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冷古韵 · 乌镇阅读:315/0
相关目的地:乌镇
出发时间:2020-10-04
出行天数:4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345199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 落花流水人家近
鸿雁凫瑽飞阵阵
一双石塔立东西
舟子传言是
乌镇
-
明代诗人瞿佑在其《
乌镇
酒舍歌》中如是描绘秋日
乌镇
的景象。随船渐渐靠近村庄,花残凋零随流水漂去,大雁孤鸟从天空循循飞过。一对石塔耸立在东西两侧,船夫说这里就是传言中的
乌镇
。
乌镇景区
趁着国庆假日,我们一家从
上海
出发,环太湖四天三晚600公里自驾游正式开启了。路线是
上海
➡️
乌镇
➡️
安吉
➡️
无锡
➡️
上海
。我们先沿申嘉湖高速一路向南来到
嘉兴
桐乡
乌镇
。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
江南
女子,自小在 “三月桃花芳菲,四月杏花梅雨” 的环境中长大,坚毅的性格下多了一份多愁善感,炙热的内心上披了件温婉外衣。
戴望舒在《雨巷》中写道:“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江南
烟雨多绵绵细雨,给人以一种雾似雾雨似雨的迷离朦胧感。
南唐词人李煜也曾感慨:“银涛无际,玉山万里,寒罩
江南
树。” 即便是金秋十月,淅淅沥沥的飘雨又开始出现在了
江南
地带,给暑气未消的大地带来了些许凉意。
驱车112公里,耗时一个半小时可从
上海
抵达
乌镇
风景区。沿途的一路听着动感的音乐,大家嘻嘻哈哈有说有笑,不一会儿就到了。
上午出发的早,所以我们直接来到了
乌镇
有名的东栅西栅风景区,准备先逛上一天后再寻找我们提前两天订好的酒店。
乌镇
乌镇的清冷感源于白墙砖瓦、青石台阶。
我们第一天抵达
乌镇
的时候飘着毛毛细雨,天空阴晴不定。但这些正好符合了
乌镇
江南
水乡特色,饱和度低偏冷色调,让这座小镇看起来更显精致。
乌镇景区
乌镇
风景区内往来穿梭的车辆和纷至沓来的游人旅客
乌镇景区
横跨子夜路的巨大牌坊上赫然写着“
乌镇
”俩字,代表我们已经到达了
乌镇
中心。
乌镇
风景区属西栅和东栅最为出名,而子夜路
乌镇
牌坊位于西栅历史街区内。
牌匾上篆刻着的 “乌青毓秀” 四字,意为
乌镇
人杰地灵、钟灵毓秀。古代
乌镇
名乌戍,分乌墩和青墩两镇,唐代立石的《光福教寺碑》中有 “乌青镇” 的说法,在1950年合并为
乌镇
。
乌镇景区
子夜路上,水镇特点建筑的粉墙黛瓦、新楼仿古修古,坡顶、檐口、马头墙、木格窗。虽然在这个季节花朵多凋零,但雕刻精美的木纹外墙还是让我眼前浮现 “街头的姑嫂饼,巷口的小麻花,满墙的爬山虎,沿河的杨柳青,门侧的栀子花,老房前的桂花树。”等景象。
乌镇景区
我们没有随游人蜂拥至名胜风景区东栅和西栅,而是先在外围街道寻觅,寻觅一种当地的人文气息,那种曾在文人墨客诗词话语中描绘的情感。
走累了,我们沿街叫了两辆人力三轮车。三轮车的老师傅们脚筋强健,耳聪目明,听闻我们要去寻访那种游人不多,但同样能感受
江南
水乡特色的地方后,思考了片刻,老道地大喝一声 “我知道那地方,走起嘞!” 说时迟那时快,脚心压实踏板,一个有力车子就蹿了前去。
乌镇景区
三轮车沿着水泥路、石子路、木板路一路往前开去,虽摇晃但快速地在行人和车辆间穿梭。人力师傅在抵达一座石子拱桥后就呼的一下停住了,说 “我们到这里就结束了,只要过了这座桥再走几步路就能看到比较好的风景了,一共20。”
得!性价比颇高。当我们走得脚底发疼时,能拉到一辆三轮车载着我们前行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情。
