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小时南浔|沉浸在书香气中,迷醉在水韵乡里阅读:4.7w/17
相关目的地:南浔
出发时间:2023-09-09
出行天数:2 天
人均:1000RMB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32525.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梦里“浔”南
不知不觉,从
上海
回到
浙江
,已经有一年多了。
在这一年里,我们致力于发掘
浙江
——家乡的好玩地。
浙江
一共有11个市,我们都已经走遍,其中
湖州
,是我们去了又去的地方。
去过很多次
德清
和
安吉
,而这次的目的地,是
湖州
南浔
区。
南浔
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这里的书香气很重,这里的
江南
味很浓。
书香气,指的是湖笔。
它被誉为“笔中之冠”,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而湖笔之乡就在
南浔
的善琏镇。2006年,湖笔制作技艺还入选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江南
味,指的是
南浔
古镇。
作家徐迟在《
江南
小镇》里用了66个“水晶晶”来赞美他的故乡
南浔
古镇。“水晶晶的水,水晶晶的太空,水晶晶的日月,水晶晶的朝云……映出这个水晶晶的世界!这是呵,这里是我水晶晶的家乡!”听完描述,
南浔
古镇在我脑海中逐渐具象了起来,很新奇也很好奇,迫不及待想看一眼。
读书与旅行,是我们礼遇历史、触碰文化的最好方式。
文字肆意流淌间,我们深入文化的精髓;山河锦瑟流连中,我们跨越时空维度。
我们在一次次旅行中体会文化的厚重感,洞察文化的生生不息与传承发展。
若你也对闻名天下的湖笔感兴趣,若你也喜欢古色古香的
江南
古镇,若你也是个文艺青年,不妨跟着我的脚步,来一场48小时醉心文化的
南浔
之旅。
南浔
——书香卷气|善琏湖笔小镇——
自驾来到善琏湖笔小镇,这里是
中国
湖笔文化和桑蚕文化的发祥地,素有“湖笔之都、蚕花圣地”的美誉,拥有“湖笔制作技艺”、“
含山
轧蚕花”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次被文化部命名为“
中国
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小镇以湖笔文化为主线,串联“一馆、一街、一寺、一祠、一厂”五大旅游景点,有湖笔文化体验、国学研修、礼仪启蒙、书画展示等游览体验项目。
章记祖传辣油馄饨
到达时已临近中午,我们先来找当地有名的特色美食——章记祖传辣油馄饨。
老板说,这家店在他手中已经40多年了,祖上传下来也好多年了,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老字号。
湖州市善琏湖笔小镇景区
馄饨分两种,小馄饨和大馄饨,分别是6元和8元一碗,这个物价真的很便宜。
我更喜欢小馄饨,因为小馄饨包得鼓鼓的,皮薄如纸,肉馅厚实。而大馄饨的皮会稍微厚一点,喜欢口感有嚼劲的话,推荐大馄饨。
湖州市善琏湖笔小镇景区
馄饨在锅里煮熟后,放入调好酱料的碗里。这个辣油是精华,很香,味道也很正宗。可惜辣油对于我来说还是偏辣了一点,所以我只能吃不辣的,
乔治
吃的辣油,非常香。
湖州市善琏湖笔小镇景区
湖州市善琏湖笔小镇景区
湖笔文化馆
吃饱后,我们开始逛一逛小镇,第一站是
中国
湖笔文化馆。
如果想要全方面了解湖笔,来这里就对了。湖笔文化馆以湖笔文化为主线,围绕善琏湖笔历史、湖笔制作技艺、笔工传承、笔工社会习俗、湖笔与书画文化等核心内容,展示湖笔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品味,彰显湖笔文化在
中国
文房四宝中的历史地位。
【攻略】
1.门票:20元/人
2.开放时间:8:30-16:30
3.导航:
中国
湖笔文化馆
善琏是湖笔的发祥地,也是
中国
毛笔家族中最优秀的代表。湖笔作为两千年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无疑是国之瑰宝。相传,自秦代蒙恬创毫于世,其夫人卜香莲授技以善琏乡民,这里家家户户世代制作湖笔,且延续传承至今。
作为一名
中国
人,肯定都知道文房四宝之一的毛笔,因为我们小时候或多或少都接触过。
我虽然没学过毛笔字,但是也体验过写毛笔字。而
乔治
小时候可是正儿八经学过3年的毛笔字,所以他对湖笔很感兴趣。他爸爸临近退休,现在也经常在家里写写毛笔字,修身养性。我们来到湖笔小镇,也是冥冥之中的缘分了。
知道毛笔,不代表就了解毛笔。
乔治
虽然学过毛笔字,但是对于毛笔的制作、种类等等都不是很了解。他说小时候教毛笔的老师只跟他说去买兼毫来写就行了,也没教他不同毛笔的区别。
这么多年过去了,疏于练习,他也已经不会写毛笔字了。但是这次来到湖笔小镇,却又激发了他的兴趣,扬言回去要再次拿起毛笔,多练练手了。
得益于此次行程,我也可以好好了解一番,在游记里写写毛笔的“前世今生”。
所谓“毛笔”,就是指把动物毛绑扎在枝条上书写而已。
中国
