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溪口“武岭”阅读:3109/261
相关目的地:溪口
出发时间:2006-03-07
出行天数:1 天
人均:元
本文来源AI智能发布,来原网址:https://www.mafengwo.cn/i/24077380.html | 马蜂窝,如有侵权可以联系客服处理删除:724495525#qq.com(#替换@)
2006年与合作公司的一次董事会在
杭州
召开,利用会议间隙参观游览了
宁波
一座古镇“
溪口
武岭”。这里是蒋介石的祖籍地,是一座山清水秀、人文荟萃的古镇。
溪口
位于
宁波
市西南二十公里,东靠武岭,南濒剡(shan)溪,北临雪窦山,水绕山环,景色秀丽。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溪口
雪窦山】由
溪口
镇、雪窦山、亭下湖三个景区组成,以剡水、古刹、蒋氏故里和幽谷飞瀑名闻遐迩。
溪口
早在汉代就有“海上
蓬莱
”之誉,
溪口
虽小,却曾经是
中国
政治的一个风暴眼。蒋介石、蒋经国皆出生于此,大权在握后还经常回来,并在此策划了许多历史事件。张学良将军
西安
事变后,也曾被软禁于此,亲手栽下的五棵楠树仍生机勃勃。
中国
历史在这留下了深重的痕迹。蒋氏的出生地、故居别墅、祖墓宗祠、家庵等遗迹错落有致地分布在
溪口
镇武岭街旁,其中的“玉泰盐铺”、“小洋房”、和“丰镐房”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溪口“武岭门”
武岭门
【武岭门】是
溪口
镇的门户,用略带粉红色的块石砌成。是
溪口
著名旅游景点之一。武岭门是进入
溪口
镇的必经之路,因建在
武山
的山脊上而得名。1929年前还是个小庵堂,蒋介石的母亲笃信佛教,常到这里念经拜佛。1930年被蒋介石改建为三间两层的武关式城门建筑。门额两面都镌【武岭】题字,正面为国民党元老、著名书法家于右任所写。背面是蒋介石亲笔手书。
武岭门内,只见三里长街与蜿蜒剡溪相依相伴,宛若世外
桃源
,又似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写的“武陵”景象。武岭路三里长街就是蒋氏父子从小生活的故乡。
武岭门
蒋介石(中正)题写【武岭】门额。
武山庙
【
武山
庙】坐落在武岭门内、
武山
南麓。历史上,它是
溪口
镇任、宋、蒋、单、张五姓宗族共祀之庙。自蒋姓繁衍为镇上大姓后,即以蒋姓为社首,蒋家重
大庆
典都在这里举行。
蒋介石一家与
武山
庙有着特殊的因缘。清末,蒋介石之父曾被推选为庙首,执掌庙产的日常管理。蒋父曾召集五姓族长,对
武山
庙进行大规模扩建,由此奠定了
武山
庙当今的规模。民国初年,这里兴办
武山
小学,1916年蒋经国在此启蒙。随后,蒋介石也曾出资修庙,并多次入庙许愿、求签,把
武山
庙
菩萨
当作自己的精神依托。
西安
事变后,蒋介石为疗伤回到
溪口
,下车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
武山
庙
菩萨
面前烧香叩拜。
1949年1月,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回到故里。这一回将失去什么,他比什么人都清楚。也就是这一回,
武山
庙
菩萨
也似乎“洞若观火”,知晓世道将变——蒋介石求签得了一张“下下签”。一旁的侍卫长安慰他:“先生不必难过,签文未必可信。”心里老大不高兴的蒋介石,还是坦率道来:“不要乱讲,
武山
庙
菩萨
是灵的!”
