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三日游阅读:1120/2
相关目的地:宁波
出发时间:2021-11-23
出行天数:3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342964.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DAY 1
高铁一个小时就到了,放好东西到酒店就开始玩啦。到的时候已经中午了,就找了最近的缸鸭狗去吃。
缸鸭狗
缸鸭狗是
宁波
有名的百年老店,以小吃闻名。之前没有吃过,这次就去尝尝味道。
缸鸭狗宁波特色饮食店
苔菜米馒头,有嚼劲,带着微甜,苔菜也好吃。
缸鸭狗宁波特色饮食店
蟹黄小笼包,蟹黄不多,味道一般般吧。
缸鸭狗宁波特色饮食店
全家福汤圆,两个桂花味,两个麻心的,两个榴莲味。汤圆挺小的,皮厚馅少,还没超市买的冰冻的缸鸭狗汤圆好吃,有点点失望。
缸鸭狗宁波特色饮食店
黑胡椒大排,炸素肉,味道挺不错的,脆脆的,配上黑胡椒汁,都尝不出来是素肉。
缸鸭狗宁波特色饮食店
酸辣蒸虾饺,虾肉还可以,味道一般般,没有特别吸引人。两个人吃了一百多,也没吃饱,性价比确实有点低,不过尝过了就这样吧,应该也不会再去吃了。
吃完就去附近的
宁波
博物馆逛逛。
宁波博物馆
宁波
博物馆是首位
中国
籍“普
利兹
克建筑奖”得主王澍“
新乡
土主义”风格的代表作,展品囊括了从史前河姆渡文化至近代以来的珍贵靑铜器、瓷器、竹刻、玉器、书画、金银器、民俗等文物6万余件。
宁波博物馆
宁波
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万余平方米,主体建筑长144米,宽65米,高24米。主体三层、局部五层,采用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三层分散布局的独特方式。整个设计将
宁波
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
宁波
博物馆陈列由主题陈列、专题陈列和临时展览三部分组成。展厅总面积8000平方米,其中一楼设临时展厅,总面积2600平方米。二至三楼为常设展厅,总面积5400平方米,展览内容包括《东方“神舟”——
宁波
史迹陈列》、《“阿拉”老
宁波
——
宁波
民俗风物展》和《竹刻艺术——秦乗年捐赠明淸竹刻珍品展》
宁波博物馆
宁波
博物馆的建筑是著名建筑师王澍先生的作品,建筑本身就是一件“展品”,很多人甚至就是冲着看建筑来的。 博物馆外墙上使用了大量
宁波
老建筑上拆下来的旧砖瓦,有的墙面是倾斜的,仔细看还能发现砖瓦上当年烧制时留下的符号。
博物馆的外观被塑造成一座山的片断,外立面采用浙东地区瓦爿墙和竹纹理混凝土,主体三层、局部五 层,主体二层以下集中布局,两层以上建筑开裂、微微倾斜,演变成抽象的山体,将
宁波
地域文化特征、传统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形式和工艺融为一体。
从南面看,南立面是一个绝对二维平面,一个山谷断口中一座尺度超宽的阶梯通向原处的第二层“山”。人们从中部一个扁平的,跨度30m的穿洞进入博物馆。建筑的内外由竹条模板混凝土和用20种以上回收旧砖瓦混合砌筑的墙体包裹,外廓的
方正
限制了其他多余的含义,它的北段浸在人工开掘的水池中,在中段入口处溢过一道石坝,结束在大片鹅卵石滩中。在建筑开裂的上部,隐藏着一片开阔的平台,通过四个形状不同的裂口,远望着城市和远方的稻田与山脉。
内观整个结构,包括三道有大阶梯的山谷,两道在室内,一道在室外;四个洞,分布在入口、门厅和室外山谷的峭壁边侧;四个坑状院落,两个在中心,两个在幽深之处。展厅之内用一种山体类型学叠加在上面,公共空间永远是多路径的,它从地面开始,向上分叉,形成一种根茎状的迷宫结构。迷宫中包含步行登高路线和由电梯、自动扶梯组成的两类路线,能适应几乎所有待定的博物馆参观流线模式。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
里面的楼梯用黑白照片拍起来还是挺有艺术感的。
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
在三层,就能清楚看清由砖瓦做成的墙面。
宁波博物馆
造型也非常有艺术感。
星平鸡饭
晚上坐公交回酒店,在酒店边上随便吃一点。这据大众点评说是鄞州区最好吃的
东南亚
菜,个人很喜欢吃油鸡饭,便去尝了一下。
虾酱空心菜,
海南
鸡半份,油鸡饭,标准套餐,味道还不错。店不大,但是生意挺好的,店里一直有人在吃。
DAY 2
天一阁
天一阁,位于
浙江
省
宁波
市中心,交通方便,建于明嘉靖四十年至四十五年(1561年—1566年),由当时退隐的明朝兵部右侍郎范钦主持建造,占地面积2.6万平方米,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因编修《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共638部,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录473部,在全国藏书家中贡献最多。这次献书,造成了天一阁历史上藏书精品最大的一次集中流失。然而,通过此次献书事件,天一阁被推举为民间藏书楼的典范和样板,皇家藏书楼,即四库七阁均仿天一阁建造。
天一阁博物院
天一阁西大门。
天一阁博物院
西大门的门匾。
天一阁博物院
北书库,放着多本藏书。
天一阁博物院
幽静小径。
天一阁博物院
尊经阁,原先位于
宁波
府学内,建于光绪年间,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天一阁重建时迁入天一阁内,建筑格局为重檐歇山顶,内藏御赐书籍和儒家经典。尊经阁原为清光绪年重建,仍保持原来重檐歇山顶建筑结构
天一阁博物院
百鹅亭,原是祖关山上明代墓前的祭亭,后迁建于此。白鹅亭顶部的斗拱形状造型独特,很有观赏价值。
天一阁博物院
秦氏支祠,里面看起来很奢华。秦氏支祠,建于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1923年—1925年),系秦氏族人为祭祖先而建。祠堂以照壁、台门、戏台为中轴线,五间二弄、前后三宸,两侧置有配殿、看楼,建筑面积一千四百余平方米。戏台的屋顶由十六个斗拱承托,为单檐歇山顶。穹形藻井由千百块经过雕刻的板榫搭接构成,盘旋而上。祠堂建筑融合了木雕、砖雕、石雕、贴金、拷作等民间工艺。
秦氏支祠于1981年被
宁波
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进行维修,历时三年,已按原貌修复,1994年5月向社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