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48时辰·寻古川南 | 夏日的小确幸,是穿过时间遇见你阅读:1189/2
相关目的地:泸县
出发时间:2021-07-24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1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398406.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48个小时,两天时间,一次说走就走的川南寻古。旅行之初本是奔着宝藏小城
泸县
而去,却发现途中的美好——
内江
与
隆昌
,终究不止是又一次擦肩而过,只有深入其中,才发现曾经的错过,是多么的遗憾。
泸县
沱江边的宝藏寺庙,藏着唐朝的印记
借着探访
泸县
的机会,顺路前往
内江
,也算是对这座屡次擦肩的城市一次还愿。以前只知道
内江
出了一个张大千,却没想到它其实更是身边的宝藏小城。当然,此行的目的还在于圣水寺,虽然与诸多城市山林的庙宇重名,但不妨碍它成为独一无二的国保。
去的时候,刚好处于疫情后开放不久,所以整个寺庙几乎没有多少访客,守门的嬢嬢象征性的在门口收一元的香火钱。初入圣水寺,好像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古老,大概是近期进行了一番重装与扩张,依山而建的寺院,除了中轴线的建筑之外,还向两侧延伸出多重院落。
根据寺院内的石刻记载,圣水寺始建于唐咸通年间,后来在宋大中祥符二年进行过增修,可惜的是,明末遭兵燹毁损,在
清康
雍年间再次进行大规模复建,所以现在看到的建筑应该基本都是清代建筑。
不过单单只是说寺院建筑的话,其实亮点不多,这可能与后人的修复有关,看起来算得上年代感的,只有放生池中的明代石桥和大雄宝殿前的宋代经幢,所以才开始探访圣水寺的时候还是有些失望,直到进入藏经楼后的山洞,圣水寺的精彩才慢慢展开。
初入山洞,只觉昏暗,但是清凉之意,瞬间就扫除洞外的暑热,甚是清幽,再一细看发现,这里原来就是唐代观水禅师观水开悟之处,山洞深处得一泉水流出不涸,清纯甘甜,寺庙也因此而得名。借着微光,再观之四周山壁,原来竟有诸多摩崖造像,只是风化严重,大多已经漫漶不清。这时才恍然
大悟
,原来圣水寺真正的价值,其实在于摩崖造像,而这个山洞只是开始。
圣水寺的摩崖造像从唐、宋一直延续到明、清,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晚唐时期千手观音造像和宋代的十二圆觉造像。前者并不在中轴线上,而是偏居一方的观音殿中,但这个殿却是圣水寺内佛事活动最活跃的一个建筑,后期被重妆的现象很严重,殿内幔帐厚重、香火旺盛,当时甚至都没有觉得这是一尊石刻造像。
后者应该在藏经楼后的山上,当时就看到一个“摸摸
菩萨
”的标牌,以为没有什么东西而遗憾错过。
不过圣水寺中还有一处隐秘的摩崖石刻,藏在玉佛殿后面的药师殿内,当时周围都在整修,看起来乱糟糟的,但是上楼后却像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一样,数十龛生动的石刻造像,题材内容非常广泛,可以看作是世俗化的佛教典藏。
大隐于市,国内罕见的闹市摩崖造像
翔龙山摩崖造像大概是我造访过的最“大隐于市”的摩崖石刻了,如果没有路牌的指示,谁会想到在
内江
市政府旁边繁忙的交叉路口旁,竟然藏着如此规模的唐代中晚期的摩崖造像与题刻,说是“闹市石刻”也不为过,距今已经一千多年的历史。
沿着公路旁陡峭的山路拾级而上,仅仅十余级台阶,就进入了翔龙山摩崖造像的核心区域。踏入山林之中,就像打开了另一片世界,清幽宁静的山野之气,与山下车水马龙的景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据史料记载,翔龙山古称香山,宋代在山前傍崖接楼,兴建资圣寺。上世纪50年代的调查曾予记录:寺在市郊三里,仅大殿为明代建筑,殿是重檐歇山式,面阔三间,进深四间......现为
内江
专署礼堂。”不过调查并未提及造像。上世纪60年代寺院就被拆除,所在区域兴建了大量民房,直到2007年开始整治文物环境,翔龙山摩崖造像才真正得以面世。
千手观音龛造像是翔龙山中最大的造像,像高近8米,体量硕大,雄浑华美,均为原生岩整体凿造,尤以手臂、法器等细节出彩,可惜脸部为近年修复,“完美”的诠释了何为违和之感。后来查阅资料才知道,在造像右侧崖壁上还刻有南宋淳熙三年(1176年)的题记,说明了佛像的建造时间,不过当时并未注意。
千手观音像龛周边则是翔龙山摩崖造像的主造像区,虽然佛龛密集,不过规模都不大,根据崖壁形态开凿在不同的位置,但经常年的风化,大多只剩下轮廓,无法辨认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