学建筑的应该很喜欢吧(柯布西耶狂喜)。
三星堆博物馆
感觉像是眼睛,呼应着三星堆文物上的眼睛母题。
04 德阳
德阳
县文庙(没错,清代的
德阳
是绵州管辖的县城
)至少在
四川
的文庙遗存中按完整性、规模如果排第二,就没敢排第一的了。虽然身处闹市,但真的不输此行。
德阳
能有幸保存一处如此完整的文庙真的是一件幸事。前段时间似乎这里还举行了庙会活动,身穿汉服,欣赏各类演出,应当别有韵味。
德阳文庙
德阳文庙
外泮池成了锦鲤池(笑)。
德阳文庙
万仞宫墙东西两侧是进出文庙的牌坊门,上面分别题写“德配天地”“道贯古今”。有种说法是当地如果没有出过状元是不能在正南开大门,只能由侧门进出,不知是否如此。
德阳文庙
棂星门得名于北辰星宿,是比附孔子为文曲星,因此棂星门可看作祭祀典礼的起点,也是所有文庙建筑必有的组成。
德阳
文庙的棂星门是常见的红砂岩材质,但难得的是其造型与工艺,不论是柱、梁枋还是飞檐都雕刻着精美的纹样,各式灵兽、花草不一而足,繁多却并不觉得杂乱,在适当的地方留白,让人惊叹当年工匠的巧思。
德阳文庙
德阳文庙
越过棂星门,便是泮池。古代学子入学则称作“入泮”,泮,半也,府州县的文庙均只能有半圆形的水池,而到了全国最高级别孔庙——国子监,则是整圆,也被称作辟雍。
德阳
文庙的泮池实际有两处,万仞宫墙外一处,棂星门内这一处。外泮池现在饲养着众多锦鲤,游人许多驻足观看逗玩,水面与人更亲近。内泮池其象征意义更加突出,跨池而建的三座石桥也是红色砂岩,有趣的是栏杆上装饰的
石狮
子,细细端详下每一尊竟然都各有表情神态,姿势不同。
德阳文庙
戟门与大成殿就仿佛是故宫的
太和
殿与
太和
门,当穿过戟门正式进入到大成殿所在的这进院落时,依旧会不自觉惊叹正殿的宏伟。面阔七间,重檐歇山顶,明黄琉璃瓦,朱红色漆的梁柱,两层月台,无一不彰显其地位,就面阔而言,
曲阜
孔庙也仅为九间。
德阳文庙
踏上月台近距离看到大殿檐下的结构,和北方官式建筑差异明显,并不见斗拱,而是蜀地民居常用的穿斗式结构,横梁穿在大柱上,上承屋架,前廊形成类似于卷棚的样式。虽然明清时候建筑的斗拱已几乎不起承重功能而更重于装饰,但在穿斗结构的文庙中,装饰完全舍弃了斗拱,而柱梁间的各类配件,如雀替、檐枋、穿插枋等则精彩纷呈。
德阳文庙
在大殿正前方还有四座重檐的攒尖小亭一字排开,据考证是礼
乐亭
或是御碑亭,当与祭孔典礼有关,但现成为休憩的凉亭,游人倚在美人靠上,可沉浸于景致中,其实在全国范围的文庙遗存内有这样一组完整的礼
乐亭
也是罕见的。
德阳文庙
05 什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