西栅
西栅景区外的水乡风情已如此令人心驰神往,我们不为任何景点而去,倒有种处处皆风景的心境。
乌镇
古宅傍水而建,临水相对,仿佛面对的两扇窗户打开后就能直接倚窗闲聊。
古宅看上去有些年久失修的感觉,白墙剥落的油漆露出了灰色水泥,木梁仿佛也摇摇欲坠,但正是这种年代感给予
江南
水乡一种质朴的归宿。
西栅
乌镇
是
江南
水乡中的典型,李煜形容
江南
“杨花飞弄,鹅毛天剪,总是诗人误。” 不是
江南
引人多愁善感,而是
江南
太美,总令诗人流连忘返。
白居易也曾说过:“不道
江南
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江南
春色撩人,只怪自己岁月已逝,无力消受。
西栅
乌镇
景色要看整体,眼光只落一隅那产生的感觉全然不同。看这略显残败的老虎窗和凌乱的瓦片,忽然心生怜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的既视感应运而生。
说起
江南
,绝大多数浮现在眼前的是亭台楼阁的美好、小家碧玉的精致,以及花纸伞下身资婀娜的女子。但古镇的清冷也催生出不少令人感叹岁月流逝、心冷意难平的凄凌。
西栅
杜甫在
江南
又逢李龟年,温庭筠在斜晖脉脉水悠悠中断肠白苹洲,柳永在残阳里朱阑静倚、未饮先如醉。辛弃疾在
江南
家中感慨 “又过了、清明寒食。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籍。红粉暗随流水去,园林渐觉清阴密。算年年、落尽刺桐花,寒无力。”
西栅
乌镇
的清冷感还源于灰色调的傍水建筑特色 —— 明清时期的砖木结构。
乌镇
倚河成街,街桥相连,被誉为“
中国
最后的枕水人家”。
此刻的我紧紧抱着宝宝,心里唯一的念想是: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愿你路上有良人相伴。
乌镇东栅景区
水乡建筑乍一看和徽派建筑有些相仿,但深挖细节,无论从人文、自然还是风水光照上来讲都有着很大的区别。
江南
园林般的水乡建筑主要傍水而建,光透效果更强,且以水为中心发散开去;而徽派建筑不以游乐观赏为目的,多背靠稠
密山
区而建,距离间距较近,因此具有较高的聚集性,以遮光蔽体为出发点。所以水乡建筑的门窗雕刻较徽派建筑又有了更多的艺术造型,镂空雕刻更为精致。
西栅
品一口“金月亮”
午休片刻,我们找了当地一家在点评网上十分出名的特色餐馆,名 “金月亮” 。
在金月亮酒楼干一杯
乌镇
自酿啤酒,品一壶杭白枸杞,吃江浙三鲜东坡肉,嚼一口本帮酱鸭,拿一片香脆的锅巴入口即化。
乌镇
乌镇
乌镇
乌镇
乌镇
乌镇
乌镇
乌镇
不愧是当地响当当的餐馆,将文化揉进食材送入体内。
这里不仅有美味的食物,视觉与味觉同样重要。落座于此,可将美食美景尽收眼底。窗外细雨打湿了手边的落地玻璃窗,我一边回味嘴里的香气,一边观望窗外庭院深深、小桥流水的景致。
乌镇
“任凭时光老去,我在
乌镇
等你” 多么安逸的一句话。
三岁小儿不顾毛毛细雨,一蹦一跳踏着石桥跑进了庭院。我跟了出去,这冰冰凉的雨滴子落在脸颊上、手臂上舒服极了。
“天街小雨润如酥”,庭院楼台间的绿植满足地喝着水,舒展地伸直着叶子。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那是青草地泛着香甜的味道。
乌镇
后花园内池塘里有小喷泉,小儿随地捡了两块鹅软石朝池子里扔去,引得池塘扑通扑通的落水声。鹅软石溅起的涟漪和小喷泉差不多高了,小儿顺势去摸小喷泉的水花,有些胆怯的他估计是担心落入水池中,指尖刚摸到点水滴便随即缩了回来,站在那里傻笑。
乌镇
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