毛笔的起源,可上溯至距今五、六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
战国时期《庄子》一书中,曾有“众史皆舐笔和墨,是以毫染墨也”的记载。东周在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
湖北
省
随州
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 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
这些早期毛笔,尽管笔管质地与今天类同,亦取材于竹木,但纳毫形制与现今的毛笔稍有区别,有的将笔毛围在笔管的一端,缠以丝线,并髹(xiū)漆:有的在笔管底端劈成数瓣,将毫夹在其间,而后再以细丝缠束,然后髹以漆。笔锋短而硬,富有弹性,有兔毫、狼毫、羊毫等。汉笔上有的还刻上造笔工匠的姓名。
古代毛笔,是学问和才识的象征。历代对毛笔的称谓都不尽相同,秦统一前,楚国称毛笔为“聿”,吴国称 “不律”,燕国称“弗”等。秦统一六国文字后,根据楚国毛笔名“聿”,加上蒙恬独创的“加行”(即“聿” 字上加竹字头),合成为“筆”,从此就有了“笔”之称谓。
湖笔又称“湖颖”,这是它最大的特点。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发亮的锋颖,业内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锋颖的长短,这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毫”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的精细和复杂,所以有“毛颖之技甲天下”之说。
从元朝时开始进入制作鼎盛时期的湖笔,刚开始的湖笔笔杆以竹杆为料所制,之后,牛角、象牙、名贵木材、
景泰
蓝等各种材料的应用层出不穷,笔杆的装饰性也越来越强,越来越精致。清代翡翠镶嵌宝石御笔、象牙雕仕女笔等,都具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和历史意义。
如何辨别毛笔好不好写?可以通过“
三义
”、“四德”来体现。
“
三义
”指精、纯、美。“精”指百余道工序一丝不苟;“纯”指选料严格细腻;“美”指笔头形、色及配合的毛管、刻书、装潢等高度完美统一。
“四德”指尖、齐、圆、健。“尖”是笔锋尖如锥状不开叉,利于点撇钩捺;“齐”指笔毛垂直整齐,散开后顶端平齐无参差,吸墨饱满,吐墨均匀;“圆”指笔头浑圆匀称,不凹不凸,书写圆转如意;“健”指笔毛健挺,不脱不败,书写时收放自如,富有弹性,收笔后笔头恢复锥状如初,且毛笔经久耐用。
山羊毛、山兔毛选自太湖流域地区。其
中山
羊毛采集地,最北至
江苏
南通
一带。狼毫笔所用的黄鼠狼尾毛,除本地外,还要到
东北
采集。笔管料除青梗竹管从本地
安吉
山区采集外,其他竹质笔管,则要去我国的中部和西部一带采办 (如湘妃竹类)。
山羊毛、山兔毛和竹笔管,均须在冬季采集,称为“三冬”。制笔时的选料也极为精细。如一支“七紫三羊”所用的紫毫,只能用野兔背脊上那一小撮弹力特佳的毛。每千只山兔仅有紫毫一两上下,故有“紫毫之价如金贵”之说。
湖笔盛名历经七百年而不衰,虽然有本身品质绝佳的原因,但是历代文人使用湖笔于书法、绘画中,其作品流传千古,也将湖笔与才子的“如器遇良将”表现得淋漓尽致。
传统湖笔为纯手工制作工艺,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结头、装套、牛角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工序,制作工具多达30余件,而且形态各异,传承千年不变。这里不展开讲,因为我们后面要去工厂实地看毛笔的制作过程。
湖笔文化馆出来,门口是湖笔一条街,始建于2002年,街面总长度690米,东面建有一座三间四柱式牌坊,牌坊上方有著名书法家沈鹏题写的“湖笔文化园”。如果想买毛笔带回去,推荐就在这里买。
我们是在街头一家叫鸿途斋笔庄买的,老板是个年轻姑娘,写得一手好字。她说因为从小处于湖笔文化环境下的原因,他们都会在家里写毛笔字,练了很多年。长大后她也去过外面,但是后来结婚了,她婆婆是做湖笔的,所以她也回到了家乡,和婆婆一起经营着这家店。她很专业,给我们推荐颜体、柳体等不同字体适合的毛笔。
尝试了不同的毛笔之后,我们也购买了好几只,准备回去多写写。毛笔的价格在几十到几百不等,50左右就能买到纯羊毫了。老板说有些人会用仿狼毫化纤代替真狼毫,卖高价,一般人也看不出来,所以还是要找靠谱的卖家才行。
湖笔厂
下一站是湖笔厂,建于1956年,是我国最早生产湖笔的专业工厂,也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传统纯手工湖笔生产企业。
善琏湖笔厂
我们主要是来生产车间了解湖笔的制作工序的,这里有4个工序,分别是笔料、水盆、结头、择笔。
善琏湖笔厂
第一道笔料工序,又分为几个小步骤:拣毛——对羊毛进行分拣;梳毛——用梳子把羊毛梳挺;理毛——把羊毛中的杂质剔除掉;分类一把羊毛分成若干个品种和等级。
善琏湖笔厂
善琏湖笔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