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游记(1)张扬的乌镇阅读:1046/6
相关目的地:乌镇
出发时间:
出行天数: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282427.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前言】
在城镇化提速的今天,人们向往到古村古镇去度假,去体验木心诗歌中“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慢节奏生活。
盛传
江南
有六大古镇,
浙江
省三个:
乌镇
、
西塘
、
南浔
;
江苏
省三个:
周庄
、
同里
、
甪直
(lù zhí),此生必去。
(▲六大
江南
古镇地图)
2023年6月,我们到
上海
,就近选择了
浙江
省的
乌镇
与
南浔
两个古镇,尝试去寻找木心诗歌《从前慢》里的节奏。按照当下的知名度,我们先到了
乌镇
。不是周末,不是假日,可
乌镇
人流如织,尽显高调张扬的个性。
(▲
浙江
省地图,两个红圈处便是
乌镇
与
南浔
。)
【乌镇概述】
乌镇
,隶属
浙江
省
嘉兴
市
桐乡
市,地处江浙沪“金三角”、杭嘉湖平原腹地。
乌镇
境内的水系属太湖流域,河流纵横交织,京杭大运河依镇而过。
乌镇
原以内河为界,分为乌、青二镇,河西为
乌镇
,属
湖州
府乌程县;河东为青镇,属
嘉兴
府
桐乡
县。新
中国
成立后,内河以西的
乌镇
划归
桐乡
县,乌、青二镇合二为一,统称“
乌镇
”。
乌镇
拥有七千多年的文明史和一千三百多年的建镇史,是
中国
历史文化名镇、
江南
六大古镇之一,素有“
中国
最后的枕水人家”之名。
中国
改革开放后,
江南
水镇受到市场经济浪潮冲击,由水运拉动的
江南
贸易网络瓦解,众多古镇风光不再,
乌镇
也失去了往昔活力,青壮年外流,唯有童叟留守。
1999年
乌镇
启动古镇保护和旅游开发工程,修旧如旧,古镇焕发新春,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网红之地。 2014年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
乌镇
成功
举办,
乌镇
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永久会址,从此世界扬名。
(▲
乌镇
交通图)
【乌镇传统元素】
作为
江南
古镇,“小桥、流水、人家”是必备的元素。
1、“流水”。
乌镇
是太湖流域的冲积平原,地势平坦、湖沼水系众多,史上开凿出许多运河,京杭大运河从
乌镇
的西侧流过。
乌镇
内部也被众多河流分割,最重要的三条河道形成了十字形,将
乌镇
分割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分别设置栅栏防匪防盗,因此得名东栅、西栅、南栅、北栅,但河道的流水依然四通八达。这便是
乌镇
的第一个元素,“流水”。
2、“人家”。借助水运的便利,
乌镇
从宋代起逐渐发展为
江南
贸易重镇,到明清时,其规模及繁华程度已经不亚于一个郡县。
乌镇
人临水建屋,多为一二层,或是青瓦木壁,或是粉墙黛瓦,简洁雅致。为增加利用空间,
乌镇
人将房舍的一部分延伸于河上,用木桩或
石柱
打入河床中,这种房屋称之“水阁”。水阁三面临水,宽绰的水阁可以停放小船,如同岸上人家的车库。立足桥上,举目望去,河道上的水阁错落有致,好一幅“枕河人家”的画卷,这便是
乌镇
的第二个元素,“人家”。
3、“小桥”。从空中俯瞰,
乌镇
人家的马头墙依次错落,中间形成狭窄的巷弄,巷弄通向主要街道,连接着被流水分割的小镇,街道两侧商铺毗邻,形成街市,街道遇水则搭桥而过。
乌镇
的桥梁多达百余座,风格各异,有单孔拱桥、三孔拱桥、折桥、平桥。东栅有一并列而设、上覆挑廊的两座相同石桥,名为逢源双桥,喻意左右逢源。这些便是
乌镇
的第三个元素,“小桥”。
4、
江南
古镇的画面。小桥、流水、人家,三大元素相互组合创造出诗画美景。摇橹乌篷船轻舟逐浪、穿桥过岸,水街相依、桥屋相连,家家面水、户户枕河,如同一幅水墨长卷,这应是
乌镇
的特色,也是观光者游览
乌镇
的基本标准。
【乌镇游览线路】
来到
乌镇
,我们以上述画面为标准,开始了游览观光。我们在
乌镇
待了一天两晚,游览了西栅景区、东栅景区与国际互联网会展中心。
(▲进入
乌镇
)
(▲我们在
乌镇
的游览线路)
【西栅夜色烂漫】
乌镇
