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一句春不晚,我便到了真江南(湖州、南浔古镇2日游)阅读:3557/2
相关目的地:南浔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197942.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2023.02.18
湖州
小西街、衣裳街、莲花庄公园、
南浔
古镇夜游;
2023.02.19 细游
南浔
(小莲庄—张石铭旧居—刘氏悌号—张静江故居—宜园—百间楼)
水晶晶
南浔
,为了这个名字也值得一去,“水晶晶”出自著名作家徐迟的自传体小说《
江南
小镇》,他描述自己家乡
南浔
时用了66个“水晶晶”,便有了
南浔
古镇的旅游名片。春意盎然,疫情消散,是时候背上行囊找寻梦中水乡了。
02.18 小西、衣裳街、莲花庄公园、南浔夜游
2月18日一早就从
南京
奔赴
湖州
,下了火车便直奔小西街,小西街依河而修,真的很小,小到无法走车,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巷,藏着很多名家老宅,如,钮家、莫家,汇集状元学者、富贾名流,这一带的
江南
富人多数是靠做湖丝生意起家,通过运河运往
上海
做出口贸易,天时地利人和,短时间积累了惊人的财富,漫步在高墙深巷之间,了解那段丹青流转、实业兴衰的历史。衣裳街距离小西街很近,过一条马路便是,这是明清时
湖州
通向驿馆的必经之路,自古以来店铺林立,今天更是商业化气息浓重,我走到衣裳街时恰逢中午,就在老字号丁莲芳点了一碗双件千张、一碗爆鱼面,这千张面真的是吃不惯,粉丝较粗没有嚼劲,千张包的皮是千张(北方叫干豆腐)所做,味道很怪,里面的肉像是没熟,很硬很艮,爆鱼面就是将鱼段过油了之后放在面汤里,起码还算吃得下去,这家是老字号,慕名而来,可能是因为南北方饮食差异,味道确实接受不了。
饭后,徒步到莲花庄公园,莲花庄是元朝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的别业,历史成为“吴兴一绝”,后因战乱逐步废弃,更名为青年公园。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当地政府对莲花庄进行了重建,将青年公园和清代著名藏书家陆心源的私家花园潜园合并,1986年再次免费开放。公园里景色不错,典型的
江南
风格,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竹梅假山、不暇应接,文化景观包括《吴兴赋》石刻、纪念赵孟頫之妻管道升的题山楼、赵孟頫以书会友的松雪斋、“水晶宫”苕上辋川、珍贵太湖石“莲花峰”(三字为赵孟頫手迹)、陆氏献书碑,自然景观更美,梅海绽放、竹林青葱、山石俊俏,莲花庄公园不大,2个小时能够走完,后面还有个
中国
湖笔博物馆,不过没有对外开放。
接下来我便步行至
湖州
市旅游集散中心,乘坐K181路前往本次旅行的重头戏—“水晶晶
南浔
古镇”,
湖州
的公交价格很良心,2元钱乘坐了1个小时的路程。当天的温度很高,我到亚朵酒店稍作整顿,轻装上阵前往古镇景区,
南浔
古镇自明万历至清中叶为繁华鼎盛时期,主要因辑里湖丝声名远扬,为皇家御用贡品,并且远销欧美,
上海
开埠后,
南浔
成为全国生丝出口的重要集散地,也带动了当时
南浔
的富商群体,
大名
鼎鼎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就是
南浔
富庶的杰出代表,这里要普及一下,家产达到1000万两
白银
以上的称为“象”;500—1000万两的称为“牛”;500万两以下的称为“狗”,实际上个别家庭鼎盛时期家产甚至超过了2000万两
白银
,真正做到了富可敌国,连清政府甚至民国政府都要向他们借钱,就能想象
南浔
这里面的豪宅不简单了吧?由于我到的时候已经16时多,很多旅行团已经集合返程了,我当天的任务就是熟悉地形,先把贻
德文
化广场、广惠宫、丝业会馆等免费景点逛遍,把所有收费项目留给第二天,等待天黑后,好好欣赏下古镇的夜景。现在所有的古镇都被商业化了,
南浔
也难以免俗,一家接一家的商铺,推荐“浔蹄”,40元一个,切好打包,据说是谢霆锋推荐的百年老店,吃上去味道没有很特殊,就是熏酱猪蹄。还有很多网友推荐“春兰茶室”的三道茶文化,我路过两次但没有尝试,现在还开了个分店,店面都不大,很容易找到。夜幕降临后,水乡的独特魅力一览无余,每走一步都想把画面拍摄下来,游客们贪婪地在各个拱桥上面拿着长枪短炮记录这迷人的夜色,三五友人可以在水面的小店里喝点小酒、围炉煮茶,听着老歌,让时间慢慢地融合在水中流淌。
02.19 细游南浔
2月19日,早早来到
南浔
开始细细游览收费景点,路线是小莲庄—张石铭旧居—刘氏悌号—张静江故居—宜园—百间楼。网上通票75元,在第一个入门处将面部录入,之后去每个收费点扫脸即可。
小莲庄是典型的
江南
园林,里面有接天莲叶无穷碧的荷花池,当时因布景模仿莲花庄而命名小莲庄,主人刘镛是“四象”之首。小莲庄内,东昇阁是中西合璧建筑,外墙屋顶都是欧式的,室内运用了
罗马
柱和拱形门券,家具多为民国风格,是刘镛之子回故里的住处;刘氏家庙是院内的主建筑,家庙门槛特别高,寓意高不可攀,正厅内“承先睦族”的九龙金匾为宣统皇帝御赐,刘镛的后代均与其他望族强强联姻,强盛荣华的背后,是一部从学徒做起、曲折艰辛的奋斗史,又是一张处心积虑、广积人脉的关系网;堤岸东端的西洋牌坊刻有“小莲庄”三字,为近代学者郑孝胥(做过伪满洲国总理)所书;小莲庄后身的嘉业藏书楼是刘镛孙子刘承干兴建,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私家藏书楼,现隶属于
浙江
省图书馆,辛亥革命后,局势动荡,刘氏收购了大量流散古籍,据说当时有不少宋明刊本、抄本及稿本,还有清政府的雕版印书,后来刘氏家道中落,不少古籍流失,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只是当时的冰山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