武山庙
【
溪口
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春节,它最初以
溪口
名胜
武山
庙为馆址,是一家浙东民俗专题博物馆。后
溪口
旅游集团筹资在武岭西路玉泰盐铺西侧
新建
溪口
博物馆馆舍。2009年3月,新馆进入试开馆阶段,2010年2月2日,新馆正式开馆,馆名由蒋纬国先生题写。
此为老馆址:
溪口
名胜
武山
庙
溪口“文昌阁”与“小洋房”
乐亭
【
文昌
阁】(亦称“
乐亭
”)为清代“
溪口
十景”之一,因位于
武山
南端高处,有“奎阁凌霄”之称。原建筑造于清代雍正九年(1731年),至民国时期已破败不堪。
1924年清明,蒋介石回乡扫墓,见其破败,遂出资请他的哥哥蒋介卿召集民工拆除重建,次年建成了一座面积500平方米的两层楼阁式建筑,蒋介石将它取名为“
乐亭
”。
1939年12月12日,6架侵华日机轰炸
溪口
,把
文昌
阁夷为平地,直至蒋介石离开大陆,始终是一片废墟。1987年,政府拨款,按原样重建,雕梁画栋,风姿胜旧。
乐亭
86岁王
康乐
老先生题写【
乐亭
春晓】。
王
康乐
---沪上著名的山水画家。在80余年的艺术生涯中,王老融会各家,博采众长,并不断开拓新境界,逐渐形成了气势磅礴、凝重敦厚、翰墨淋漓的山水画风格,80岁后着意于浓墨与重彩结合来开拓山水画审美视野的艺术新境界,被世人誉为:国画中的油画而在画坛独树一帜。王
康乐
先生:不继承无从创作,不创作无以自存的艺术感悟也在业界传为美谈。是继朱屺瞻、备厚应、刘海粟之后的
中国
画坛百岁老人之一。
1997年王老在其故乡,国家级风景旅游区
溪口
镇,建造了占地19亩的【王
康乐
艺术馆】。
文昌阁
文昌阁
1927年12月,蒋介石和宋美龄结婚后每到
溪口
,常在此小住,成了他们的私人别墅。
文昌
阁一楼为会客室,二楼是蒋介石、宋美龄的卧室和起居室。
西安
事变后的1937年1月13日张学良将军被送到
溪口
的
文昌
阁软禁,住了10天后才移送到雪窦山。
文昌阁
这些老旧的家具还是当年的老物件:
文昌
阁内展示了蒋宋的客厅,卧室等。卧室内的卧床是根据宋美龄喜好选定的。当年留声机置于卧室门外,午休时宋喜欢放音乐,是宋亲自选定的小提琴独奏曲,轻柔而抒缓。
文昌阁
文昌阁
文昌阁
文昌阁
蒋介石为夫人宋美龄题字山水画【瀑下听泉】,宋美龄的画作功底深厚,宋美龄学画,有几位
大名
鼎鼎的老师。上世纪30年代,宋美龄曾经跟张大千学习过一段时间,后来到了
台湾
,又拜黄君璧和郑曼青为师,黄君璧教她山水,郑曼青教她花卉,其画作水平令圈内人惊叹。
为了学好国画,她废寝忘食,每天下午在书房苦苦钻研。对所绘作品感到满意时,还请蒋介石在画上题字,夫妻以此来互娱。
文昌阁
小洋房
【小洋房】建于1930年,系蒋经国别墅,座落在
溪口
潭墩
山东
麓,原名“涵斋”,又称“剡溪小筑”,为两层楼房,前后都有天井。前临剡溪,后倚
武山
。平顶,有
通道
与
乐亭
、
文昌
阁相通。1937年4月,蒋经国从苏联留学回国,蒋介石把他安排在此住读,一边补习中文,研读曾国藩家书、王阳明全集和“国文遗教”等著述,一边让他撰写《旅俄报告》,反省在苏联留学时打下的红色烙印,给儿子“洗脑”。
小洋房
小洋房
【以血洗雪】蒋经国的生母毛福梅,是
奉化
岩头村人,生于1882年,1901年与蒋介石结婚,1910年农历3月18日生下了蒋经国。
1939年,
日本
侵略者的飞机轰炸
溪口
,毛福梅在丰镐房后门口不幸被炸塌后墙压死,蒋经国闻讯后急忙
从江
西赶来奔丧。
小洋房内有一石碑,镌刻蒋经国手书“以血洗血”四字,以表他对
日本
侵略者及其飞机炸死母亲的痛恨之情。1946年冬,在蒋经国操办下,毛氏正式下葬。
小洋房
小洋房
蒋经国一共六位子女。
分别是:
长子
:蒋孝文1935至1989;
次子:蒋孝严1942至今;
三子:蒋
孝慈1942至1996;
四子:蒋孝武1945至1991;
五子:蒋孝勇1947至1996;
女儿:蒋孝章。
蒋经国1910年4月27日出生于
浙江
奉化
。蒋介石之
长子
。字建丰,谱名经国,又名尼古拉。1916年入
奉化
武山
小学,1922年入
上海
万竹高等小学,1924年就读于
上海
浦东中学。1988年在
台湾
逝世,享年78岁。
小洋房
小洋房
溪口“蒋氏故居”(丰镐房)
丰镐房
【丰镐房】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的故居,亦是
溪口
镇上最重要的人文景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丰镐房位于
溪口
武岭路西段,坐北朝南,临街而筑。
丰镐房
丰镐房
丰镐房原有老式楼户3 幢,前幢、二幢均7 间2 弄,后幢3 间,中堂是新三房共有堂前。新房建成后,增 至 4 9 间,占地 4 8 0 0平方米,建筑面积1 8 5 0 平方米。整体布局,前厅后堂, 两厢走廊,楼轩相接,廊庑回环。前厅楼房3间。楼上是毛氏诵经处;楼下中间过道, 两旁为帐房和接待室。属传统的世家府第住宅。从丰镐房的来历、构建、装饰及应用可以看出蒋氏留下许多人情世故和生活情趣。
丰镐房
廊壁、柱头浮雕【文王求贤】、【龙凤呈祥】、【精忠报国】等图。
丰镐房
院内房屋,雕梁画栋,屋顶正中彩塑【三星高照】及【双龙抢珠】等。
丰镐房
蒋氏故居内【报本堂】匾额由吴敬恒 所书,两边柱上楹联:报本尊亲是谓至德要道,光前裕后所望孝子贤孙,系蒋介石 手迹。堂前悬红底金字匾额一方,上书【寓理帅气】,系1 9 4 9 年蒋介石为
长子
经 国4 0 岁生日所书。
丰镐房