,以内河为界,分为东栅、西栅、南栅、北栅,目前旅游景区界定在东栅与西栅。西栅旅游开发较为彻底,原住民几乎全部迁出,整体修缮,引入商户,归入景区管理。而东栅仍保留着部分烟火气,游客还能感受和融入居民生活。西栅门票150元/人、东栅110元/人,东西栅通票190元/人,学生与老人门票有折扣。若要体验乘摇撸乌篷船沿着河道穿越古镇,需另购船票。
西栅由12座小岛组成,内河上的七十多座小桥将这些小岛串连在一起。从一座桥洞透视另一座桥,所构成的画面被称作“桥里桥”。河道上密集出现的“桥里桥”,成为西栅一道美丽的风景。西栅景区内保存有明清建筑25万平方米,横贯东西的老街长达1.8公里,两岸临河水阁绵延1.8公里。
除了“小桥、流水、人家”,西栅还有如下人文景观值得关注:茅盾纪念堂、木心美术馆、乌陶坊、
乌镇
大戏院、喜庆堂、老邮局、京杭大运河、昭明书院、 白莲塔寺、灵水居、三寸金莲馆、徐昌酩画院、乌将军庙、关帝庙、月老庙、古桥博物馆等等。
“夜游”,早已成为人们参观
乌镇
西栅景区的热门玩法,我们也赶回时髦,“夜游西栅”。暮色降临,有备而来的游客,身着各式各样的戏服涌入西栅,我的镜头跟随她们进入,记录西栅夜色浪漫的风景。
【东栅行色匆匆】
相比较西栅,东栅景区面积显然要小,只有0.9平方公里,由一古街、一河道,古街上的房屋,以及沿河的水阁与跨河的桥梁构成。东栅主要的人文景观有:茅盾故居、木心故居、
江南
百床馆、民俗馆、
江南
木雕馆、晴耕雨读馆、乌青水龙会、宏源泰染坊、三白酒坊、香山堂药房、财神庙等等。
昨日,夜游西栅,整体感觉像似嘉年华。今天,日游东栅。先是步行古街,旅游团一拨接一拨,我们被裹挟着穿梭在博物馆与手工作坊之间,蹭导游听介绍。随着人流游罢古街,另买票搭上摇撸乌篷船,顺流观赏“小桥流水人家”,全程也就十分钟,便完成打卡。您若真想体验古镇的自然、历史韵味,应该小住几日,别像我们做匆匆过客。
【文化名片:茅盾与木心】
来到
乌镇
东栅,不能不提两个名人:茅盾(1896—1981)、木心(1927-2011)。
茅盾与木心的祖家都在东栅老街上。老街西头,立志书院旁是茅盾的老宅;老街东头,财神湾后面是木心的家。
茅盾先生是我国近代知名文豪,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如,《子夜》、《春蚕》、《林家铺子》、《霜叶红似二月花》等等,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学宝库,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而今,
中国
作协主办的“茅盾文学奖”依然不失为
中国
最重要的文学奖项,推动着
中国
文学作品繁
荣昌
盛。
茅盾的名著《林家铺子》,便是以
乌镇
风情作为故事的背景,字里行间都透着浓郁的
乌镇
元素。《春蚕》,则是茅盾在
乌镇
生活的基础上,对
江南
农村蚕事活动的种种习俗的生动细致描写,极具乡土气息。
以茅盾的知名度,此处无需赘述。但
乌镇
的另一名人木心,值得表一表。
当年,茅盾大展宏图,树文坛丰碑之时,木心还是小小少年,耳濡目染,见贤思齐,成就了日后的木心的文学艺术成果。
木心,原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1927年,木心生于
乌镇
一家名门望族,是孙家大少爷。
茅盾在
乌镇
有一个书屋,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便委托孙家代管。兵荒马乱时期,少年木心整日躲在“茅盾书屋”里,读莎士比亚,福楼拜,陀思妥耶夫斯基……其中,米开朗基罗的传记对他学习美术的影响很大。之后木心插班进入了刘海粟在
上海
创办的国立
上海
美专,在学期间就举办了生平第一次画展。
木心是一位杰出的画家,从师刘海粟、林风眠两位顶尖的绘画大师,青年时就是
北京
人民大会堂的十大设计师之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十年浩劫中,木心含冤入狱,在狱中他没有放弃写作、绘画。他用写思想汇报的纸笔偷偷创作并保存了65万字的《狱中手稿》,他说:“有了纸、笔、墨水,就有了我的一生”。木心一生经历了三次牢狱之灾。
1982年,木心迁居
美国
纽约
,并游历南
北欧
,从事美术及文学创作。1983年,在“
林肯
中心”举办木心水墨画展;1984年,在哈佛大学举办彩墨画展、收藏仪式;2002年,举办“木心的艺术”大型博物馆级全美巡回展。木心的画作被
大英
博物馆收藏,是二十世纪
中国
画家第一人。在此期间,木心出版了16本小说、散文和诗集。木心的散文与福克纳、海明威的作品一道被收入《
美国
文学史教程》。木心旅居
纽约
期间,其创作的散文、小说常见于主流中文报端的文学副刊:《侨报》、《中报》。
台湾
的报纸副刊也时有登载木心的作品。木心在
纽约
华人圈中被视为深解
中国
传统文化的精英人物和传奇大师,其为
纽约
华人中的文人举办“世界文学史”讲座,长达五年。
在
纽约
,木心和刚出校门的陈丹青相识,从此两人建立了长达几十年的
友谊
。木心在
纽约
开设”世界文学史”讲座,陈丹青听了五年,记录了厚厚的五、六本笔记。木心逝世后,陈丹青专门整理出版了《文学回忆录》(木心课题)一书。
1994年,垂暮之年的木心独自回到了阔别半个世纪的老家
乌镇
,走进了魂牵梦绕的大宅院。然而,昔日的“孙家花园”早已破败不堪,“除了乡音未改,一切都变了。”木心感叹道。
此后,木心发表散文《
乌镇
》,回忆小时候的东栅:“当年的东大街两边全是店铺,行人摩肩接踵,货物庶盛繁缛,炒锅声、锯刨声、打铁声、弹棉絮声、碗盏相击声、小孩叫声、妇女骂声……行到一个曲折处,我本能地认知这就是‘财神湾’,原系东栅市民的游娱集散之地,木偶戏、卖梨膏糖、放焰口,都在这片小广场上。”感慨道:“在习惯的概念中,‘故乡’,就是‘最熟识的地方’,而目前我只知地名,对的,方言,没变,此外,一无是处。”并发出诀别之语, “永别了, 我不会再来”。
所幸木心写的《
乌镇
》被后任
乌镇
党委书记的陈向宏看到了,他发现这个镇上除了茅盾,还有一个不被乡亲所知的文化名人。 那时
乌镇
正在申请历史文化名镇,陈向宏向73岁的木心发出了回乡定居的邀请,最后在陈丹青的斡旋下,木心同意回
乌镇
安居。2002年,木心亲自命名的三千平方米故居“晚晴小筑”正式开工。2006年,木心在陈丹青的陪同下由
纽约
搬回
乌镇
,在晚晴小筑度过了生命中最后的五年。
2015年,坐落于
乌镇
西栅的“木心美术馆”修建完成。木心美术馆由贝聿铭弟子、
纽约
OLI事务所冈本博、林兵设计督造,全程历时四年。木心美术馆馆长是陈丹青。与此同时,木心故居,
乌镇
东栅的“晚晴小筑”也对外开放。若要了解木心,可以到
乌镇
的这两处看看,好像需要网上预约。我们在西栅夜游时,拍了一小段木心美术馆的外景。
一条老街,出了两个文化名人,给东栅、给
乌镇
增光添彩,茅盾与木心成为了
乌镇
两张耀眼的名片。
【国际名片:互联网大会永址】
在西栅景区
西北
部,有一座建筑让
乌镇
世界扬名,这就是“
乌镇
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
乌镇
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由“普
利兹
克建筑奖”获得者、
中国
美院教授王澍先生领衔设计,建筑面积8.1万平方米,由会议中心、接待中心和展览中心三个功能区块组成,主会议厅可容纳3000人同时与会,于2016年10月建成,成为世界互联网大会召开的主要场馆和永久会址。
2014年11月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乌镇
峰会召开,今年,2023年
乌镇
将迎来第十届世界互联网峰会。在这“十年庆”的节点,我们来到了
乌镇
,来到了
乌镇
互联网国际会展中心。休会期的会展中心正在整修,没有游客,空旷的会展中心与西栅、东栅景区的熙熙攘攘形成明显的反差。会展中心外立面采用260万片
江南
小青瓦,5.1万根钢索以网状肌理寓意互联网,呈现
江南
古老建筑与现代网络相融共生的
和美
场景,与
乌镇
形成富有生机的时代对话,颇有特色。
我们在会展中心外围观光、拍照……忽然想起了
瑞士
小镇——
达沃斯
, “
达沃斯
世界经济论坛”让世界人民记住了这个小镇。而今,
乌镇
,这个
中国
江南
小镇将会与
瑞士
的
达沃斯
小镇一样,随着一届又一届“
乌镇
世界互联网峰会”的召开,而扬名海内外,成为
乌镇
又一张响亮的名片。浙商,聪明呀!不禁为其称道。
【乌镇观后感】
张扬的
乌镇
:
乌镇
有
江南
古镇“小桥、流水、人家”的建筑基调,东栅、西栅景区修旧如旧,招客引流,汇聚人气满满;
乌镇
有茅盾、木心两个文化名人背书,对茅盾的敬仰,对木心的好奇,不乏二次、三次进入小镇深度探游者;年年召开的世界互联网峰会,让
乌镇
有了国际化、信息化、现代化的光环,小镇从此高调于世,张扬海内外。
然而在东栅、西栅景区各色嘈杂的人流中,
江南
古镇那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画面难觅,木心笔下那种“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的人间烟火气不见。
乌镇
景区需要商业创意引流、聚资来保存古镇遗产,能理解,但我们是匆匆过客,游古镇的目标单一,只能移步
南浔
古镇,继续寻找世外挑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